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吾以外皆吾師:那些名人的「另類」老師,你知道幾個?

吾以外皆吾師:那些名人的「另類」老師,你知道幾個?

主播:鞏奇玉老師

秦漢衚衕的小朋友們,大家好!國學經典,為你悅讀,我是秦漢衚衕的鞏奇玉老師。

自從我們上學後,每個人都會有老師,他們為我們傳授知識,並教我們做人的道理。但鞏老師告訴你,古今中外有一些做出了不起成就的名人,除了有常規的老師外,還有一些比較另類的老師。

今天,鞏老師就給大家講5個小故事,帶大家了解一下,這些另類的老師都是什麼樣。

1

孔子的「七歲師」

孔子跟學生周遊列國時,曾經在路上遇到一個孩子。這個孩子在路當中堆砌一些碎石瓦片,把孔子師徒的去路給擋住了。

孔子心中很不高興,對這個孩子說:「小朋友,你不該擋住我們的車。」

沒想到,那孩子指著地上說:「老人家,您看這是什麼?」

孔子一看,呀,居然是用碎石瓦片擺的一座城。

緊接著,孩子又說:「老人家,您說說,應該是城給車讓路呢,還是車給城讓路呢?」一下就把孔子問住了。

孔子覺得這孩子很懂禮儀,便問:「你叫什麼名字?幾歲啦?」

孩子回答:「我叫項橐,今年七歲!」

孔子回頭跟學生們感嘆道:「項橐七歲便已懂禮,他可以做我的老師啊!」說完,帶領學生們繞路往前走了。

從此,人們便稱項橐為孔子的「七歲師」。

2

「一字師」鄭谷

晚唐時期,有一位擅長寫詩的僧人,名叫齊已。一天早上,剛下完大雪,齊已發現幾枝梅花綻放了,詩興大起,便寫了一首詩《早梅》。

寫完時候,齊已非常滿意,就拿著首詩去請教他的好朋友鄭谷。鄭谷也是一位大詩人,特別擅長遣詞造句,尤其以《鷓鴣詩》超群出眾,因此大家稱他「鄭鷓鴣」。

鄭谷讀完齊已的詩後,指著「前村深雪裡,昨夜數枝開」一句說:「數枝梅花開放,那已經是非常繁盛了,不足以突出早。不如,你把『數枝』改為『一枝』更貼切。」

齊已一聽,欣然接受,並向鄭谷拜謝,認為鄭谷僅改動一字,便讓整首詩更加生動了。從此便留下了「人以鄭谷為一字師」的典故。

3

徐悲鴻的「一畫師」

徐悲鴻是我國著名畫家,有一次,他正在畫展上評議作品,一位鄉下老農上前對他說:「先生,您這幅畫里的鴨子畫錯了。」徐悲鴻一看,是自己展出的《寫東坡春江水暖詩意》。老農繼續說:「您畫的是麻鴨,麻鴨尾巴哪有這麼長的?」

原來在徐悲鴻的畫中,麻鴨的尾羽很長且捲曲如環狀。老農告訴徐悲鴻,雄麻鴨羽毛鮮艷,有的尾巴捲曲;雌麻鴨毛為麻褐色,尾巴非常短。

徐悲鴻接受了批評,承認自己疏於寫生,並向老農表示了深深的謝意。

4

梅蘭芳的「鴿子師」

京劇四大名旦之首的梅蘭芳先生,從小眼睛近視,但一個演妙齡少女的旦角演員,必須眼神美。那怎麼辦呢?

為了鍛煉眼睛,梅蘭芳特意養了幾隻鴿子,每天清晨堅持放鴿,然後眼睛緊盯住天空飛翔的鴿子來迴轉動。久而久之,他的雙眼終於不再目光獃滯,而是炯炯放光、神采奪人,直到花甲之年演出時,仍然形神並佳。

大自然五彩繽紛絢爛多姿,只要我們有心,即使是動物,也可以成為我們的老師。

5

富蘭克林的「低頭之師」

被稱為「美國之父」的美國總統富蘭克林,在談起自己的成功之道時,說一切都源於一次拜訪。

原來,富蘭克林年輕時,有一位老前輩曾邀請他到一座低矮的小茅屋見面。富蘭克林挺胸抬頭,大步流星進門,結果「砰」的一聲,額頭重重撞在了門框上,頓時腫了起來,疼得他齜牙咧嘴。

老前輩看到他這副樣子,笑了笑說:「很疼吧?其實,這是你今天最大的收穫。一個人要想洞察世事,人情練達,就必須時刻記住低頭。」

富蘭克林把這次拜訪當成一次悟道,他牢牢記住了老前輩的教導,把謙虛列為他一生的生活準則。

五個小故事都聽完後,大家有沒有什麼感想呢?

其實我們每個人活在世上,每天都會處在學習的環境中,所學的內容涉及生活、工作、為人、處世多個方面。正因為這樣,古今中外才有著名的相關論述。從至聖先師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到美國第三任總統傑斐遜的「每個人都是你的老師」,都是在闡述這樣一個道理。

有一句名言說得好:「世界上不缺乏美,缺乏的是發現美的眼睛。」同樣道理,世界上也不缺乏老師,缺乏的是一顆謙虛的心。只要我們每個人都保持一顆謙虛的心,你可以從世間萬物中學到許多知識和道理,就像那句話說的:「吾以外皆吾師。」每個人都可以成為我們的老師,我們可以向每個人學習。

好了,今天的故事就講到了這裡了。小朋友們,你們還知不知道其他拜師的故事呢?歡迎關注「秦漢衚衕國文」微信公眾號,在下方評論區告訴我們吧!我們下次再見!

今日話題

小朋友們

你們還知道其他拜師的故事嗎

歡迎留言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秦漢衚衕國文 的精彩文章:

孩子必須知道的基本人際關係
春風沉醉的夜晚,這是最美的詩

TAG:秦漢衚衕國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