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霍金去世,傳奇謝幕!30張照片帶你回顧他的一生

霍金去世,傳奇謝幕!30張照片帶你回顧他的一生

繪聲繪攝先鋒攝影

用攝影對抗生活的平庸與瑣碎

2018年3月14日,當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於劍橋的家中逝世。享年76歲。今天,亦是愛因斯坦誕生139年的紀念日。

報道稱,霍金家庭的發言人向媒體公布了這一消息。霍金的子女露西、羅伯特和蒂姆在一份聲明中說:「我們親愛的父親今天去世了,我們深感悲痛」。

霍金的子女露西,羅伯特和蒂姆在英國新聞協會通訊社發表的聲明中說:「我們深愛的父親今天去世了。」聲明稱,「霍金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一個非凡的人,他的成就將流芳百世。他的勇氣、堅持以及他的傑出及幽默鼓舞了世界各地的人。」聲明的最後,霍金的子女也說:「我們將永遠懷念他。」

斯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出生於英國牛津,英國劍橋大學著名物理學家。代表作品有《時間簡史》、《果殼中的宇宙》、《大設計》等。

在1988年出版的《時間簡史》中,他用這句話作為結尾:「如果我們發現一個完全理論,它將會是人類理性的終極勝利,因為那時我們才會明白上帝的想法。」這種表述與伽利略、牛頓等物理學家的思想一致:伽利略認為,宇宙這部大書是用數學語言寫成的,而書寫者是上帝;談到讓星球轉動的「第一動力」問題,牛頓說是「上帝踢了一腳」。

然而,在2010年出版的《大設計》一書中,霍金轉向了無神論。他寫道:「不必祈求上帝去點燃宇宙運行的導火索」。因為存在像引力這樣的物理法則,所以宇宙能夠「無中生有」,不再需要「上帝假設」。科學家通過自然主義理論就能解釋宇宙為什麼存在,人類為什麼存在。

霍金的生平概覽

史蒂芬?威廉姆?霍金於1942年1月8日生於英格蘭牛津。他父母原住在倫敦北部,但由於這一年德軍幾乎夜夜不停地轟炸英國倫敦。這迫使霍金一家搬離海格特的家園遷到牛津避難。

霍金和他的兩個姐妹。霍金的父親法蘭克是畢業於牛津大學的熱帶病專家,母親伊莎貝爾1930年於牛津研究哲學、政治和經濟。

十一歲時,史蒂芬到聖?愛爾本斯學校上學,那時的霍金並不是優等生,由於他平時喜歡設計極為複雜的玩具,他還用一些廢棄用品做出了一台簡單的電腦,大家都叫他小愛因斯坦。

1959年17歲的霍金入讀牛津大學的大學學院攻讀自然科學用了很少時間而得到一等榮譽學位,隨後轉讀劍橋大學研究宇宙學。這是他在牛津大學畢業時拍的一張照片。

1963年,21歲的霍金剛剛轉入劍橋大學留下的一張照片。剛剛進入劍橋大學霍金時常無緣無故地摔跤。有一次,他甚至從樓梯上摔下來,造成暫時的記憶喪失。後來去醫院檢查他不幸被診斷患有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LS)。

當時,醫生曾診斷身患絕症的他只能活兩年,霍金回憶起這個時刻,他說,「對我影響最大的還是簡,是讓她讓我有了活下去的理由。」

1963年的新年派對,霍金遇到了朋友的妹妹簡·懷爾德Jane Wilde,當時霍金正在劍橋大學讀研究生,漸凍症的癥狀也越來越嚴重。1965年,霍金的身體變得僵硬,只有依靠拐杖才能勉強走路。簡卻義無返顧地為霍金穿上了筆挺的西裝,自己穿上白色婚紗,攙扶著身邊這個行動不便的小夥子,一起走進了教堂,莊重地說出「我願意!」

簡服侍、照顧霍金25年之久,一天24小時、一周七天看護他,推著輪椅帶他到各地旅行,還要照顧幾個孩子、操持其它家務。25年的時間,她看著他從默默無聞的研究生變成「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

霍金和簡有三個孩子,大兒子Robert在1967年出生,女兒Lucy在1970年出生,也是這一年霍金開始坐上輪椅。但是霍金並沒有放棄他的研究,反而變得更加努力,1973年霍金首部著作《空時的大型結構》出版,1974年霍金宣布發現黑洞輻射,成為皇家學會會員,1977年霍金被任命為劍橋大學引力物理學教授。

1979年霍金小兒子Timothy出生,也是這一年霍金被任命為劍橋大學盧卡斯數學教授還編輯出版了《廣義相對論評述:紀念愛因斯坦百年誕辰》。

1985年霍金和他的學生Chris Hull,在劍橋討論學術問題。1985年,霍金因患肺炎做了穿氣管手術,從此徹底失去了說話的能力,任何的表達只能通過語音合成器來完成。

霍金與好友。1988年,霍金出版《時間簡史》,解釋宇宙、黑洞和大爆炸等天文物理學理論。《時間簡史》被譯成40餘種文字,出版逾1000萬冊,但因書中內容極其艱澀,很多人買回家並不看,因此被戲稱為「讀不來的暢銷書」。有學者曾指這種書之所以仍可以如此暢銷,是因為書本嘗試解答過去只有神學才能觸及的題材:時間有沒有開端,空間有沒有邊界。

1990年霍金和妻子簡離婚前的合影。在1980年晚期,霍金與護士伊蓮·梅森Elaine Mason關係漸漸親密,1990年2月霍金離開了簡。

即使全身癱瘓,霍金仍然積極生活。他從事科研,教書,做報告,藉助電腦語音合成器與世界交流。1993年霍金在電視劇《星際旅行之下一代》中客串演出,他和兩個扮演牛頓和愛因斯坦的演員在表演打牌。

1998年,霍金和柯林頓在白宮一同觀看《星際旅行之下一代》。

2001年10月,又一部作品《果殼中的宇宙》 (The Universe in a Nutshell)出版發行。該書是《時間簡史》的姐妹篇,以相對簡化的手法及大量圖解,訴說宇宙起源。

2006年6月18日,霍金參觀天壇。霍金於19日在人民大會堂用語音合成器以《宇宙的起源》為題公開演講。

2007年霍金非常開心地在佛羅里達體驗了零重力飛行,正如他說的,雖然遭受殘疾,但上天入海他都經歷過了。

2009年4月6日,霍金因病因病送院治理,情況欠佳,出院後霍金在白宮接受奧巴馬授予的總統自由勳章。

2010年霍金再次來到中國並在林肯中心「世界科學節聯歡晚會」 和馬友友同台。

2011年霍金和女兒共同撰寫了兒童讀物《喬治和大爆炸》,作為天才霍金的女兒Lucy,小時候曾遭受不堪回首的家暴(似乎是霍金第二任妻子所為),而且Lucy的兒子不幸是孤獨症患者,可作為科學家的女兒她把這一切都看成黑洞…就沒什麼感覺了。

2014年霍金註冊了臉書賬號,他分享了許多他的愛好,比如最近他迷上了用星特朗望遠鏡觀察宇宙,還給月球和冥王星拍照了許多特寫。

2014年霍金參加講述他生平的電影《萬物理論》首映禮。

2015年1月霍金潛入海底觀賞深海景色。

2015年4月,霍金在悉尼歌劇院用全息影像進行了演講。

2016年霍金在英國BBC的年度節目Reith Lectures中發表演講。

2017年11月,霍金預言2600年能源消耗增加,地球或將變成「火球」。

當地時間2018年3月14日凌晨3時46分報道,英國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去世。

霍金的愛情與婚姻

霍金和第一任妻子簡·懷爾德(Jane Wilde)邂逅於1963年的新年派對,他們在1964年10月訂婚,1965年7月14日結婚。兩人育有三個孩子,大兒子Robert在1967年出生,女兒Lucy在1970年出生,小兒子Timothy在1979年出生。

後來霍金說,訂婚給了他生存的意義——「Something to live for.」

霍金與簡·懷爾德的結婚照

霍金的病情慢慢惡化,需要護士24小時輪班護理,其中一個護士便是霍金隨後的第二任妻子伊蓮·梅森(Elaine Mason)。

在一次採訪中,簡描述道,那時她的角色只是簡單地告訴霍金他不是上帝——「simply to tell him that he』s not God」。

1995年春天,霍金與簡離婚,同年9月與伊蓮結婚,並宣稱與自己愛的女人結婚很愉快。

霍金與他的護士伊萊恩·梅森結婚

2006年,霍金和伊蓮平靜地離婚,之後霍金與簡合好,重新與孩子和孫子生活。

霍金和第一任妻子(中)

霍金是世界歷史上不可缺少且獨一無二的大人物,他對宇宙的研究雖然多數人都沒有真正明白,但他始終嘗試不同的方式融入群眾,向世界展示各種各樣的自己——科學界嚴謹天才的霍金、公益界積極熱心的霍金、演藝界才華橫溢的霍金。

霍金的生平事迹是一本厚重卻有趣的教科書,疾病使他頑強卻也讓他逃避過,成就使他上進卻也讓他自負過,愛情使他堅定卻也讓他質疑過。歷史匆匆走過留下不朽的痕迹。

一代傳奇,一路走好!最後附上網友手繪以表紀念:

來源:外媒、中新網、海外網、新京報 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繪聲繪攝 的精彩文章:

TAG:繪聲繪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