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辦公室的故事」系列——小王辭退風波

「辦公室的故事」系列——小王辭退風波

沒辭退過員工的HR,不是真正的HR。怎樣辭退員工,又是不同段位HR的分水嶺。

01

案例:小王,辭退還是留用?

人物介紹

售前工程師小王——公司總經理原先公司的同事,經總經理推薦,高薪招聘入職

人力資源部經理莉莉——新進公司,入職2周,對公司相關人事制度流程尚未完全知悉

銷售部經理大劉——小王的直屬上級,對小王的工作能力、工作效率很不滿意

總經理大姜——公司高管,職業經理人,小王前同事

董事長老牟——老闆,公司實際控制人

背景

小王入職公司有2個多月了。由於日常工作表現平平,且做事借口多、愛抱怨,讓部門經理大劉對小王的工作能力、工作效率很不滿意。春節上班,基於銷售部全年業績指標和現有團隊成員工作狀態,大劉決定對試用期的小王不予轉正。

此時銷售部大劉正準備外地出差,臨行前,他安排時間和莉莉當面溝通了小王的工作表現、工作評價和不予轉正的想法,希望莉莉先和小王進行溝通。

情景回放

某天下午3點左右,莉莉在公司邀約小王進行了一次面談。

莉莉(HR):「小王,你來公司有兩個多月了吧?你覺得自己這兩個月工作表現咋樣?」

小王(售前):「兩個多月了,我覺得工作表現還不錯啊,要看公司覺得怎麼樣咯。」

莉莉(HR):「那你這兩個月,主要完成了哪些工作內容喃?」

小王(售前):「我完成了××項目、××項目的售前支持、××產品選型跟進、×××××產品手冊初稿……」

莉莉(HR):「我看你近段時間晚上都在加班,走的挺晚的,主要是在做哪些工作喃?」

小王(售前):「寫××××方案,晚上辦公環境安靜,思路不受影響,更適合創作。」

莉莉(HR):「那如果讓你對自己兩個月的工作進行評分的話,會給自己打多少分?」

小王(售前):「××××項目未及時完成是因為李經理的原因;跟進的××××項目目前是待定狀況……,嗯,我給自己打70分」

莉莉(HR):「小王,你入職以來,對於你工作中表現出來的能力和效率,不管是部門內部,還是其他部門的反饋都不太理想。經過綜合評估,我們覺得你和公司目前該崗位的要求匹配度不高。」

小王(售前):「覺得我不好,主要是哪些地方覺得不好呢?」

莉莉(HR):「主要是……」(之前銷售經理大劉向莉莉當面溝通,闡述小王日常工作表現平平,做事借口多、愛抱怨等內容)。

小王(售前):沉默……

莉莉(HR):「其實你人是非常優秀的,只是基於公司今年的發展規劃,以及售前工程師崗位的要求,你和該崗位匹配度不高,不符合崗位要求。同時也請你理解,目前正是春節後年初招聘高峰期,你可以把你的簡歷整理好給我一份,我幫你在HR群里做內推,相信這樣會幫助你更高效解決找工作的問題。」

小王(售前):「我知道銷售好找工作,想要找也是絕對好找的」

莉莉(HR):「嗯,你這麼優秀,簡歷一放出去,分分鐘有人搶。現在涉及到銷售崗位的人員都是非常搶手緊俏的。你看,就這樣好吧。」(起身準備送小王)

小王(售前):「那工資喃?」

莉莉(HR):「工資核算到今天,按照正常發工資時間進行發放」

小王(售前):「那好嘛」

莉莉(HR):「我讓人事專員給你辦理手續,離職證明就按照你自動辭職來開,這樣對你下一份工作不會有不利影響」

談話結束,莉莉就讓人事專員迅速給小王辦理離職手續,並在下班前完成了相應紙質文件手續辦理。小王臨走前,還來與莉莉打了招呼,莉莉親自將小王送至電梯口,同時表達了兩個意思:一是把簡歷做好給她,便於莉莉幫小王做推薦;二是感謝小王入職以來,為公司做的貢獻。

此時,小王心存感激,覺得很幸運,在臨走前遇到了莉莉這樣的同事。

反轉

然後……

當晚8點左右,劇情突然反轉:小王打電話給莉莉,希望公司網開一面,能給他1個月的停崗留薪期,他說下午太衝動了,自己涉世不深,考慮不周全。並強調,當時說好的書面離職申請他已撤回,離職手續並未辦理完畢;他表示,衝動離職是對家人和自己的極大不負責任,他的朋友也說他離職太衝動了。

電話溝通中,莉莉主要表達了四點:一是紙質離職手續已經辦理,現在讓公司給離職緩衝期是不現實的,也是在為難莉莉;二是試用期內,公司和員工是可以即時解除勞動合同,不需要提前通知;三是現在能夠為小王做的事,就是幫他進行內推,其他的確實做不到;四是只聽說過停薪留職,沒有聽說過停崗留薪,不上班公司還要給工資,還是針對公司要淘汰的員工,這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

小王在電話里,苦苦表示他飽受委屈之態,說HR也要站在員工角度考慮問題,公司又不是「黃世仁」剝削員工,希望莉莉幫助他爭取,還讓莉莉去問問總經理大姜和大老闆老牟的意見,他的要求並不高,只要1個月的緩衝期……最後莉莉表示可以幫忙反饋,但是結果怎樣不確定。

事態擴展

不妙的情況:晚上10點,把銷售部經理大劉、HR莉莉、總經理大姜一起拉了一個群,開始嘰嘰歪歪……

結果大家可以猜猜:

1. 小王離職走人,沒有緩衝期,也沒有停崗留薪?

2. 給小王1個月緩衝期,小王辦理離職走人,緩衝期間按原崗位發工資?

3. 不辭退小王,調公司生產部製造工程師崗位,培訓考核後留用?

02

小王辭退風波的兩方面

撥雲見日,去偽存真,我們來看看,這件事情處理得好的方面和可以改進之處。

值得點贊之處

第一,職業經理人品質。小王是總經理引薦到公司的,有總經理的人脈。但在辭退小王一事上,公司總經理大姜、HR經理莉莉、銷售部經理大劉,就事論事,充分體現了職業經理人的「敬業」、「責任」精神。

第二,維護企業利益。作為企業,不產生利潤就是犯罪。因此,合理控制成本,包括人工成本,也是企業加強基礎管理的必然。對於小王這個通過人脈關係,招聘入職,拿著高薪,卻又表現平平、抱怨還多的員工,淘汰出局是「必須的」,有利於企業發展。

第三,運用法律保障企業經營。勞動合同法規定,勞動者在試用期內,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企業可以在試用期內,與其解除勞動合同,且無需支付經濟補償金。對小王的辭退,如果錯過了這次試用期、「黃金期」,處理起來就比較「麻煩」:一是需要有配套的績效考核、「末尾淘汰」機制等支持;二是對本崗位不勝任的,應調整到其它崗位,經培訓不勝任才能解除;三是解除必定有成本,企業應提前30日書面通知,且額外支付1個月工資,才能解除勞動合同。

第四,話術溝通的藝術。應該肯定,當天下午,公司HR經理莉莉與小王之間的溝通是有效的,莉莉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一是讓小王自己給自己的試用期表現評分;二是主動幫助在HR群內做內推,既讓小王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同意以自願解除合同的方式離職,又使小王感到莉莉不是冷漠無情,懷著感激之情離開。

可以改進之處

辭退小王操之過急,具體操作粗糙,不夠細緻。

其一,形式和流程的規範。要有可以「證明勞動者在試用期內,不符合錄用條件的」書面文件。對小王的試用期未進行正式考核,僅以部門經理的個人評價、判斷為主。銷售部經理大劉對企業是負責的,這點毋庸置疑。關鍵是,公司要建立配套制度和機制,對於試用期內的員工,採取試用期轉正申請表、試用期員工考核評價量表、民意測評等相關方法,輸出結果,證明小王等試用期員工不符合錄用條件。如果有制度,按制度辦;如果沒有,至少要以公司名義,組織一次對公司所有試用期內員工的專項考評,考評結果需要輸出紙質文本。

其二,與公司高管等達成一致,爭取支持。公司HR經理莉莉、銷售部經理大劉在辭退小王的問題上,前期均未和公司總經理大姜溝通。試想,大姜會怎麼想,「我推薦的人,要動也不打個招呼」;況且,莉莉、大劉們想想,小王有總經理的人脈,非一般員工,這個劫躲得過嗎?如不能規避,還不如敞敞亮亮,大大方方,莉莉、大劉一起去找總經理大姜彙報辭退小王事宜,讓總經理感受到大家對他的尊重的同時,又不至於在與小王的溝通中被動。溝通中,察言觀色,如大姜表示同意,則和大姜達成一致,同時斷了小王「倚靠大樹」的念想;如大姜猶豫不決,或者有意袒護小王,那另外再向大老闆老牟彙報,取得老牟的肯定和支持。這樣,既維護公司利益,又考慮大姜的情面,同時,又促使大姜支持,大姜自然會去做小王的工作。

因為,大姜作為職業經理人,久經職場,他自然會權衡利弊。但如果事前不溝通,大姜會在主觀上,認為下屬部門經理不尊重他,事情反而朝著反方向發展。

其三,完善溝通藝術。在辭退溝通中,HR經理莉莉還可以進一步與小王推心置腹交談,達到「一次做好」的目的。一是真誠的給予小王今後工作上的建議,這對他的成長很重要;二是根據小王的職業優點,直接給到他匹配度高的工作推薦,既顯出莉莉對小王的重視了解和真心幫助,更讓小王明白,莉莉在HR圈內的人脈,給他更直接的震撼:可以幫他,也可以「滅」他。

03

小王辭退風波的風險規避

小王辭退風波暴露了什麼?

作為發展中的,主營收入在幾千萬,乃至幾億的企業,是否需要強管理。答案是必須的。但是,不一定面面俱到,像經過幾十年成長的大企業那樣,管理非常規範。

我們認為,試用期考核是一個方面,員工定期(年度、聘期)績效考核也是一個方面。而考核需要的是「參照物」,即標準。我們可以通過建立和實施崗位任職資格管理,來很好的解決這一問題。

崗位任職資格管理,是什麼?

作為現代人力資源最為核心的崗位任職資格管理,是對崗位承擔的基本職能、承接公司戰略分解能力進行模塊化建設,建立崗位任職基本條件和業務活動標準,並以任職人員的能力和績效決定崗位價值和薪酬的差異,一是建立基於任職資格價值評估的寬頻薪酬體系,二是建立人員職業發展通道,從而提高公司整體管理水平。

企業要建立和實施崗位任職資格管理,可以通過崗位價值評估來實現。崗位價值評估的目的:

1. 崗位價值評估的本質是提高公司運營效率,激活公司所有人的力量,立足自身優勢,挖掘資源價值。

2. 崗位價值評估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怎樣貫徹公司的價值導向,實現公司的戰略目標。用價值導向為核心,引導團隊做貢獻,提高人均產出貢獻,從而提升企業效率和效益。

3. 崗位價值評估要達成的直接目標,是化解當前最直接的不同序列、新老員工的薪酬衝突,以及人才的招聘、考核、培訓、晉陞、去留的矩陣式相輔相成關係,在激烈的人才爭奪戰中留得住、引得進優秀人才,從而達成企業戰略目標。

相信,當HR經理莉莉拿著經崗位任職資格管理體系輸出的試用期考核量表,組織銷售部等相關部門考核,形成的評價結果時,那麼,小王們會不得不承認與崗位之間的差距,接受被辭退的事實了。

延伸思考:小王本來是一位比較優秀、有一定工作經驗和相當工作能力的職場人士,為什麼會作為新公司總經理引薦的人才進入新公司後表現平平呢?這和小王個人有關係,也和新公司的企業文化、工作氛圍有關係,所謂「南橘北枳」現象不非個案。作為HR,是否需要思考:怎樣運用企業文化幫助新員工融入公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九方諮詢 的精彩文章:

TAG:九方諮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