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便利蜂官方回應撤站一事:無人貨架轉向運營效率,智能貨櫃作為前提條件將成為首選

便利蜂官方回應撤站一事:無人貨架轉向運營效率,智能貨櫃作為前提條件將成為首選

【獵雲網(微信號:ilieyun)北京】3月15日報道(文/郭倩茹)

昨日晚上,品途商業評論發布《爆便利蜂大量撤站:預計40000點位流失,近2000員工失業?》一文。文章稱,除現有的8個智能貨櫃試點城市及3個欲鋪城市之外,剩餘38個已鋪設簡易貨架的城市將全部撤站。

同時,此次撤站,將會致使1000—2000名在職員工失業(按照1個城市30位銷售,若干物流配送人員計算)。如果按照1個城市鋪設1000貨架計算,還會造成40000個點位流失。談及員工失業補償政策,爆料人透露便利蜂或將按照1.5倍月薪加以補償。

根據爆料,此次撤站的原因主要有三個:

首先,智能貨櫃產能不足,跟不上便利蜂城市擴張的步伐。儘管目前已經簽約很多代工廠抓緊生產,但依舊無法滿足投放需求。而近期,便利蜂已經全部停止簽約。

第二,智能貨櫃成本過高,一台至少6000元左右,按照目前便利蜂每天1000單的簽約進度,智能貨櫃每月投入成本就高達2億元左右,一次性開站太多,成本太大,對於便利蜂來說顯然並不現實。

第三,最為嚴重的恐怕是整個無人貨架領域集體面臨的持續虧損問題,長期入不敷出,資金壓力巨大,無奈之下,不得不做出撤站決定。

針對此事,獵雲網第一時間向便利蜂求證。官方給出如下回應:

今年來,無人貨架的粗放型運營階段結束,整個行業的競爭重點轉向運營效率。經反覆論證,我們認為智能貨櫃是運營效率提升的前提條件。

由於智能貨櫃通電、在線的特性,我們能實時掌握每個點位的庫存信息,補貨會更加精準、及時。在解決了貨損顧慮後,我們也可以推出高單價、短保商品,更好的響應用戶需求。從實踐情況看,推行智能貨櫃後我們的客戶滿意度有大幅提升。

由於競爭激烈,現在市場上智能貨櫃的產能嚴重不足,我們通過提前布局已鎖定了幾家主流代工廠的產能,但考慮到市場供需情況短期無法解決,我們會優先選擇首批城市做高密度、智能化覆蓋。

實際上,自2016年底成立後,便利蜂圍繞數據驅動運營的核心理念,以新型便利店為基礎開展了布局。在2017年11月啟動無人貨架業務後,便利蜂已在全國範圍內完成5萬個貨架投放。

而且,今年1月,便利蜂還完成對領蛙的戰略投資並控股,領蛙將併入便利蜂的無人貨架業務,成為便利蜂旗下品牌之一。

但是自2017年下半年以來,無人貨架暴露的問題越來越多。武漢的用點心吧創始人易濤,就曾在媒體上講道,用點心吧共在武漢鋪設了64個貨架,用戶數目超越5000,運營半年後,貨損曾經超過10%,最嚴重的貨架到達39%,

不過,進入2018年,無人值守貨架逐漸式微,智能貨櫃正在代替其成為新的風口。比如,阿里聯合美的推出主打全場景即時零售的「小賣櫃」;蘇寧為減少貨損已經開始鋪設新版智能貨櫃;七隻考拉推出考拉盒子等。

引用獵雲網之前採訪過的一句「精細化運營模式,一定程度上是商業本質化的體現」。如今,便利蜂作出如此重大調整,也讓我們看到這一領域的玩家們正逐漸清醒起來,而不是肆意鋪設點位,盲目追逐風口。或許,這一行業得到良性發展,指日可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獵雲網 的精彩文章:

2017共乘創企共融資280億美元,前五大平台估值已超1290億美元
逃避承擔客戶損失:美國拘捕一比特幣投資平台創始人

TAG:獵雲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