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無人貨架能否浴火重生?便利蜂投資數億升級智能貨櫃

無人貨架能否浴火重生?便利蜂投資數億升級智能貨櫃

今年來,無人貨架行業經歷了一系列劇烈洗牌,投資熱情急劇降溫。就在「風口已過」的質疑聲中,一些行業頭部公司悄然轉型,騰訊阿里等巨頭也開始入場。

春節後,無人貨架的頭部公司便利蜂開始在北京大面積鋪設智能貨櫃替換簡易貨架。3月初,騰訊的智能貨櫃解決方案出爐,阿里旗下的無人貨架「智選」被媒體曝光,京東、蘇寧的智能貨櫃也先後亮相。

看起來窮途末路的無人貨架,能靠智能貨櫃浴火重生嗎?

筆者就此與便利蜂相關負責人作了交流。這位負責人認為,無人貨架唯點位量的粗放型運營階段已經結束,整個行業已將競爭重點轉向運營效率。經反覆論證,便利蜂認為智能貨櫃是運營效率提升的前提條件。

據這位負責人透露,便利蜂早在去年就已開展智能貨櫃的研發。在觀察整個市場的運營情況後,公司對原有貨架存在的問題有了深刻認識,而智能貨櫃小規模試驗的良好效果更堅定了便利蜂的轉型決心。

這位負責人介紹,由於智能貨櫃通電、在線的特性,運營方能實時掌握每個點位的庫存信息,補貨會更加精準、及時。在解決了貨損顧慮後,公司也能推出如酸奶、麵包等受用戶歡迎的高單價、短保商品,無論是客戶滿意度還是客單價都會得到有效提升。

據筆者了解,和傳統的自動販賣機相比,智能貨櫃在技術以及用戶體驗方面都有了很大提升。首先,傳統的自動販賣機一般有投幣支付和手機掃碼支付兩種方式,操作相對繁瑣而且會受到網路環境的影響。智能貨櫃集成了RFID、人臉識別、重力感應等先進技術,大大提升了購物便捷度。其次,自動販賣機品類有限且庫存信息同步滯後,經常出現缺貨斷貨的情況。而智能貨櫃品類豐富度有較大提升,且實時在線的特性,也使得「千架千面」的大數據精準營銷有了實施的條件。

智能貨櫃的諸多優勢,已獲騰訊、阿里等巨頭認可,為何市場上僅有便利蜂等少數幾家公司開始落地部署?據筆者了解,智能貨櫃作為無人貨架轉型方向,已經獲得市場參與者的廣泛認同。但這種貨櫃的研發、資金門檻之高,並不是多數創業公司能夠承受的。目前,智能貨櫃的單個生產成本高達萬元,按市場上一些頭部公司動輒數萬的點位量計算,即使不算研發成本,也是一筆高達數億元的巨額開支。

便利蜂相關負責人向筆者表示,智能貨櫃的生產成本會因技術方案的不同有所區別。該公司自主研發的產品,已能將單個造價降至5000元左右。因市場上對產能的爭奪激烈,目前智能貨櫃的市場供需嚴重失衡,極大影響了公司的擴張進度。

據了解,便利蜂通過提前布局已鎖定了幾家主流代工廠的產能,初期會先在一些核心城市投放5萬台智能貨櫃做高密度覆蓋,後續會視產能情況和運營情況逐步鋪設到其他原有點位。

便利蜂耗資數億元的大手筆轉型,能否成功?

筆者認為:無人貨架高頻、大流量、小顆粒的線下入口價值仍然成立,但「考驗人性」的產品模型極大限制了應用場景,破窗效應和中國特有的激烈競爭也使小農式的經營幻想化為泡影。轉型智能貨櫃雖然成本高昂,但至少具備了成為一門生意的基本條件,資本也更容易看得懂。從這個角度講,誰先轉型,誰就獲得了進攻的主動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閆躍龍 的精彩文章:

AWE最大的熱點是智能 海爾已經進化到了生態智能

TAG:閆躍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