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濱湖莊稼漢 周邊找地種

濱湖莊稼漢 周邊找地種

中國江西網南昌訊 (記者蔡穎輝)驚蟄過,暖和和。初春時節,在鄱陽湖畔的南昌市新建區濱湖鄉鎮昌邑鄉團結村唐家自然村,種糧大戶開始帶上被子、炊具,開著大型農機,踏上外出租田種糧的路途。「前兩天下雨,耽擱了一下,有些種糧戶已走了。天晴把家裡收拾一下,我也要到安義去種田。」3月8日上午,種糧大戶唐益洪忙著做外出耕作的準備。

41歲的唐益洪在外包田耕作已11年,每年承租水田約200畝。因去年收成好,因此今年在安義承租了400餘畝水田。

濱湖莊稼漢,周邊找地種。從2006年以來,眾多唐家村民外出包田。昔日無人問津的田地,在唐家村民眼裡成了「香餑餑」,在安義、永修一帶,都有他們辛勤勞作的身影。外出租田種糧雖然風險大,但有奔頭,這是唐家自然村外出租田種糧大戶的共識。

52歲的唐家樹是村裡最早外出包田的農戶之一,這些年還帶動幾個弟弟在外包田。值得一提的是,在他們的帶動下,只有146戶人家的唐家自然村,就有約100戶村民在外包田,平均每戶包田300畝左右,成為當地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徑。

「包田就要吃得苦,好日子要靠自己的雙手賺。」唐家樹說,唐家村民勤勞肯干,除水稻收割派上收割機外,軋田、打葯等重體力活都堅持自己干。

種田不僅是體力活,還是技術活。村裡的農民水稻直播技術了得,別人栽秧又累又慢,他們撒播快,不僅節省了勞力,而且產量不受影響,這是他們規模包田最核心因素。另外,這裡的農民查看水稻時,喜歡掰開禾蔸看。他們憑藉多年的水稻種植經驗,還能看出水田肥力,並精心調配肥料。

幸福是奮鬥出來的。這些年外出包田儘管有很多艱辛,但是看到家裡的平房變樓房,摩托車變小車,村民們的心裡就無比喜悅和開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江西網 的精彩文章:

謝來發當選上饒市長,江西各地一批官員職務調整
為貧困群眾撐起「健康保護傘」

TAG:中國江西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