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程鶴麟:人在13歲時最聰明?

程鶴麟:人在13歲時最聰明?

老漢一向認為,人類的小孩兒,跟成年人一樣聰明,不同的只是:生理上小孩兒個頭小力氣小,心理上小孩兒經驗少見識少。

這是程老漢的看法。

這看法絕非憑空產生,看中外歷史上的「神童」就知道。

「甘羅十二為上卿」。戰國末期,年僅12歲的甘羅就成為秦相呂不韋的賓客。他可不是浪得虛名,呂不韋解決不了的事他能解決。他小小年紀就能耍合縱連橫,說服趙國割出5座城換回太子丹,又與趙國連手攻燕,拿下燕國30城,秦得其中11城。是以甘羅被封為上卿。可以說,秦始皇統一中國,軍功章有甘羅一份。

《三字經》上記載:「香九齡,能溫席。」東漢名臣黃香,9歲的時候就能在冬夜裡鑽進冰冷的被窩以自己的軀體烘暖被窩讓父親睡。

《三字經》上還記載:「融四歲,能讓梨」。講東漢孔融4歲的時候就能將大的梨子讓給哥哥吃。孔融也是神童,10歲那年隨父往洛陽,就敢獨自一人去拜訪當時著名的士大夫李膺,對門房自稱是「李膺親戚」,見到李膺就解釋說你我親戚是從孔子算起,我的祖先是孔子,你的祖先是老子(李耳),我祖孔子曾向你祖老子請教過關於周禮的問題,因此,我和你也算是世交。有其他賓客對孔融不以為然:「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小時候聰明,長大了可不一定好。孔融當即諷刺道:「想君小時,必當了了。」想必您老人家小時候一定是很聰明吧?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好生了得。孔融還真不是「大未必佳」,他長大後成為文學家,被魏文帝曹丕列為建安七大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

萊塢名演員秀蘭鄧波兒,小小年紀演盡人生百態、人間滄桑。6歲那年一年裡就主演了8部影片,7歲就得奧斯卡特別獎,11歲的時候片酬已達12萬,另加年終分紅20萬。那時候的電影票一張才15美分。她也不是「大未必佳」,22歲退出影壇,進入政界,當過美國駐外大使,還成為美國史上第一位女性禮賓司長。

老漢這個看法現在得到科學家的證實。2018年3月7日的《Nature(自然)》雜誌上刊登的一篇研究報告稱:人類13歲時大腦就達到巔峰狀態,此後負責記憶和學習的海馬體就停止生成新的神經細胞。

《Nature(自然)》雜誌是科學界公認的權威期刊,創刊於1869年,迄今已經皇皇一個半世紀。

這篇研究報告顛覆了科學界此前的普遍觀點,即成年人的海馬體也會不斷生成新的神經元。參與研究的科學家對59個成人及兒童大腦樣本進行研究,他們在1歲以下嬰兒、7歲以及13歲兒童的大腦樣本中都發現了部分新生的神經元,而18歲以上成人的大腦中沒有發現新的神經元。

這就是說,人類在13歲的時候已經構建完成智力的全部基礎設施,在此後的歲月里,人通過學習和練習,不斷地往這個基礎設施上添加閱歷的刻痕,豐富這個基礎設施的內容,並不斷加長13歲所達到的智力頂峰的平台期,從而發展出各個方面的才能,就像去年一則科學報道所揭示的情況一樣。

2017年9月底,媒體曾報道過人類不同年齡的智力情況。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認知科學研究員的一項關於「衰老與智力變化關係」的研究顯示,人類不同方面的能力會在不同年齡達到巔峰:

18歲,大腦信息處理和細節記憶綜合能力的巔峰;

22歲,對陌生名字記憶能力的巔峰;

32歲,面部識別能力的巔峰;

43歲,專註力的巔峰;

48歲,最善於識別他人的情緒;

50歲,基本運算能力的巔峰;

67歲,辭彙能力巔峰。

這篇報道稱,根據人們的辭彙多選測試成績,大多數人直到70歲前後遣詞造句的水平才達到巔峰。

可見,13歲的時候智力達到巔峰狀態,日後的發展還是要看每一個聰明人如何學習,不學習,你就會變成仲永。

仲永是北宋文學家王安石的教育學名篇《傷仲永》的主人公。王安石說,方仲永生於江西金溪一個農民家庭,沒接觸過文字、文具,5歲的時候突然會寫字會作詩,轟動全縣。他的父親就帶著他周遊全縣遍訪名家,但不是去拜師學習,而是去表演,他請秀才們出題,讓仲永即席作詩,以此獲得金錢獎賞。——等於是,仲永成為娛樂圈的人了,角色是「神童詩人」。

王安石也是江西人,與方仲永同齡。十二三歲的時候,王安石隨父親回鄉,在舅舅家裡見到方仲永,王安石說了久仰之後就請方仲永作詩,可惜方仲永寫出來的詩已經「不能稱前時之聞」,不能與從前的名聲相稱了。再過了7年,王安石再到舅舅家中,問起方仲永,舅舅答說:泯然眾人矣。意思是才能泯滅了,跟普通人一樣了。

為什麼會這樣?《傷仲永》說,關鍵是「不使學」,方仲永的父親只管領著孩子到處去表演掙錢,卻沒有讓他去接受教育。王安石嘆氣說,天資再好,沒有接受教育也不能成才。

回到標題上來,「人在13歲時最聰明嗎?」

是,也不是。

說是,是從先天性的智力發育來講的。

按照2018年3月7日的《自然》雜誌刊登的那篇研究報告,人類13歲時大腦就達到巔峰狀態,此後負責記憶和學習的海馬體就停止生成新的神經細胞。

說不是,是從後天性的智力發展來講的。13歲之後,人會在不斷的學習和練習中發展自己的才能。

按照上述2017年9月底所公布的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認知科學研究者的報告,大多數人直到70歲前後遣詞造句的水平才達到巔峰。

此論深得吾心。喵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程鶴麟瓜棚天下 的精彩文章:

程鶴麟:改變中國命運的一次上廁所行動

TAG:程鶴麟瓜棚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