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甄嬛傳》為何說孟靜嫻不是一個善罷甘休之人?

《甄嬛傳》為何說孟靜嫻不是一個善罷甘休之人?

沛國公府的嫡女孟靜嫻,知書達理,言行舉止透露著大家閨秀的氣質。因對果郡王一見鍾情,發誓非他不嫁,就這樣硬生生地拖成了「老姑娘」。直至後來,果郡王因「小像事件」無奈要娶浣碧之時,其父沛國公請求雍正賜婚,於是孟靜嫻與浣碧在同一天嫁給了果郡王,同為側福晉。

《甄嬛傳》為何說孟靜嫻不是一個善罷甘休之人??新婚之夜,果郡王選擇去了浣碧的房中。看到跟著自己的嬤嬤在一旁輕聲嘆息,不忍再多言,孟靜嫻故作輕鬆,反倒放開了心勸慰她,「嫁過來就知道會是這樣,這才第一晚,嬤嬤就傷嘆,往後嘆息的時間還很多呢。」

由此可見,在嫁給果郡王之前,所有的可能孟靜嫻都想到了,也就是說,她早已經做了最壞的打算,所以大婚之夜發生的一切,她都能夠坦然接受。畢竟,果郡王對外是以真愛的名義娶浣碧的,娶她孟靜嫻則只是為了顧全朝廷的大局而已。

《甄嬛傳》為何說孟靜嫻不是一個善罷甘休之人??但是,如果就因此覺得孟靜嫻會放棄爭寵,那就大錯特錯了。這個為了嫁給自己所愛之人的女子,不惜在那個封建的時代等成老姑娘,對於自己要走的路,是有一種特別的執拗的。無論發生了什麼,她都是不會善罷甘休的。而後來她確實也做到了。

《甄嬛傳》為何說孟靜嫻不是一個善罷甘休之人??不可否認一開始,浣碧在果郡王府是佔盡優勢的。她是果郡王府的管家側福晉,並且因為是甄嬛的妹妹,果郡王對待她總會偏袒一些。但是這並沒有打擊到孟靜嫻。

?非但如此,隨著時間的流逝,孟靜嫻顯然是徹底扭轉了局勢。王府里上到管家下到丫鬟僕人都非常尊重孟靜嫻,大小家務瑣事反而請示她來定奪,而非掛著主事之名的浣碧。更加高明的是,心思縝密的她竟發現了果郡王愛慕甄嬛的秘密,並在一次果郡王醉酒之時,打扮成甄嬛的模樣,成功懷上了果郡王的孩子。後來更是為了保全肚子里的孩子進宮面見甄嬛,使得浣碧不敢加害於她。

《甄嬛傳》為何說孟靜嫻不是一個善罷甘休之人??種種事件言明,孟靜嫻真的很懂得收買人心,並且也非常有心機。再者,她的性格和沈眉庄有點相似,都是寧折不彎的真性情,這一點從她非果郡王不嫁就能看出。而這也是非常吸引人的,並且只要能夠嫁給自己愛的人就算是側福晉也沒關係,不然以她沛國公嫡女的身份怎麼著也是正室。

《甄嬛傳》為何說孟靜嫻不是一個善罷甘休之人??其實,如若不是因為中毒,孟靜嫻必定能夠一點一點地滲入果郡王的生命中,得到他的愛。因為孟靜嫻飽讀詩書,不僅可以與果郡王談古論今,而且比起浣碧赤裸裸的不擇手段利己行為,孟靜嫻的大家閨秀氣質與偽善的甄嬛還有幾分相似之處,自然容易得到果郡王的青睞。

《甄嬛傳》為何說孟靜嫻不是一個善罷甘休之人??浣碧和孟靜嫻,兩個女子都不是省油的燈,自然是少不了明爭暗鬥。但是,靜默安康、嫻雅淑德的孟靜嫻顯然是棋高一著,正所謂:無須對決,高下立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