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宋朝不殺文臣,而宋高宗趙構為何要把他給殺了?

宋朝不殺文臣,而宋高宗趙構為何要把他給殺了?

宋朝之所以不殺文臣,據說是宋太祖曾立誓永不殺士大夫。王夫之在《宋論 太祖》中有言,「太祖勒石,鎖置殿中,使嗣君即位,入而跪讀。其戒有三:一、保全柴氏子孫;二、不殺士大夫;三、不加農田之賦」。

既然永不殺士大夫,而宋高宗趙構卻為何要把文臣張邦昌給殺了,張邦昌也遂成為宋朝極少的被皇帝正式下令殺死的文臣之一。

張邦昌是怎樣的一個人?

張邦昌是誰?張邦昌,進士出身,徽宗、欽宗朝時,歷任尚書右丞、左丞、中書侍郎、少宰、太宰兼門下侍郎等職務。張邦昌與童貫均是權臣王黼的黨羽,而王黼在對金政策上為主和派。與李綱為首的主戰派在政治上尖銳對立。

1126年,金太宗即位背棄合約南下攻宋,宋徽宗禪位宋欽宗。王黼當年在立嗣上和欽宗站在了對立面,於是欽宗上台第一件事就是默許李黨暗裡伏殺王黼,童貫也立即被誅殺。而張邦昌平時雖並無大惡,但此時必然已經是欽宗所要剪除的對象,於是欽宗就交給了張邦昌一個「美差」——與金和議。

就是這次議和促成了張邦昌與康王,也就是日後的宋高宗一段革命友誼。欽宗在這樣一次和談中派出康王,估計對康王也是早有忌憚。

後來金朝認為張邦昌容易控制,決定立張邦昌為帝。但是張邦昌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一再推諉。見此金人放出狠話,如果到初七張邦昌還是不肯當皇帝,或者是城中的官吏軍民不擁戴他做皇帝,那麼就先殺大臣,再縱兵血洗汴京城。張邦昌見局面已臨近不可收拾,遂決心乘機登基即皇帝位,

金國退兵之後,自動去除帝號,迎元佑皇后垂簾聽政, 送玉璽給趙構,以臣事之,被封為郡王。南宋穩固後,在李綱等鷹派的強烈要求下,高宗以「私幸宮人」為罪名,迫其自縊身亡。

既然張邦昌還政趙氏,趙構卻為何還要殺了張邦昌呢?他倆曾經不還是難兄難弟嗎?

趙構的是怎樣的一個人:

一、在靖康之役中的表現:逃脫金兵控制之後,趙構被任命為河北兵馬大元帥,在宋廷要求其救援京師時,他卻避敵鋒芒,先移屯河北大名,後移屯山東東平府,拖延救援,連手下的義軍都對其行為感到不可理解。

二、在建立南宋後的表現:內政外交上的無能在其繼位之初就已經顯現無遺。1、趙構進退失據,先是迫於形勢任命抗戰派李綱為相,但僅僅75天後就將其罷免,新的人事任命成了投降派的狂歡。2、後金兵繼續入侵,在各路勤王部隊集結的情況下,趙構甚至都沒有利用這些力量組織起有效的抵抗便南下奔逃,期間還給金朝寫了乞降信,信中說自已逃到南方後,「所行益窮,所投日狹」,要求金朝統治者「見哀而赦己」,不要再向南進軍,可見其軟弱。3、戰爭的失敗和只知奔逃不知組織軍隊使得趙構失去了對軍隊的控制,苗劉兵變因此爆發,趙構還是在一批抗金派將領的支持下才恢復皇位。4、1140年在金國遭受重大軍事失敗,金朝統治區內的漢族四處起兵響應的情況下,趙構卻下令召回所有討金宋兵,以十分屈辱的條件與金議和。不久之後,又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了岳飛。

說完趙構是怎樣的一個人後,你就不難理解他為何最終還是殺了張邦昌。

張邦昌還政於趙構時,做為保全國家和百姓的功臣,被封為同安郡王、太保、奉國軍節度使、太傅,位臍三公。 這也表明了宋皇室和南宋新朝廷對張邦昌之前僭越帝位行為的定性是忍辱負重,有功於社稷,而非篡權作亂。此舉已經為張邦昌之前的事定了性,做了豁免。趙構還專門下詔讚揚他:「知畿達變,勛在社稷」。

但是張邦昌做為一個當過皇帝的人,繼續活著肯定是對趙構的一個潛在威脅,是對南宋帝國的一個隱患。所以之前趙構封官安撫,等到大局已定,張邦昌的利用價值消失後,便隨便找個借口將其剷除。

更何況在古代,只要是稱帝僭越,就是死罪,從張邦昌登基之時就已註定其結局。

由於宋太祖曾立誓永不殺士大夫,張邦昌遂成為宋朝極少的被皇帝正式下令殺死的文臣之一。宋廷殺張邦昌既是為了消弭日後或許會出現的麻煩,同時也是安撫主戰派和民間的憤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不惹塵埃 的精彩文章:

TAG:不惹塵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