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是史上最尷尬的大捷,毫無爭議碾壓敵軍,最後卻將戰果拱手送人

這是史上最尷尬的大捷,毫無爭議碾壓敵軍,最後卻將戰果拱手送人

光緒十一年(公元1885年)3月23日,67歲的晚清名將馮子材率軍在鎮南關前隘殲滅侵華法軍主力,取得了名震中外的「鎮南關大捷」。然而在「中法戰爭」爆發之際,慈禧太后因廣西被法軍侵擾而深感憂慮,最終只得請出年近古稀的「萃帥」馮子材(號萃亭,故時人稱之「萃帥」)。然而曾國藩卻對此提出強烈質疑,抨擊馮子材「四不能戰」。這不得不令人好奇,馮子材最終為何能取得大捷?

曾國藩畫像

「年老體衰,力不從心,不能戰,一也。」由於馮子材生於貧苦人家,幼年時又父母雙亡,只得跟著祖母相依為命,時常捕魚摸蝦或者跟著大人販鹽以謀生,篾條房被洪水衝垮後只能寄居在廟中。15歲那年,祖母溘然長逝,流浪街頭的馮子材為生活只得學習刀劍,練就了一身好功夫,然後替人做保鏢、放木排。

投身行伍之後,馮子材一直保持著練武的習慣,直到花甲之年仍堅持不懈,在告老還鄉後仍操持著團練事務,「年老體衰」一說根本不成立。在鎮南關前線,馮子材以抬棺出征的決心,一掃各將領的失敗頹唐,極大程度鼓舞了部隊士氣,這是當時諸多朝廷將領所無法做到的。退一步講,如果數次赴越、視死如歸的馮子材都不適合領兵,那又有誰適合?

馮子材故居雕像

「腹中無墨,胸無韜略,不能戰,二也。」倘若對馮子材生平有所了解,就絕對不會說出這樣的評語。馮子材膝下共有20個兒子,個個驍勇善戰、謀略過人。長子馮相如留在家中處理日常瑣事,使老父得以在外專心抗敵;次子馮相賢思考縝密、尤擅筆墨,其留學經驗更成為馮子材的「左膀右臂」,正是他繪製的鎮南關地形圖才使老父在布局時事半功倍。此外,馮子材還帶上了三子馮相榮、五子馮相華一起出征,老少組合使得指揮層胸懷韜略、經驗豐富,自然能戰。

「兵械簡陋,殺傷力弱,不能戰,三也。」在那個時代,西方列強的武器裝備水平顯然要先進得多,清朝軍隊壓根沒有優勢可言,因此晚清沒有一場戰爭是依靠武器獲勝的,「兵械簡陋」自然就不足以成為理由。由於馮子材本身就是欽州人士又數次在越南抗法,對當地地形極為熟悉,並注重攻守兼顧,修建了大批防禦工事,實現了以戰術優勢彌補武器缺陷的目標,恰恰能夠以較小代價與法軍進行拼殺。

馮子材舊照

「萃軍狼兵,戰法過時,不能戰,四也。」出身平民的馮子材堅持與廣大將士同甘共苦,賞罰嚴明且從不剋扣軍餉,因此得到了廣泛愛戴。此外,他和兒子衝鋒陷陣、帶頭殺敵,身體力行的舉動更是鼓舞了士氣。在平時,馮子材從不放鬆對士兵的訓練,重視意志與體能的雙重磨鍊,使得「萃軍」眾志成城、無所畏懼、令行禁止、操作統一,戰鬥力自然不容小覷。

綜上所述,正是因為馮子材「四能戰」,清軍才能最終取得鎮南關大捷。現代有很多人抹黑這場戰役僅僅只是「小勝」,殊不知中法兩國史料都有明確記載。在戰爭後期,法軍在東西兩線均被清軍擊敗,自鎮南關勝利後,清軍陸續攻克文淵、諒山、北黎、觀音橋等地,臨洮、廣威等大批州縣光復,短短几天就乘勝追擊一百餘公里,這完全是單方面的碾壓。佔領諒山後,法軍為逃跑將數十萬銀元、大批麵粉和幾十門火炮一律丟棄,整倉庫的彈藥、軍用物資更是來不及帶走,被清軍悉數接收。這證明中法戰爭在「鎮南關大捷」後已不是局部戰爭的勝利,而是整個戰局被扭轉,主動權已然易手。

「普法戰爭」繪畫

法軍從驕傲到慘敗,只用了短短數日,並且失去信心、失去還手之力。百般無奈之下,時任法國總理茹費理竟然毫不顧「列強尊嚴」,乞求德國出面調停。最後不僅茹費理內閣(任期之長在第三共和國歷史上名列第二)垮台,巴黎股市也經歷了自「普法戰爭」以來跌幅最大的暴跌。有意思的是,就連充當調停人的赫德也認為,在「鎮南關大捷」後如果戰爭持續,清朝將取得全面勝利。這一說法,聽起來或許顛覆了大家對晚清積弱的固有印象,然而卻有無數史料證明其真實性。

清朝海關總稅務司赫德畫像

先說兵力方面。馮子材麾下一線梯隊有萃軍十營、王孝祺部八營(尚不滿員);二線梯隊有蘇元春部八營,陳嘉湘軍八營,主要是予以策應;王德榜共有十營,嚴重不滿員,主要是防止敵人抄襲後路。除去其中沒有投入戰鬥的士兵,勉強15000人。反觀法軍,在「鎮南關大捷」前夕,法軍已有2萬餘人,還有1萬多人組成的越南傀儡部隊和10個炮兵連。

在人數、武器均不敵法軍的情況下,清軍卻以總傷亡人數不到500的代價包圍了法軍全體將士,陣亡武官僅有游擊(從三品)1名、守備(正五品)2人、千總(正六品)1人。從這一角度而言,清軍在戰場上對法軍擁有極大優勢,就算要繼續交戰也毫無壓力,何況此時的法軍已經士氣嚴重渙散。

如今的鎮南關(現稱「友誼關」)

最後,還有一種說法是「法國此時仍戰意高昂」,理由是新內閣上台後宣布撥款5000萬法郎用作軍費,以此抨擊「鎮南關大捷」和後續勝利對法國造成的衝擊不大。在筆者看來,這恰恰是新內閣對繼續戰爭毫無信心的表現。根據《法國史綱》的記載,法國遠征軍在越南已經消耗了數億法郎的軍費。以光緒九年(公元1883年)為例,法國陸軍軍費總計不過5億8400萬法郎,除去本土、各大洲殖民地軍隊消耗,能用于越南的有多少?況且面對日益惡化、擴大的中法戰局,5000萬法郎就算全用來對付清軍,不過能維持一個月而已。

事實上,只對付清軍只能是「奢望」。在「鎮南關之戰」後,越南百姓受到鼓舞紛紛掀起反法起義,光是北圻、中圻地區,就先後有阮向如、黎寧、陳文嶼、阮范遵、丁功壯等上百支義軍。在非洲,法國又因埃及、突尼西亞、東蘇丹和馬達加斯加,造成了高達12億法郎的巨額軍費開銷。因此清朝只要有堅持打下去的決心,法國是無法堅持下去的。

馮子材劇照

遺憾的是,這場清末最後一次獲勝的對外戰爭,卻被清朝統治者和李鴻章將戰國拱手送給了法國人,不以為恥反倒引以為榮。像李鴻章這樣氣度狹隘、只知自利的人,像曾國藩這樣口是心非、假裝中庸的人,在古代史上一直都是主流,前者是阻止進步的最大障礙,後者更是引起退步。只有左宗棠、馮子材這樣的真英雄,才是使中國數千年來能夠崛起的脊樑,只有不畏艱險才能不斷進步,打敗一切來犯之敵。

參考文獻:

《法國史綱》《中國海關密檔——赫德、金登干函電彙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觀歷史 的精彩文章:

不同年份的同一天,在中國此城發生兩件事,一件輝煌一件卻很恥辱
他是清朝第一廉吏,19年升11級卻無人不服,去世後皇帝為他破例

TAG:趣觀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