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明·成化青花五彩演變過程之賞析》三

《明·成化青花五彩演變過程之賞析》三

根據古代陶瓷的發展歷程 ,從元代張文進(張氏作坊)創燒的青花五彩以來,洪武遇戰亂,平息後涉及到青花五彩瓷也不常見。到了宣德時期,宣德繼承元時的傳統工藝,制瓷工業發展較快。後來又經過了正統、景泰、天順三朝的空白期後,成化年間又再度燒造。此時的青花五彩既傳承明早期的青花五彩的特色,且又繼承了宣德五彩的製作技法,並創新締造了青花五彩新的技藝即釉下青花釉下彩,改變了以往的施釉方法,讓釉下五彩瓷器呈現出清淡雅緻、色彩斑斕的感覺。釉下青花、釉下五彩難得一見,它是世界文史上的瑰寶。青花五彩雙龍趕珠雲紋燈籠瓶"通高:23cm,口徑:6.90cm,足徑:6.60cm。華舟觀真堂 珍藏 。

此燈籠瓶造型:撇口、縮脖、溜肩、腹鼓、漸收窄。紋飾:縮脖處有芭蕉葉紋,溜肩處有清淡的青花纏枝和濃艷的牡丹花;腹鼓處有青花淡雲彩和龍的五彩釉下彩飾之;瓷器的下方飾變形蓮瓣紋,整器規整大方。胎質潔白細膩、如脂似玉。在繪畫方面,從明代成化開始,恢復了元代繪畫風格 ,即文人畫派:黃么望、王蒙、倪瓚、 吳鎮。這些文人畫主要是以淡雅為上,即文徵明、沈周、唐寅、仇英;他們的繪畫風格直接影響到瓷器繪畫。這時的瓷器繪畫大都取法於名人繪畫,表現了這種淡雅風格。其繪畫都比以往精細一些,同時,繪畫中出現了近於圖案的花紋。如團花、團鳳、牡丹纏枝、芭蕉葉等,這種圖案或畫紋 顯得較為簡潔、規整,但表現出有些拘謹。如在此瓶上龍紋的三爪、雲的畫法、纏枝蓮等都體現了元時期的風格特徵。

青花五彩團鳳紋觀音瓶。通高:22cm, 口徑:8.60cm,足徑:7.80cm。 華舟觀真堂 珍藏。

該件瓷器造型:撇口、直脖、溜肩、圓腹、下收窄。上、中、下以青花釉下彩為收口,中間部位以五彩釉下彩五個團鳳紋為主;脖處用紅綠釉下彩作芭蕉紋飾。整器紋飾雍容大方、清雅脫俗;胎質細膩,呈卵白釉色,上口處與底部皆有白中泛青之感。其釉面潔白無瑕,呈"米糊"底。款識:"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兩豎行楷書款,款外加雙藍方圈。

青花五彩的釉上彩在前幾個朝代都在使用這種施釉方法。很少有使用過釉下五彩的施釉工藝,且很難遇見。今天從成化的兩件釉下五彩的瓷器中,受到很大的震撼,它開闢了青花五彩新的里程碑,為中華文化的傳承提供最寶貴的資源,為人類研究探索瓷器之路又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薛明根:廈門華舟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董事長。 中國文物學會會員、中國收藏家協會會員 、廈門書法家協會會員 、國家人力資源部和社會保障部瓷器鑒定評估師 ;國家人力資源部和社會保障部認可的藝術品國家三級鑒定評估師並通過 了中國檢驗檢疫學會藝術品鑒定機構能力評定(古代陶瓷藝術品、書畫鑒定)。

民藏博物館首選,轉讓從優,歡迎光臨鑒賞!

敬請關注華舟觀真堂微信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舟觀真堂 的精彩文章:

《明·青花五彩演變過程之賞析》之二

TAG:華舟觀真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