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情報:山西下發通知首提限制債轉次數;全國首家金融廣告監測中心授牌

情報:山西下發通知首提限制債轉次數;全國首家金融廣告監測中心授牌

監管

3月15日上午,在人民銀行廣州分行聯合相關金融管理部門舉辦的「3.15」廣東省金融廣告治理宣傳活動啟動儀式上,人民銀行廣州分行覃道愛副行長將廣東省金融廣告監測中心(監測中心)的牌匾授予廣州商品清算中心(廣清中心)。此前,針對全國金融廣告監管普遍存在手段落後、效率低下等問題,為進一步規範相關機構的營銷宣傳行為,保障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防控金融風險,促進金融行業健康平穩發展,人民銀行廣州分行確定依託廣清中心建設及運營監測中心。(互金咖)

今年以來,「強監管」持續。據記者不完全統計,從年初至「3·15」前夕,監管系統共處罰60餘家保險機構(險企、中介)及279人次,合計罰款4779萬元。引人注意的是,歷年「開門紅」期間,部分險企營銷員通過朋友圈等平台造謠、詆毀同業的現象時有發生。而今年3月份的一則處罰函中,一營銷員因「捏造、散布虛假信息損害競爭對手商業信譽的方式進行宣傳」被罰款2000元。(證券日報)

行業

3月14日,P2P情報局從某網貸機構獲悉了一份由山西省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領導小組下發的《關於開展山西省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整改驗收及備案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的文件。通知顯示山西省內網貸機構需要在2018年3月10日至3月31日之間,統一向互金整治辦申請整改驗收及備案,並報送申請材料。逾期未申請驗收備案的P2P機構將不納入本次驗收範圍,將不予備案登記。(P2P情報局)

據新華社報道,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於14日發布《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審判白皮書》(下稱「《白皮書》」)。《白皮書》顯示,涉互聯網金融糾紛數量快速上升,案件類型由網路借款向眾籌、理財等多樣化轉變。據悉,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受理的涉互聯網金融糾紛數量從2016年的329件增加到2017年的568件,互聯網金融機構主體亦由2016年的27家增長至2017年的41家,均呈現快速上升趨勢。(鳳凰網)

3月12日,工信部發布公告稱,正在就籌建全國區塊鏈和分散式記賬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事宜開展專題研究,旨在儘快推動完備的區塊鏈標準體系,做好ISO/TC307 技術對口工作。截至目前,國內共有浙江、江蘇、貴州、福建、廣東等9 個省份就區塊鏈發布指導意見,多個省份甚至將區塊鏈列入了本省「十三五」戰略發展規劃。(互金咖)

「3·15」前夕,記者調查發現,機票銷售方面,目前國內主流OTA(在線旅遊)平台中,除個別平台仍搭售「退改無憂」險之外,多數已經取消機票默認勾選保險;但火車票銷售方面,依然有較大型OTA平台存在默認勾選保險產品。(證券日報)

觀點

畢馬威:中國金融科技發展趨勢向好 但仍要注意風控

大數據作為金融科技企業的基礎性資源和技術,備受我國金融科技企業的重視。畢馬威《2017中國領先金融科技企業50》調查發現,94%的中國領先金融科技企業將大數據視為自身發展的核心技術。

目前,金融科技在創新金融服務解決方案和提升用戶體驗的同時,也將對金融系統的安全和金融監管活動帶來全新的挑戰。金融風險的關聯和交錯滲透更為複雜,風險的積累更具隱蔽性,並且傳播的速度更快。例如,金融科技在更好地匹配供需雙方融資需求的同時,也導致監管「灰色地帶」的增多;再比如,隨著數據資源價值的凸顯,對數據的不當使用和保護不力將對個人隱私、客戶權益乃至整個金融系統的安全造成威脅。(金融時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評媒 的精彩文章:

直銷銀行上線P2P產品:業務創新還是灰色地帶?
區塊鏈火爆 券商大佬加盟

TAG:金評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