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震驚!馬金神秘洞穴發現劍齒象化石,距今幾萬年?專家說…

震驚!馬金神秘洞穴發現劍齒象化石,距今幾萬年?專家說…

「這些不是犀牛角,而是劍齒象和犀牛的牙齒。」3月15日,記者來到馬金鎮洪村文化禮堂,省自然博物館副館長、著名古生物化石專家金幸生博士,省自然博物館安全保障部主任張江龍和縣文物所所長陸書軍在討論時說道。

時間退回到1979年,村民在洪村「石彎洞」附近勞作時發現化石。1982年,在全國第二次文物普查中該化石被驗證為犀牛化石。1983年,「石彎洞」更名為「犀牛洞」。2013年夏天,村民汪傳亮在犀牛洞乘涼時發現周邊有些與眾不同的石頭,觀其外觀像犀牛角,拿到村裡,大家也普遍認為這是犀牛角。直到最近,邀請了省里的相關專家來對這些化石做鑒定。

劍齒象臼齒化石

金幸生博士說:「經現場勘查和文物標本比對,這次在洪村鑒定的一些動物骨頭,有一種是劍齒象的牙齒,還有一種是中國犀的牙齒。在浙江,劍齒象和犀牛牙齒的發現比較常見,但是這次的劍齒象牙齒比較完整,還是比較難得的。此外還有些劍齒象牙齒的碎片和其它動物的骨骼,但不是特徵部分保存,不是很好鑒定。這個發現證明當時在這一帶有很多劍齒象、犀牛生活,從我的推斷,這個洞里還會發現其它動物的化石,像大熊貓、牛、野豬等等一些化石,因為在浙江的其它溶洞里發現劍齒象和犀牛的化石時都會伴有這些化石。」那麼這些化石是哪個時代的物種呢?金幸生博士說:「對這批化石的時代難以確定,但應該是更新世,距今幾萬年或者幾十萬年,因為跨度比較大,所以不太好說。」

洪村犀牛化石洞

陸書軍說,這次的發現是對洪村犀牛洞的新突破和新認識,對今後再研究新化石洞有更大的促進作用。據介紹,洪村文化禮堂將打造化石陳列館,通過館裡的展品、展板,使人們更清楚更深切地了解洪村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

劍齒象是哺乳綱、真獸亞綱、長鼻目、真象科、劍齒象亞科的一屬,已經滅絕,在1200萬—100萬年前生活於亞洲和非洲,由它產生了現已滅絕的猛獁象。這一類象的頭骨比真象略長,腿也長,上頜的象牙既長且大,向上彎曲 ;下頜短,沒有象牙;頰齒齒冠較低,斷面呈屋脊形的齒脊數目逐漸增加;晚期進步的劍齒象,第三臼齒齒脊數多達10條以上。目前世界上發現的個體最長,保存最完整的劍齒象化石1973年11月,在甘肅省合水縣板橋公社境內的馬蓮河畔,發掘出一具劍齒象化石,高4米,長8米,門齒長3.03米,是世界上個體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劍齒象化石,命名為黃河劍齒象(Stegodon huanghoensis),簡稱「黃河象」。

文章版權歸開化新聞網所有,轉載需告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開化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春節期間,開化這家「舒服得像家」的民宿將開門營業

TAG:開化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