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來自澳大利亞脊柱側彎女孩媽媽的分享

來自澳大利亞脊柱側彎女孩媽媽的分享

來自澳大利亞脊柱側彎女孩媽媽的分享

兩年半前我第一次聽到「脊柱側彎」這個詞。當時對這個「新詞」沒有任何概念。

女兒那時剛小學畢業,十二歲半。因為覺得國內上學孩子太辛苦就決定讓她去國外讀書。就在出國留學前的體檢中,護士告訴我孩子有脊柱側彎,讓我們注意一下。我的第一反應是孩子是不是駝背了,回家給買個背背佳。我問護士要了片子的電子版想看看什麼情況,這一看才懵了。原來脊柱側彎是這樣的,脊柱怎麼還能這樣彎。回到蘭州,我和孩子爸爸開始在網上查各種信息,文章。也諮詢了一些有關脊柱側彎的專家。對於有脊柱側彎孩子的家長來說,首先想知道孩子為什麼會脊柱側彎?彎了後怎麼治療?能否恢復正常狀態?經過一番諮詢,答案基本沒多大差別。為什麼脊柱側彎?答:「 不明原因的特發性青少年脊柱側彎,多發於瘦的女孩子。」如何治療?答「一般採用支具矯正」支具是一種樹脂材料做成的硬硬的外殼,要一天戴22 小時,戴到女孩子來月經後一年才能摘掉。而且不可能完全恢復到很直,一般40 度可以恢復到25 到30 度已經算效果好的了。想像一下就覺得很辛苦還有心疼。所以開始我們是不想給孩子戴支具的。那段時間我們家唯一的話題就是圍繞著脊柱側彎的問題在想各種辦法。鍛煉身體,加強營養,喝羊奶增肥,拉單杠等等等等。

離出國留學的日子近了,也就沒有在國內做任何治療,原想國外醫學先進,去國外醫院治療可能效果更好一點。

2014年8月,我帶女兒來到澳大利亞--悉尼。上初中,開始了她的小留學生生涯。悉尼是澳洲第一大城市,我想這裡的醫學應該夠發達,對脊柱側彎也該有一定的認識和研究吧。9 月份,我們輾轉找到了「悉尼脊柱側彎診所」英文叫「Sydney Scoliosis Clinic」為什麼說「輾轉」 可能在國外生活過的人才能體會。總之就是各種麻煩和預約。這個診所在悉尼算是很專業,很權威的一家機構了。裡面有一位專家,畢業於麥考瑞大學的博士。這位專家看了女兒的片子,用蘋果手機量了度數。分別是胸椎45 度,腰椎37 度。然後又做了一些身體的平衡檢測,用儀器在女兒後背量了一下。開始和我們交流,問我們問題。當時我們剛去國外英文完全聽不懂,我找了一個英文很好的香港朋友幫我做翻譯。醫生問「什麼時候發現的?疼嗎?有家族遺傳嗎?等等等等,我認為無關緊要的一些問題。他邊問邊記錄,問了一大堆問題後輪到我們提出問題。我首先問:「我們家族沒有遺傳,甚至完全沒有聽說過脊柱側彎這個病,為什麼我女兒會脊柱側彎?」他聳一下肩膀,兩手向外一翻,就是我們常在外國電影看的那樣說:「不明原因,特發性的青少年脊柱側彎,現在非常普遍。」我又問:「怎麼治療?不用支具可以嗎?」他說:「你只有兩個方案,第一是選擇支具矯正,就像矯正牙齒那樣。第二就是去醫院做手術。因為你女兒的脊柱側彎度數已經接近50 度,這個彎度加上地球引力發展速度非常快,再不抓緊矯正一旦到50 度就只有做手術這一種方法了。聽完專家的話我的眼淚奪眶而出。馬上就給國內的孩子爸打電話,我們商量後決定馬上給孩子量身定製支具矯正。

2014 年10 月份,第一個支具做好了,試戴。支具是由那位門診的專家通過3D掃描女兒上半身量身設計,然後發去美國的專門製作支具的廠家完成製作。專家說戴支具一個月後去拍片子然後再去他那裡調整。就這樣,戴了一個月後我們又去拍片子,帶著片子去門診。因為專家要求拍片子是要戴著支具拍的。所以看到片子時我們都很興奮。明顯直了很多,因為當時也不懂支具的原理,專家也不解釋。我還以為只要這樣戴下去就一定會直。專家看到片子也說:「你女兒這個效果比我想像中還要好,因為你女兒年齡小,還在發育中。她又比較軟,我看至少可以矯正到25度到30度。」我想她從45度能矯正到25度已經很難得了,只要不發展我們就知足了。心裡的大石頭也算是落了地了。

十三歲到十四歲是我女兒發育最快的階段,個子從發現脊柱側彎時的153厘米長到162厘米。由於個子長了,支具的位置就不合適了。需要做第二個支具,就這樣一年四季不管有多冷,多熱,這個支具就起冬天更保涼,夏天更保暖的作用。有時候女兒睡覺時會不經意把支具帶子解開,我看到後還要狠狠地訓她一頓,想想真是後悔。但我是覺得只有擠緊了才會有效果,才會變直。

2017年12月,孩子放暑假。澳洲的十二月份是夏天。也就是中國孩子的寒假。我帶女兒回國。我告訴孩子爸爸說,我發現現在戴支具作用好像不是很大了。因為用手摸女兒的脊柱,好像跟剛發現時沒有多大差別。她爸爸摸了一下孩子脊柱也認同我的看法。於是又開始在網上查各種文章和資料。其中有這兩年來他一直關注的一個脊柱側彎專家的文章。他認為那個專家說的在理,是一個把脊柱側彎研究透徹的人,因為那個專家本身自己也患有脊柱側彎。而且通過研究自己治好了他的脊柱側彎。那位專家名字叫 「孟祥亮」他每天看孟老師的微博,網上搜集孟老師關於脊柱側彎的每一篇文章。還把文章分享到我們一家三口的小群里讓我們也看。從孟老師的文章里我們看到了他的新理念--「脊柱側彎不是簡單的脊柱問題」、「脊柱側彎不是骨頭問題不是肌肉問題」、「脊柱側彎是凸側問題不是凹側問題」等。

經一位側彎孩子的媽媽推薦了孟老師的微信。孩子爸爸面對面請教了孟老師一些問題。最後我們決定去北京親自拜訪這位專家--孟祥亮。

我首先想說的是我們這次去北京真的是不虛此行,收穫頗多。只可惜我們這次在北京只有十天的時間,因為機票是往返票,不然還想再聽幾天孟老師的課。

第一次見孟老師,他看上去文質彬彬,給人感覺他的思路極為清晰。一看他就是一個刻苦鑽研學術,聰明絕頂的人。我們一見到他就是一大堆問題。來北京前剛拍了片子。讓他看片子後量了度數,胸椎大概還是四十度左右。從片子看,女兒的腰椎直了很多,可是胸椎的上半段卻多了一個彎。對此我們很不解,就問孟老師為什麼。孟老師說,有串珠嗎?我剛好有,他拿來示範給我們看。他說,這個原理是因為脊柱空間不夠,脊柱就像這串珠,沒有足夠空間,擠在一起,脊柱自然就彎了。腰椎通過支具加壓推直了,可是脊柱沒有空間就會彎到別的地方。這理念很新鮮,但是一聽就明白了。也終於懂了支具的原理。我們現在最猶豫的是,還需要繼續戴支具嗎?戴支具的作用有多大?孟老師說:「在北京這些天我建議不戴支具了,等我給你們上完課後,你們自己決定是否繼續戴。」

1月15日-24日我們一家三口與撫順李宸翰母子一起系統的學習了孟老師的「脊柱平衡療法」理論加實踐,邊學,邊用,邊感受。我們學了「太極跑」「瑜伽松肋骨基本功」「太極拳八母式」通過學習理論,心中所有的疑惑,不解慢慢的也都統統解開了。從最初的問題,為什麼會脊柱側彎,到最後深奧的問題。「身心合一,享受當下。」

在北京期間因為降溫我感冒發燒了,但是孟老師的課我一節也不想錯過。因為每節課都是新鮮的內容,在他的課上我學到了很多。不只是對脊柱側彎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對人體也有了新的認知,甚至對人生觀價值觀也有了新的定義。其中他有幾句話我印象很深刻:「生活無處不太極,生活處處有禪意。」通俗講就是用心做每一件事,享受當下,身心合一。還有一節課叫 「八大覺知」上完這節課後,我時刻提醒自己,要加強第六感,第六感就是人的意識。我們只知道感官中有眼睛,鼻子,耳朵,舌頭,身體,這五種。用意識控制身體,這非常有效,因為我相信意識的能量極其強大。用第六感控制第七感,第七感就是不經意中看到了自己不喜歡的事物就會心生情緒,影響心情。修改第八感,第八感就是潛意識,潛意識的空間極大,像電腦的硬碟,存儲了大量的從童年到現在的美好與不美好。適當清除不美好的,即使不能徹底清除也該整理空間,把不美好的記憶放在一個角落。看似第八感在生活中沒有什麼重要性。但潛意識會影響我們對新事物的判斷力。這個非常重要。

在北京期間,我們按照孟老師的課程每天早上7:30分由孟老師的助手尹老師帶著大家太極跑,8:00吃早飯,9:00 開始上理論課。一個小時理論課後他給孩子做治療,按摩松解粘連的肋骨。我們跟著尹老師做太極拳八母式。看到尹老師,也挺讓人驚訝。他曾經體重204 斤,只跟著孟老師一年,通過孟老師的指導練習現在居然150斤,是個勵志的典範。孟老師的課程分得很細。每節課都有新的知識點。我們邊聽邊學習,對他的理念深信不疑。加上全國還有那麼多的「彎友」( 我把脊柱側彎的孩子們叫做「彎友」)有的一年恢復十度,最差的也在一年恢復五度了。孟老師把我拉進了他們的彎友群里,說可以探討孩子們的進展情況。看到有人因這套體系日漸好轉變直我們就更有信心。這條路算是選對了。

現在我和女兒已經回到悉尼。準備好了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和態度。因為我們知道了脊柱側彎和不良的生活習慣有直接的關係。孟老師的理念,我們一家完全認可。越想越覺得是對路的。所以一定會好好執行、堅持下去。正如孟老師說的,相信相信的力量。還有最重要的是我們決定每天鍛煉,徹底不戴支具了。為了擺脫那副重重的殼,我們也要努力加油。

西方專家從未解釋過支具的原理,是通過擠壓肋骨起槓桿作用來推動脊柱。對於為什麼會脊柱側彎到目前為止給出的答案仍然是不明原因。而孟老師從為什麼彎,到怎麼治癒都說得明明白白。讓我們也是恍然大悟。

在上完孟老師最後一節課後,我說,我這個人很固執,很難被洗腦,但是這次是徹底被洗腦成功了,我知道,百分百做到像他說的那樣很難,但有了要做下去的信念是第一步。萬事開頭難,我完全相信信念的力量。感謝孟老師的苦心研究,親身經歷。為側彎的孩子做出了貢獻。我也會讓我女兒試著翻譯一些孟老師的文章。相信孟老師的理念會被更多人知道並認可,學習。

-- 來自澳大利亞的脊柱側彎女孩的媽媽

澳大利亞脊柱側彎女孩的父親是著名的畫家--敦煌高山老師

高山老師是個著名畫家,還是個修行人,對「脊柱平衡療法」、「太極跑」也有自己的認識,高山老師也寫了課程後的感受,認識的很深刻,必須點贊!

下面是高山老師課後分享:

我忽然有了一個發現。

從北京回到敦煌,一個人心無旁騖地慢跑,細心體會著剛從孟祥亮老師那裡學來的這種特殊跑法。零下11度的黃昏,路上沒有行人。跑的安靜舒服。通常,工作一下午,此時段的疲憊感都是以靜坐半小時來恢復的。這次在幾番猶豫靜坐還是跑步後,還是選擇了跑步。

我想這種跑法既然可稱為「禪跑」,就應該能代替靜坐。果然,三公里跑完後不疲憊了。在感知著從疲憊、寒冷到身體輕鬆、發熱微汗的變化過程中,我忽然有了一個發現,可能還是一個重大的發現。那就是我並不是在跑步,而是在練一種上乘的氣功。

我想孟大夫也許對此早就心知肚明,但他作為一名專業的大夫無論如何也不能去用這個非科學名詞的。但我這樣說沒關係。我從80年代就著迷於各種氣功,雖然沒有練出什麼成就,但也算沒精打采地愛好到現在。我一直堅信氣功的神奇力量,甚至堅信氣功治病無所不能。氣功是培養元氣、疏通經絡,開合穴位的功法。孟大夫發明的這種跑法具有明顯的這三種功效。所以它是氣功。「單練這種跑法就能對脊柱側彎的恢復起到80%的作用」。我牢記了孟大夫的這句話。為什麼呢?不就是這種氣功練著練著就培養增強了脊柱側彎者本來偏弱的元氣嗎!

為什麼會脊柱側彎呢?

一是側彎的孩子在少年兒童時期基本都瘦,不愛運動,動作偏慢,膽子小,這都是元氣不足的表現。

二是疏通了本來不怎麼通暢某些經脈。側彎的孩子難道是因為不運動、睡軟床,膽子小,坐姿不正、學習時間太久,精神負擔重等等外在因素造成了身體里某些經絡的閉塞,以至於影響了神經、筋膜、肌肉的平衡性發育才造成側彎的嗎?經絡是用來行氣的,氣在血先行,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血淤則神經筋肉骨都會失養。這是中醫基本原理呀!

三是打開了本來關閉的的穴位。側彎的孩子也許因為某些穴位被動關閉著,使得人體的生命之氣無法傳導到應到達的部位,影響了神經、筋膜、肌肉的平衡發育,導致了脊柱側彎。

總之,這種禪跑(氣功)之所以能讓側彎恢復正常,除了在人體生理、物理上的對症機制因素在發揮作用之外,我敢肯定內在的氣功功效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另外還有一個反證事實,就是西醫至今不能找到特發性脊柱側彎病因的原因。按照西方科學和醫學的發展速度和成就,對這樣一個已經近百年的普遍病理現象未獲得任何突破真是有點難以置信。

是什麼阻礙這條科研之路呢?醫學發展到今天還能有什麼呢?那就是西醫不承認人體存在著經絡系統以及由這個系統所承載的元氣、穴位、還有瑜伽體系中所講的氣脈與氣輪。如果特髮型脊柱側彎真是因為經絡穴位這方面出了問題呢?西方醫學怎麼可能在它認為不存在的問題上動腦筋呢?或許有一天科學能夠證實經絡氣脈是人體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的時候,就能很快探明病因和找到輕鬆治癒的方法了。反而中醫的觀念到是讓人親眼看到了靠譜的一面。

於是我又想起了孟祥亮老師在2012年的一篇博文《脊柱側彎保守治療的攻克一定在中國》,其中提到了「氣功」。

--敦煌畫家高山

以上文字由澳大利亞脊柱側彎女孩媽媽侯姐、女孩父親畫家高山老師分享,孟祥亮醫生整理,感謝關注支持,謝謝!青少年脊柱健康工程、脊柱健康事業任重道遠,需要你我一起努力,共同加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孟祥亮脊柱側彎工作室 的精彩文章:

TAG:孟祥亮脊柱側彎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