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靈威觀的歷史

靈威觀的歷史

道教流入如皋,經歷了一個漸進的漫長過程,其與總的態勢並不合拍。道教在唐宋達到鼎盛時,才在如皋迅速發展;而其進入明清走向衰微時,如皋卻進入鼎盛時期。其時,官府設道正司、道籙司;縣衙設道會司,俗稱「道官」,專司道教。據有關資料表明:當時道教的廟觀遍布城鄉,如皋多達219座,其中列為「秩祀」的就有124座,僅縣治所在地的如城就有靈威觀、藥王廟、呂祖殿、關帝廟、都天廟、火星廟、華王廟、城隍廟、增福財神廟等10餘座。如皋靈威觀,自宋朝後屢經修繕並逐步發展始臻完善。觀內建有玄天門、仁威殿、斗母殿、虛皇殿、玉皇大殿、雷祖殿、老君宮等大殿10餘座,宮、壇、祠、堂及樓台、院舍200餘間,位列蘇北地區道觀之首。

古靈威觀

在如皋眾多道觀中,靈威觀特別幸運,曾得兩朝皇帝賜名,名聲和地位不斷提高,慕名而來的信眾逐漸增多。如皋靈威觀曾擔負起蘇北地區的放戒任務。第一期戒子256人。第二期戒子多達510人,遍及蘇北諸縣。但須特別說明的是:如皋道教隸屬於江南流派,即正一派。而如皋靈威觀等,正是這一道教流派廣泛傳播的有效載體。從道教宮觀的體制上看,正一教派的靈威觀之放戒是有悖於正一教形制的,反映了江蘇道教宮觀形制較為複雜的特徵。如皋靈威觀曾專設編寫班子,編纂、刊行一方獨有的道教道儀、教義、戒規、教理、經懺、樂譜等。清雍正八年(1730)所編《虛皇天尊說應劫懺》被收入國家經典總匯的《道藏》中。民國初年胡能德擔當如皋靈威觀住持期間,曾組織馬道一、董道定、陳道成、吳道果等道友為編寫班子編寫了《法儀集》、《虛皇天尊說消劫寶懺》、《三時正念法食》、《虛皇天尊拔度法食》、《三教精華道圓錄》、《指玄歸真》、《三豐經》、《同戒靈》、《五都十函真經》等數十種經書典籍。可見,如皋靈威觀為江北地區道教的振興、規範、發展和道教理論的傳承、弘揚、繁榮以及經典的整理與集成,貢獻非凡。

靈威觀免費發放臘八粥

如皋靈威觀在歷史上還以賑災濟貧聞名江左。每逢遇上水、旱災害或瘟疫流行等,信道者即去祈求神靈,請道士作法「顯靈」,消災化吉。同時,靈威觀每逢災荒,為「拯救群生」,必開展賑災濟貧活動。即在災荒年景或每年青黃不接之時,靈威觀賑粥給無衣食之人;瘟疫流行時,則進行施藥解救;有人病死、餓死、暴死於路邊無人收殮時,靈威觀道士出面施棺埋葬。後來,居士吳觀文創設育德堂,主持慈善事務,雖規模有限,但加以了制度化。靈威觀內,其西側設有恆春軒施醫室及施藥房,一年四季都有道士及地方醫官、醫師坐堂,為缺醫少葯的平民百姓救死扶傷。觀內賑粥廠有房10間,落地灶24座,每年冬春二季施粥,多時一天施粥達萬餘人次。另外,還有施衣、施棺、施義冢、辦義學等,其義行飲譽江淮。據民國年間編《如皋縣誌》載:「育德堂,在北廂靈威觀,道光元年(1821)設,冬春賑粥,施醫藥。同治二年(1863)邑人康壽稟縣詳訪繼善堂章程施棺斂斃,需款純由施主和信徒捐助,並無恆產。」有聯曰:「靈顯樂皋,歷唐宋元明清長春,仰祖師慈悲,雨雷風雲皆聖澤;威尊北極,賑粥醫藥棺產濟世,仗仁威樂善,清廉正直代天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如皋靈威觀 的精彩文章:

養生的「四句」箴言
正月十二 選燈搭燈棚

TAG:如皋靈威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