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小明講壇:上課愛插嘴+不認真聽講?原來是「傾聽能力」沒培養好!

小明講壇:上課愛插嘴+不認真聽講?原來是「傾聽能力」沒培養好!

有一類孩子,會讓老師和家長感到特別頭疼:愛玩愛鬧,善於表達,一看就是聰明孩子,可是一上起課來,就特別愛開小差,不認真聽講,所以成績總是不夠好;又或者認真聽講了,可是在下面沒完沒了地接話、插嘴,不斷影響課堂的紀律。

看著這些孩子,我們總會有種恨鐵不成鋼的感覺——這麼聰明的孩子,要是注意力能集中一些,聽話一些,少自作聰明一些,那該多麼優秀啊!

其實,這類「上課愛插嘴+不認真聽講」的孩子,往往並不是注意力缺失或者性格原因造就的。他們的問題,通常來源於「傾聽能力」沒有培養好。

被忽視的「傾聽能力」

有一次,小明老師旁觀了一堂教剪紙的手工課。幾個孩子做完各自的剪紙之後,要輪流上台向大家解釋自己的作品。每個孩子在台上的時候,都能侃侃而談,家長們當然也對他們的表達能力強感到開心。但是下了台之後,這些孩子就全都跑去玩自己的了,不再關心其他孩子在台上講了什麼。家長們似乎也不覺得有問題,隨意召喚了幾句,看到孩子不理,也就算了。

這就是很多家長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容易走入的一個誤區:

過於重視孩子的表達能力,總是試圖讓孩子成為優秀的「表達者」,卻忽視了應該讓孩子成為一名同樣優秀的「傾聽者」。

傾聽能力沒有培養好,就會導致孩子沒有耐心長時間聽老師講課,聽到一半覺得懂了,就開小差去了。而且越是聰明的孩子,越容易很快覺得自己懂了,這種「半懂不懂」的學習狀態也就越明顯。如果強行要求孩子聽課,孩子就會急於從「傾聽者」變成「表達者」,表現出來就是不斷插嘴、接話,影響同學和老師。和同學一起玩耍的時候,也總是不傾聽別人的想法,只想表達自己,影響同學關係。時間久了,所謂的「不聽管教」「以自我為中心」之類的評語也就隨之而來,孩子逐漸變成老師和同學們心目中的「刺頭」「討厭鬼」……

如何提高傾聽能力

和很多人的直覺不同,孩子的傾聽能力,更多的並不是在和同齡人的交往中,而是在和家長的溝通中得到鍛煉的。孩子的傾聽能力差,也往往是因為家長和孩子的溝通方式出了問題。

例如,很多家長都有這種做法:他們往往只有在想要說教的時候,才會重視孩子有沒有認真聽自己說話。而對於生活當中,孩子出於好奇心而問的那些問題,反而會隨口解答,如果孩子沒興趣聽了,家長也就順勢作罷,心想:「等他有興趣的時候再繼續說唄。」

要知道,耐心這個東西,都是一點一點鍛鍊出來的。如果總是對孩子「傾聽的耐心」不做任何要求,想聽就聽,不想聽了就走開,最後就會導致孩子「懶得聽人說話」。更糟糕的是,每次要求孩子耐心傾聽的時候,主題又總是他們最討厭的說教,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覺得:「聽別人長篇大論地說話,最沒意思了!」

所以正確的做法是:短說教,長解答。

孩子問的問題,家長不僅要認真回答,還要盡量增加內容、深度解讀,從而延長孩子傾聽的時間。當孩子表現出不耐煩的時候,要嘗試將孩子的注意力牽引回來,繼續傾聽。甚至那些孩子並沒想到、並沒問到的問題,家長們也可以主動提出,從而讓孩子能夠隨時隨地進入「傾聽者」狀態。如果要說教,則要盡量簡短、直接,不宜長篇大論,導致孩子對傾聽產生反感。

往期文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筆悠悠童學社 的精彩文章:

TAG:筆悠悠童學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