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戰神白起「賜劍自刎」的悲劇

戰神白起「賜劍自刎」的悲劇

白起(?-前257), 戰國秦郿縣(今陝西省寶雞市眉縣)人。中國戰國時代的軍事家、兵家的代表人物,因功被封為武安君。

1.武安君白起。網路配圖

白起任秦國將領30多年,累計攻城70餘座、殲敵近百萬。其中,在秦國統一六國的戰爭中,秦昭襄王十四年(前293)『』伊闋之戰大破魏韓聯軍。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前281)至秦昭襄王二十九年(前279),兩次伐,迫楚割上庸、漢水以北之地並攻陷楚都郢城。

2.白起。網路配圖

秦昭襄王四十八年(前260),長平之戰重創趙國軍隊主力,坑殺趙國降卒40萬。白起以善用兵著稱,位列戰國4大名將白起、廉頗、李牧、王翦之首。

3.長平之戰示意圖。網路配圖

這樣一位戰功赫赫的戰神,最後落得「賜劍自刎」的悲劇,是為什麼呢?

4.戰神白起。網路配圖

一是,將相失和。長平之戰後,白起擬乘勝滅趙。但是,趙國、韓國重金賄賂秦相范雎。得賄賂的范雎,為了不讓白起得滅趙之功,以秦兵疲憊、急待休養,建議秦昭襄王允許趙、韓割地求和。秦昭襄王應允後,白起對秦昭襄王聽從范雎撤兵的建議耿耿於懷,從此與范雎將相失和。

5.秦昭襄王得范雎。網路配圖

二是,屢不奉秦王命,挑戰秦王權威。秦昭襄王四十九年(前258),秦昭襄王令白起為將進攻趙都邯鄲。

6.秦昭襄王。網路配圖

白起對秦昭襄王說:「邯鄲實非易攻,且諸侯若援救,發兵一日即到。諸侯怨秦已久,今秦雖破趙軍於長平,但傷亡者過半,國內空虛。我軍遠隔河山爭別人的國都,若趙國從內應戰,諸侯在外策應,必定能破秦軍。因此不可發兵攻趙。"不願領兵作戰。秦軍戰敗後,白起說:「當初秦王不聽我的計謀,結果如何?」

7.戰國後期七雄並立圖。網路配圖

秦昭襄王五十年(前257 ),秦昭襄王強令白起代王齕為帥出兵進攻趙國。原因是,一方面白起對秦昭襄王聽從范雎建議耿耿於懷,另一方面深知自己坑殺趙國降卒40萬,趙國必全國同仇敵愾、奮起抵抗。故此稱病不去。

8.長平之戰。網路配圖

再經范雎請求後,白起仍稱病不去。秦昭襄王大怒,加上秦軍從邯鄲前線戰敗消息,便命白起即刻動身不得逗留。秦昭襄王五十年(前257年)十一月,白起帶病上路行至杜郵(今陝西省咸陽市渭城區任家咀村)時,秦昭襄王和范雎認為,白起「其意怏怏不服,有餘言」,派使者賜劍命其自刎。

9.穰侯魏冉。網路配圖

三是,白起與穰侯魏冉交好,多次得時任秦國丞相魏冉推薦為主將。而魏冉是秦宣太后異父同母的長弟、秦昭襄王的舅舅,因擁立秦昭襄王又深受秦宣太后寵信,4任秦相、獨攬大權,嚴重威脅了秦昭襄王的政權和統治。

10.陝西眉縣白起故里碑。網路配圖

秦昭襄王四十一年(前266),秦昭襄王聽從魏國人范雎的話,奪宣太后、魏冉等人的權,拜范雎為相,以「遠交近攻」策略攻打6國。在秦昭襄王的思想深處,白起是魏冉的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周 的精彩文章:

一個皇帝都要慫的地方——沙丘
抱薪救火:比喻用錯誤的方法去消除災禍,結果使災禍反而擴大

TAG:東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