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別讓你的愛,成為孩子威脅你的手段

別讓你的愛,成為孩子威脅你的手段

孩子3歲前,哭鬧反映出他身體上的痛苦,可是到了3歲之後,哭鬧常常伴隨著孩子想要達到的某種目的。

比如,想要買玩具,家長不給買,就哭。

很多家長一見到孩子哭,就心軟了,之前的規矩原則都只能拋到腦後,乖乖答應孩子的要求,於是,孩子的目的就達到了。

父母總是狠不下心對孩子說「不」。

拒絕孩子,他那撕心裂肺的哭聲和委屈的小臉會一遍遍撕扯著家長的心;稍稍妥協,孩子高興,自己心裡也好受了,何樂不為呢?

就這樣,在父母一次又一次的妥協中,孩子不斷放任自己,從來聽不進道理,只懂得無節制滿足自己的慾望,最終成長為一個自私、無賴的「巨嬰」。

下面我們引入兩個案例

麗麗家的孩子,就是這樣被家長慣得越來越無賴。小一些時,麗麗正是因為不忍心拒絕,所以每次都讓孩子「得逞」。每當孩子臉上露出得意的笑容時,麗麗都覺得鬆了一口氣。終於沒有辜負孩子,終於讓孩子得償所願了,終於讓小寶貝開心起來了。

然而,隨著孩子慢慢長大,麗麗發現在教育孩子上越來越被動。去商場時,小傢伙看到喜歡的東西,就自己往購物車裡放。很多東西,並不是兒童用品,譬如大人晨練的長劍。但是,小傢伙只要一好奇,就想買回家。

麗麗不給買,孩子就開始在商場耍賴不走。他每每一大哭,總是引來很多人注目,尤其是家長們。這常常讓麗麗覺得很難堪。

有一次,一位家長看到孩子哭得那麼傷心,語重心長地教育麗麗:「孩子喜歡就買給他吧,又不是很貴。孩子一定要富養。孩子的童年期其實比我們想像的短。」

這番話更是讓麗麗尬尷地想找個地縫鑽進去。孩子悄悄地停下了大哭,偷偷拿眼睛瞄麗麗。眼神里有幾分得意,似乎在說:「媽媽,你看吧,別的家長都這麼說了。」最後,迫於別人的眼光,麗麗還是給小傢伙買了他想要的東西。

麗麗越來越困惑,自己教育的孩子越來越背離了期望。她親自培養了一個「小無賴」。他不聽道理,只遵從內心的欲求。好奇、想要,這是孩子的天性。大人不懂得拒絕,就會養出一個「巨嬰」。

人們常說,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這其中包括了,原生家庭幫助孩子建立了一個怎樣的世界秩序。毫無原則地滿足孩子,讓他一耍賴就能獲得想要的東西,這是在幫助他建立一個錯誤的人生觀和世界秩序。

所以,家長要學會對孩子說不。當然,如何對著孩子稚氣的小臉說「不」,這也是需要勇氣和技巧的。但是,家長們只要勇敢走出這一步,就會意識到這對孩子的成長是多麼的重要。

老吳家的孩子是一個五歲的小男孩,正是淘氣的年齡。然而,淘氣歸淘氣,他想要什麼或者需要家長幫忙時,居然用的是像大人一樣徵求意見的語氣。小孩子慣用的耍賴「伎倆」在他身上幾乎不見蹤影。

老吳說,他的教育理念就是要懂得跟孩子說不。從孩子不到三歲時,老吳就硬下心腸對他說不。那時,孩子每次吃飯都需要大人喂大人哄。遇到不愛吃的食物,他更是撒潑耍賴,吵鬧著不吃飯,要吃零食。

家裡的老人疼孩子如心尖,尤其是孩子的奶奶,總是端著碗追在後面喂飯。一頓飯的戰線總是拉長到近兩個小時。若是飯食不合孩子的意,老人總是顛兒顛兒地把孩子愛吃的零食,擺成一條長龍,讓他自己挑選。

老吳是個「虎爸」,每次都制止,但是最終都被老人打亂了計劃。他對老人硬不下心腸。於是,老吳給父母報了個旅遊團,讓兩位老人出去旅遊。趁那段時間,老吳好好地「修理」了孩子一頓。

遇到孩子不自己吃飯,不愛吃飯,老吳很認真地告訴他:「飯都是要自己吃的。你看爸爸媽媽需要別人喂嗎?

另外,你要尊重媽媽的勞動成果。媽媽做的飯,都是合理搭配的。你不愛吃,是你自己的毛病。你挑食是一個很壞的習慣。」

孩子不聽,也十分抗拒,一直喊著「要奶奶」。老吳制止了愛人想去喂孩子的念頭。他認真地告訴孩子:「如果你不吃,你只能挨餓!」

老吳說到做到。孩子不自己吃飯,就挨餓。沒人喂,沒有零食填肚子。餓了兩頓之後,到了飯點,孩子主動坐在桌前,自己拿起了勺子。老吳趁機教他使用筷子和勺子。做得不好的地方,老吳會及時糾正,但絕不會喂他吃。

慢慢地,孩子學會了自己吃飯。再後來,他吃飯挑食的毛病也漸漸改了。再也看不到,他把不吃的東西挑出來,扔的滿桌子都是。

家裡的老人也習慣了不再寵溺孩子。對孩子不好的習慣和舉動說不,這是整個家庭成員要做出的一致舉動。

六歲前說「不」,是一項重要的早期訓練

有些家長認為要給孩子無條件的愛,這一點沒錯,孩子的成長需要「愛」。

但愛的本質、愛的藝術、愛的表達不僅僅是給予和滿足,更不是百般的遷就,還包括給孩子立規矩,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世界秩序,教他明辨是非。

孩子小的時候,要求得不到滿足,最多不過撒潑打滾、哭鬧一番,還是離不了父母。

可是當他大了,你不滿足他的要求,他就有可能做出各種極端行為,離家出走,跳樓自殺、直接動手打父母,更讓人絕望。

孩子小時候,如果父母過度縱容、毫無原則滿足孩子要求,他會覺得父母的愛沒有限制。

隨著孩子慢慢長大,父母只會在教育上越來越被動。

因此,孩子3-6歲間,當父母發現他的哭鬧伴隨著目的性時,就要有意地對他進行「說不」的教育,孩子提的要求不合理,就不要滿足。

這是對孩子的一項早期訓練和意志上的磨礪。

只有孩子從小明白行為的邊界,明確不是所有的要求都可以被滿足,才能漸漸懂得收斂慾望、剋制任性、規範自己的言行。

但是,如何對孩子說「不」,也是需要講究方法和技巧的。

讓孩子看到你的堅持而不是憤怒

很多人喜歡當「好好父母」:

「好好,別哭了,媽媽給你買就是了」

「算了,不過只有這次,下不為例」

「行吧我真拿你沒轍,以後不能這樣」

「好好父母」的確好做,丟下一句不痛不癢的話,落得輕鬆。

不必面對孩子撒潑打諢的混亂局面,不用苦口婆心跟孩子講道理,也不必想方設法平復孩子的情緒。

「暫時滿足孩子要求,下一次我嚴厲點就行了。」

不少父母總是這麼想,可往往事與願違。

最初孩子學會對父母提出要求的時候,總是以試探的方式堅持自己的要求,這個時候,父母只要態度非常堅決,孩子就會逐漸放棄讓家長順從自己的想法。

但是如果家長在該拒絕孩子的時候「心慈手軟」,孩子的任性行為就得到了強化。

只要嘗到了一次甜頭,孩子就會抓住父母的弱點,繼續用任性執拗的方式讓父母滿足自己所有的要求。

因此父母一定要立場堅定、態度堅決,對於孩子不合理的要求做到不心疼、不妥協。

但是,堅持不等於憤怒,不是粗暴、打罵,父母情緒平和很重要,這是與孩子良好溝通的基礎

父母要控制情緒,正面說「不」

生活中,這樣的場景我們並不陌生:

天黑了還非要去小夥伴家玩,「不準去!」

感冒了還非要吃冰激凌,「不給!」

十點了還非要看電視,「不行!」

簡單粗暴地說「不」,容易讓孩子將注意力轉移到父母的情緒上,不能正確認識到自己行為本身的問題,還容易激發孩子的反抗心理。

很多時候,採取正確的方式可以事半功倍。

父母在對孩子說「不」時,情緒要平和、淡定;應該採取正面管教的方式,用「可以」代替「不行」,不要暴跳如雷或是冷嘲熱諷。

正面說「不」遵循的原則就是:強化孩子正確的行為,弱化錯誤的行為,孩子會更容易接受。

例如孩子非要在吃飯的時候玩手機,比起生氣地說「不準吃飯時候玩手機!」,不如告訴孩子「可以,吃完飯我會給你玩一會手機,現在我們先好好吃飯。」

家長在拒絕孩子要求時,不要情緒激動、言辭強硬,可以思維變通一下,直接告訴孩子「我們應該怎麼辦」。

對孩子說「不」,要耐心解釋清楚原因

紐約心理學家布魯斯·格萊朗博士表示,聽到父母說「不」時,一些孩子無法理解父母為什麼會拒絕自己的要求。

而且當孩子被拒絕時,常常會產生一系列消極情緒,「爸爸媽媽不愛我了」、「為什麼總是不同意,我恨他們」······

失落、沮喪、怨恨,等等負面情緒都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極為不利;而且,如果孩子不明白自己的行為為什麼被阻止,還會反覆出現類似的行為。

這就要求家長在對孩子說「不」時,要尊重和關注孩子的感受,通過孩子可以理解的有效話語,告訴他爸爸媽媽為什麼會說「不」。

很多家長會覺得,跟孩子講道理實在是徒勞之舉。

其實不然,這些道理會不自覺地帶動孩子思考,潛移默化影響孩子的主觀認知,最終形成正確的是非觀。

比如孩子非要搶其他小朋友的玩具,家長可以告訴孩子:「媽媽明白你非常喜歡那個玩具,但是搶別人東西是非常不禮貌的行為,你可以跟小朋友商量著交換玩具玩一會,或者去徵求他的同意,把玩具借給你玩一會。」

孩子也並非毫不講道理,當他明白了自己行為可能帶來的後果、帶給別人的感受,會學著規範自己,接受父母的教誨。

如果有一個家庭成員違背了這一「契約」,就會給孩子帶來錯誤的認識。他會覺得拒絕自己的那個人不愛他。這會給孩子扭曲的三觀。

如果想毀了一個孩子,家長可以一直順從,不講原則。這種做法,往往只是解決了孩子的情緒問題,並沒有真正解決問題。

如果要成就一個孩子,家長就應該學會跟孩說「不」。說「不」的姿勢要優雅,理由要充分,態度要堅決。

剛開始,孩子可能不太聽得懂那些大道理,他可能只知道自己被拒絕了。但是,隨著他的成長,那些道理會潛移默化地影響他,讓他成長為一個自律努力的大人。

關於慧稚童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慧稚童心親子客廳 的精彩文章:

TAG:慧稚童心親子客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