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無良網遊,請滾出未成年人的世界!

無良網遊,請滾出未成年人的世界!

你不關心遊戲,但遊戲會「關心」你的孩子!

如今,客戶端遊戲、網頁遊戲、手機遊戲都是許多青少年的最愛,這些統稱為「網遊」的互聯網遊戲讓一些未成年人沉迷其中,導致視力下降、為購買裝備過度消費,家庭經濟嚴重受損,甚至產生暴力傾向並誘發犯罪。

網路配圖

先來看幾個案例:

1、女童每天玩遊戲數小時 視力突降至0.2

「半年前,還在上二年級的孩子迷上了手機小遊戲,一玩就是好幾個小時。」合肥的張女士說,女兒每天回家看完動畫片就開始捧著手機不動彈,結果視力竟然突降至0.2。醫生說,即使今後再愛惜眼睛,也只能放緩近視發展進程,最終還是會戴眼鏡。

2、女生買「等級」花費兩萬多父母工資被花光

心痛的不僅是張女士,長沙的游先生更是痛心,要給客戶支付的兩萬多元錢,竟然被12歲的女兒在遊戲中用來充值了。

3、少年為玩網遊搶劫鄰居,被抓時吼道:等我把遊戲退了!

17歲本該是好好讀書的年紀,但是瀘州瀘縣一名17歲少年卻為了能有錢玩網遊,竟持刀搶劫了自己鄰居。被抓時,非但沒有表現出懺悔,而是對著民警大吼道:「你抓我可以,等我把遊戲退了!最終,這位花季少年因犯搶劫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四年零十一個月。

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

很多家長卻束手無策。

據《廣州日報》報道,一位心理醫生媽媽也遭遇了兒子酷愛手機遊戲這一難題。為了找到預防沉迷之道,這位母親試圖通過「陪玩」來尋找突破口。

網路配圖

對於未成年人網遊成癮問題,除了家長,國家、社會、學校,甚至遊戲公司都有責任幫助和指導未成年人正確使用網路,預防和矯正未成年人的不當網路行為。

網信辦:未成年人0點-8點不能玩網遊

為了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去年,國家網信辦起草了《未成年人網路保護條例(送審稿)》,禁止未成年人0點至8點期間玩網遊,被網友稱為「網遊宵禁」。

在專家看來,這項制度的設定,對於加強未成年人管控遊戲時間、防止遊戲沉迷而言,是一個美好的憧憬;然而制度的切實落地,還得依賴於網遊實名註冊、未成年人身份識別等相關制度的有效實施,否則難以達到理想效果。

「青少年沉迷網路遊戲」成「兩會」熱議話題

全國政協委員、民革廣東省副主委、廣州大學副校長於欣偉在《關於加快推動網遊分級制的建議》的提案中,對青少年因沉迷網路遊戲表示憂慮,批評網遊已經成為侵害青少年健康成長的新「鴉片」,建議應儘快研究出台強制性分級標準、增強實名制認證手段。

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淮陰中學校長皇甫立同提交建議要求相關部門加強對網遊產品上市的審批管理,特別要關注不良遊戲篡改歷史,扭曲中小學生價值觀的問題。

全國人大代表、江西財經大學環境與貿易研究中心主任、民建江西財經大學委員會主委李秀香建議成立一個專門的審查委員會,以在遊戲發行前對遊戲內容進行定性,對內容不宜於青少年、容易造成沉迷的網路遊戲,一定要禁止未滿18周歲的未成年參與。

浩東律師事務所律師張曉玲表示,杜絕未成年人網遊成癮,需要全社會的合力。「我們呼籲家長、老師在加強未成年人監管的同時,作為重要當事一方的遊戲公司更應該履行職責、承擔責任。在此,我們也呼籲儘快推動網路遊戲監管立法,建立未成年人保護公益訴訟制度。」

今天,是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

今天,我們替未成年人維權。

無良網遊,

請不要禍害我們的孩子!

「民生故事」欄目是由人民日報社《民生周刊》重磅推出的國內首個民生故事平台,旨在發掘真實故事,講述別樣人生,你有故事嗎?來這裡講吧!我們期待傾聽,更期待與你一起整理人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民生周刊 的精彩文章:

你在媒人眼裡什麼貨色,看到相親對象就知道了
滑鼠一點過大年

TAG:民生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