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日本文化給我的啟發

日本文化給我的啟發

這次在日本帶了一周,看到了很多,也思考了很多。

一個國家,想要文化自信,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弱點,學習別人的強項。

所以,作為創作者,有幾句話,想跟各位分享。

1.

東京的每個商場里,差不多都在賣海賊王、哆啦A夢、高達、聖鬥士……購買的,不僅是中國人,還有好多歐美人,他們一邊用蹩腳的日語舉起玩具,說著電視台詞和人物口頭禪,一邊花了錢。

不得不感嘆,一個這麼小的國家,竟然輸出了這麼多種類的文化,文化功率還如此之大,滲透到海那邊孩子的童年。

不得不說,只有好的故事,才是永恆的ip,文化改變生活,故事不分國界。

2.

這次去日本才知道,二戰之後,日本人的籃球和足球是一塌糊塗的,孩子們不願意打,不喜歡踢,覺得生命都沒意義。

拯救他們的,是一部《灌籃高手》、一部《足球小將》,之後,操場上多了許多自稱大空翼和櫻木花道的孩子,這些人,有些踢進了足球隊,有些打進了國家隊。

許多運動員成名後,稱,這兩部動畫片,改變了他們的一生。

忽然感嘆:其實小的時候,人是最好被塑造出鬥志的。

回想,有沒有改變我的動畫片?有,葫蘆娃。

這首歌現在只要聽到,就想上課,無解。

另外,腦子裡,都是那時看了太多的天線寶寶和大風車。

3.

在日本的晚上,幾乎吃的都是電視劇里的「深夜食堂」。

在一個小屋,老闆雖不會說英語,但能做自己擅長的菜,每道菜,都是極致,這點,不得不服日本匠人的精神。

來的都是客,雖然都陌生。

這裡,此時,是最容易發生故事的時候。

於是,日本有了《深夜食堂》。

中國人不會這樣吃,中國人吃飯得有包間,陌生人不會講話,廚師是更不會進包間的。

其實中國人也不是沒有深夜食堂,夏天的大排檔,發生的故事更多

這些年,我們一直在買日本的故事,翻譯個劇本然後照搬,毫無疑問,事實證明,都撲街了。

他們的深夜食堂,我們的深夜茅房。

他們的解憂雜貨鋪,我們的女優雜貨鋪。

慘不忍睹。

中國是因為沒有故事嗎?不是,只是我們創作者少了發現故事的眼睛。

當我們把眼光都放在國外,中國的故事,當然就沒了。

4.

這次遇到了一個日本的漫畫家,我介紹自己是中國的作者,他問,你認識郭小明嗎?

我說,不認識。

他說,那就好。我們圈子裡有句話說,認識他的人,一定要謹慎合作。好了,我們可以繼續聊了。

我點點頭,用蹩腳的英文和他手舞足蹈了起來。

看來,這些年抄襲之風,已經跨過海洋那邊,深入對方的骨髓,出來混,早晚是要還的。

到最後,我問他,你知道中國有名的作者嗎?

他搖搖頭,說,不知道,他很期待來中國認識他們。

於是,我送了一本我未出版的新書《刺》。跟他說:「this is from the most famous Chinese author.」

他問,有日文版嗎?

我說,暫時沒有,你可以查字典,因為有些東西,翻譯成日文,就變味了。

說這句話時,我特別有文化自信,覺得自己的頭髮都飄了起來,迎風飄揚。

當然,他可能也沒看。

5.

《刺》定檔在3.22日,兩會後,

我們也好好聊聊這本書的創作,聊聊這本書和背後的故事。

盡請期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李尚龍 的精彩文章:

新年快樂,各位

TAG:李尚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