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代表委員建議:科學精神與創新文化齊飛

代表委員建議:科學精神與創新文化齊飛

英國著名物理學家斯蒂芬·霍金14日凌晨在英國劍橋的家中去世,享年76歲。霍金向全世界展示了他不斷求索的科學精神和勇敢頑強的偉大人格。

中國要邁入創新型國家行列,科學精神必不可少,如何更好地在全社會弘揚科學精神,成為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

弘揚科學精神 凝聚磅礴力量

科學精神是人們在長期的科學實踐活動中形成的共同信念、價值標準和行為規範的總稱,是指由科學性質所決定並貫穿於科學活動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狀態和思維方式,是體現在科學知識中的思想或理念。

霍金去世的消息傳開,各種緬懷的文章在網路上刷屏,不僅因為他傑出的研究成就,更重要的是因為他卓越的科學精神,為全人類留下了寶貴的財富。

我國也不乏傳承科學精神的巨人。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原院長李洪認為,錢學森等老一輩「共和國的脊樑」,他們愛國報國、追求真理、勇於創新、不怕失敗、淡泊名利、嚴格自律的高尚品格,可以說是中國科學精神的核心所在。

李洪表示,如今,一個可以讓科學家充分發揮能量的新時代已經到來,科學家群體獲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科學精神的弘揚將成為新的時代風標。

「老一輩科學家的科學精神是將愛國精神與個人價值相結合,國家至上、時代需求第一的精神,這是中國科學迅猛發展最重要的精神動力。」李洪說。

李洪談到,弘揚科學精神,將凝聚起同心共築強國夢、中國夢的磅礴力量,特別是激勵中國青年科技工作者接續奮鬥,成為新時代科技工作者幹事創業的動力。

全方位營造尊重科學崇尚創新的氛圍

「中國要邁入創新型國家行列,應當把科學精神與創新文化建設融入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建設中來,要在全社會倡導求真務實、勇於創新的理念。」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市社科院法學所研究員馬一德說,弘揚追求真理、崇尚科學的精神,以科學共同體的科學精神與創新文化建設,引領社會公眾的科學文化建設,進一步發揮科學精神對核心價值觀的滋養和支撐作用。

科技園區是當今中國創新創業最為集中的地方。馬一德建議,在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武漢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上海張江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等國家級創新園區樹立科學家雕塑群像。

「在當前火熱的創新氛圍里,建議向全世界藝術家招標、競標,在國家級創新園區設立中外傑出科學家的雕像,雕像前的銘牌上鐫刻巨匠的生平事迹,充分體現尊重科學、崇尚創新的文化導向,讓科研團隊的光榮與夢想得以承載。」馬一德說。

馬一德提到,要通過多種方式,開發有效宣傳創新文化的科技場館、虛擬體驗場館、影視作品播放平台,大力宣傳科學家的先進事迹和崇高精神。

「推動科學基礎設施向創客開放,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全方位營造尊重科學、崇尚創新的濃厚氛圍,激發全社會的創新熱情和創造活力。」馬一德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科學 的精彩文章:

十大「科學」流言終結榜
應儘快建立家庭過期葯常態回收機制

TAG:今日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