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古代被判死刑的重犯,為何總是押往菜市口去砍頭?

中國古代被判死刑的重犯,為何總是押往菜市口去砍頭?

中國古代被判死刑的重犯,為何總是押往菜市口去砍頭?

在眾多的古裝電視劇中,經常會有這樣的情況:明日押赴菜市口,午時三刻斬首示眾。也就是說在古代社會,執行死刑也是看時間和地點的。那麼,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出現了。為何要選擇人多勢眾的菜市口呢?在路上很容易被堵截。其實在真實的歷史中,敢於在京師劫法場是非常困難的。畢竟到處都是部隊,那為何非常選擇菜市口呢。

中國古代被判死刑的重犯,為何總是押往菜市口去砍頭?

首先需要說一點,在中國古代社會,那些地方衙門是沒有權力判處死刑的。對於一般的犯人,該流放的流放,該坐牢的坐牢。但是對於那些罪大惡極的罪犯,地方衙門沒有權力處死。對於那些罪行很大的犯人,必須上報京師,由大理寺、都察院和刑部決定。當然,也並不是不能殺。除非總督大人拼著自己的官不做,請出皇帝賞賜的王命旗牌。所以說,在影視劇中,一個知縣就能隨便判死刑的劇情是不會出現的。

中國古代被判死刑的重犯,為何總是押往菜市口去砍頭?

除了判處死刑需要京師三大衙門的審核意外,就連執行死刑的時間也是有講究的。在很多電視劇中都提到了秋決,也就是說,執行死刑必須在秋後舉行。如果一個罪犯在冬天犯了大案,那麼他的運氣真好,可以再多活將近1年。按照慣例,春天和夏天是絕對不能執行死刑的。按照官方的說法,春夏見紅不吉利。至於那句午時三刻斬首示眾,則屬於小說演義的範疇。在真實的歷史中,根本沒有時間的限制。

中國古代被判死刑的重犯,為何總是押往菜市口去砍頭?

比如著名的戊戌六君子,這六位大佬是在上午就被執行死刑的。至於清朝末期的女俠秋瑾被殺的時候,天還有大亮。執行死刑的地點很有講究,一般來說,哪個地方人多在哪。明朝統治時期,執行死刑都在西四牌樓。到了清朝入關以後,改成了宣武門外的菜市口。因為這個地方是商業中心,每天人來人往。在這個地方執行死刑,可以起到震懾的作用。至於影視劇中的劫法場,真實歷史中出現的概率不大。

中國古代被判死刑的重犯,為何總是押往菜市口去砍頭?

京師的防衛非常嚴密,除了巡城御史和兵馬司,還有步軍統領衙門,此外還有城外的銳健營。所以說在京師劫法場,即便能夠成功,也根本出不去。每逢執行死刑的時候,菜市口總是人山人海,不得不說,大清國的老百姓喜歡看熱鬧。由於執行死刑比較集中,所以基本上都是一群人一起被砍頭。比如在清朝末期的一次行刑中,一天之內就有70多人被執行死刑。順便說一句,劊子手也是可以收紅包的。有的家屬為了讓親人少受點罪,會給劊子手紅包,請劊子手給一個痛快的了斷。

中國古代被判死刑的重犯,為何總是押往菜市口去砍頭?

至於那種沒有送錢的,很有可能一刀下去死不了。比如譚嗣同,這位維新派領導被砍了好幾刀。還有一種情況是非常匪夷所思的,一般來說,執行死刑以後的遺體,是可以被家屬拉著埋葬的。但是對於那種罪大惡極的犯人,執行死刑以後不準收屍,按照當時的說法叫做棄屍於市。當時,那些西方特使非常看不慣這一點。當然,這一套在法國不適用。直到上世紀50年代,法國執行死刑仍在用斷頭台,就是歷史教科書里處死路易十六的那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