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學老師,人工智慧會淘汰你嗎?

大學老師,人工智慧會淘汰你嗎?

人工智慧發展太快,你能跟上它的步伐嗎?

從「要應用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技術加快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把發展智能製造作為主攻方向」到「發展智能產業,拓展智能生活。運用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大力改造提升傳統產業」,連續兩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人工智慧」均被提及,這似乎預示著人工智慧(AI)時代已經到來。

對人類的意識、思維的信息過程進行模擬,使計算機能夠像人類一樣思考、推理、交流,這是我們通常理解的人工智慧。不知回想起2017年5月圍棋世界排名第一的柯潔九段完敗人工智慧程序「阿爾法狗」(AlphaGo)的場景是否還會讓你感慨科技的神奇。那麼未來會不會有貝塔貓、伽瑪兔給我們的生活與工作帶來意想不到的變化?比如人工智慧將對你的教師生涯產生怎樣的影響?

01

機器人很難取代你,而且能幫你的大忙

說到人工智慧對一個人職業生涯的影響,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未來我的工作會不會被機器人搶走?」2013年,英國牛津大學發布了一份名為《就業前景:哪些工作最容易受到計算機自動化的挑戰》的研究報告,研究者在分析了702種常見職業後認為,需要大量社交、創造性的工作,或是需要技巧、靈活運用技能的工作,機器人都難以取代。

於是你可以在報告結尾處長達16頁的列表中幸運地發現,高等教育管理者和高等教育教師分別以1%和3.2%的幾率,位列未來被「計算機化」可能性最低的職業排名的第52位和112位。

接下來還有更好的消息帶給你,人工智慧技術的出現不僅難以撼動大學教師的工作崗位,而且還可能助你的教學工作一臂之力。

學生問題多?虛擬助教幫你回答

為學生答疑解惑是教師的基本職責,但是如果海量問題集中向你湧來,而你也想一一解答卻力不從心,這時希不希望有個人來幫你分擔?這就是虛擬助教存在的價值。最出名的一個例子就是助教吉爾。

2016年4月,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計算機專業教授阿肖克?戈爾開設的一門人工智慧課程臨近結束時炸開了鍋。作為一門每學期有300多名學生學習的核心必修課,學生在課程網路平台上發布的超過1萬條實時信息讓戈爾教授和他的8名助教解答起來忙碌不堪。

不過當戈爾發現,學生詢問的問題相對固定,通常與期末考、課程大綱和課程安排等相關,於是就「偷偷地」設計了一款人工智慧程序「吉爾」作為助教與學生進行在線互動,緩解了任課教師和助教的工作壓力。

虛擬助教的上崗並不意味著人類助教即將失業。畢竟目前來看它只是負責機械性地回答一些諸如正確的文件格式、數據使用,以及教職員工的日程安排等有客觀答案的問題。而一些更為複雜的問題,還是需要人類助教負責回應。

為開放性試題評分成本高?計算機先幫你挑錯

在給學生作業或考試評分時,對開放性試題(如作文)的評價對教師而言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在大型課堂為個人提供反饋更是如此。一些人相信,由於學生的回答有其固有的句法和語義結構,因此只需對計算機「稍加訓練」,用人工智慧系統取代人類反饋是很有可能的,而且其成本要比靠人打分低得多。

從2017年秋季學期開始,密西根大學的教師就開始用計算機給學生改論文作業了。這個由該校教師團隊研發的輔助評分工具M-Write,利用文本自動分析技術,藉助不同的演算法(如辭彙匹配、題目匹配)分析學生提交的文章內容,從而找到學生論文中存在的問題。此外,老師還能通過語義分析的結果,找到在寫作上需要幫助的學生。不過在將最終評分反饋給學生之前,教師還需要先對計算機的打分結果進行核對,並進行一定的修正。

類似的應用中國高校也在嘗試。2017學年末,浙江外國語學院國際學院的11位外國留學生完成了一份特別的中文試卷——批卷老師為來自阿里巴巴的人工智慧系統。在這批試卷上,阿里AI用代表不同意義的符號在試卷上,精確地圈出外國留學生們的多詞、缺詞、錯詞和詞序錯誤等錯誤的位置,完成了對作文的批改,其準確率和細緻程度接近甚至超乎人類的水平。

圖 浙江外國語學院國際學院使用人工智慧系統批改作文試卷

希望教學個性化,學習系統助你做出正確教學決策

如果要問當今高等教育領域最當紅的技術是什麼,自適應學習技術一定會被反覆提及。「它將讓學習系統自動調整課程、學習材料或學習活動,以符合學習者個人情況、性格和需求,從而為學習者提供個性化的學習體驗。」由國際新媒體聯盟發布的《地平線報告(高等教育版)》,在2015—2017年連續三年預測自適應學習技術未來將在高等教育中被普遍採用。而人工智慧無疑為其在教育領域更好的使用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自適應學習系統可以利用基本的人工智慧演算法,基於學生的學習經歷「算出」他們需要學習的內容,更好地實現學習個性化。同時對教師而言,由於此類系統可以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更好地了解他們的學習進度,這也有助於系統向教師反饋數據、提供信息,以便分析和了解某位學生及其班級的整體需求,協助教師做出正確的教育決策。

02

對大學教師提出的新要求:跟上AI的步伐

人工智慧技術在給教學工作帶來便利的同時,其實也在默默地給大學教師提出新的挑戰。諮詢管理公司蓋洛普聯合美國東北大學今年聯合開展的一項有關人工智慧對高等教育的研究顯示,雖然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美國人表示「有些擔心」或「非常擔心」因新技術的產生導致自己失去工作(沒錯,這個數字看起來並不高),但大多數人對未來如何能夠掌握所需相關技能表示出擔憂。

接受調查的人中一半以上認為,如果因為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失去了工作,他們需要接受更多的教育才能找到類似的工作。然而只有18%的人對獲得這種額外教育感到「非常有信心」。

那麼誰將是負責給予此類教育的絕佳人選?49%的人認為僱主提供的在職培訓或其他培訓應該承擔起這項職責,另外還分別有21%和16%的人寄希望於大學校園及大學在線課程提供的證書、認證和學位授予項目教育。但接受調查的大學畢業生群體中,只有22%的人表示他們的學位提供了與人工智慧協同工作所需的技能。

東北大學校長約瑟夫?奧恩曾表示,大學需要適應即將發生的人工智慧革命,這意味著學校必須提供有關「只有人類才能完成工作」的教育。這恰恰給人工智慧時代的大學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未來的課程設計中,不僅要注重培養學生人工智慧目前還難以具備的素質,如創新性、創造力,在技術領域知識的傳授中教師也需要不斷學習,更新自己的知識庫。畢竟作為一名教師,如果講授的內容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即便這個崗位不會被淘汰,你可能也會被這個職業的要求所淘汰。

主要參考文獻:

[1] John, Elme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o revolutionise higher education』[EB/OL]. Times Higher Education, 2017-02-17.

[2] Grace, Bird. What Role for Higher Ed in an AI World?[EB/OL]. Inside Higher Ed, 2018-01-31.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麥可思研究 的精彩文章:

「雙一流」建設進行時!如何科學制定短期目標?

TAG:麥可思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