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身 > 注意這些事,跑高原馬拉松輕鬆pb!

注意這些事,跑高原馬拉松輕鬆pb!

1

適應性原則

適應環境,是參加比賽的基礎,到達高原地區後如不能適應當地環境請及時放棄比賽。

2

安全性原則

安全是順利完賽的前提,在比賽過程中,請時刻謹記以安全為主,競技精神是在安全的前提下體現出來的。

3

公平性原則

組委會以公平公正公開的態度開展賽事,請各位運動員同樣以公平參與、公平競爭的心態參加比賽。

4

尊重當地習俗原則

入鄉隨俗,一方水土孕育一方人,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生活習慣,請各位運動員尊重當地的風俗習慣及宗教信仰。

5

環保原則

賽事舉辦地在「珠江源」國家自然保護區內,請各位運動員遵守自然規律,愛護自然環境,在賽事舉辦期間,除了微笑什麼都不要留下,除了回憶什麼都不要帶走。

目前當地氣候

沾益未來15天的天氣情況

總結:沾益縣目前氣候狀況是日夜溫差大,紫外線強,大家既要準備好保暖的衣物,也要隨身攜帶防晒裝備。日很曬,景很美,有相機的記得帶上,隨手可以拍出大片兒。

謹防失溫現象

什麼是失溫?

失溫(Hypothermia),又稱失溫症,是指人體熱量流失大於熱量補給,從而造成人體核心區溫度降低,併產生一系列寒顫、迷茫、心肺功能衰竭等癥狀,甚至最終造成死亡的病症。

失溫的 3 個階段

輕度失溫(Mild Hypothermia),核心區溫度36~34℃,癥狀表現為感到寒冷,出現不能自控的發抖,甚至出現輕微抖動,手部開始發僵且不能做複雜的工作。類似於冬季被凍得哆嗦的感覺。

中度失溫(Moderate Hyporthemia),核心區溫度34~32℃,癥狀表現為意識開始茫然,動作協調性逐步喪失,說話出現邏輯上含糊不清,甚至行為失常。

重度失溫(Deep Hypothermia),核心區溫度32~30℃,會出現持續性的劇烈抖動,活動能力明顯衰退,不能使用雙手甚至無法行走。在30℃左右的時候,人體開始進入一種類似冬眠的狀態。

一圖看懂失溫

導致失溫的原因?

風寒效應:人在同樣氣溫但是不同風速環境中感受的溫度不同,一般來說,風越大,感覺越冷。

水寒效應:水是很好的熱導體,當人體處於水的包圍中時,熱量散發速度是正常情況的25倍。

氣溫過低:當周圍的氣溫過低時,人會感覺寒冷並不自覺發抖,這些就是輕微的失溫癥狀。

在運動時容易造成失溫的原因是:運動時不能及時排汗,很容易導致體溫的流失,造成意外的發生。

如何避免失溫?

減少出汗:我們不能阻止運動出汗這種正常的生理現象,但是可以通過穿有透氣設計的衝鋒衣或排汗內衣,以及合理的穿衣方式,甚至是止汗劑等人為手段來最大限度的避免汗流浹背。

調整呼吸:不正確的呼吸節奏不僅容易導致岔氣,更可能在寒冷中加速你體溫的流失,因為呼吸會帶走體內的熱量。至於什麼樣的呼吸節奏比較合理,這個自行把控,標準是緩慢、平穩、均勻。

拒絕棉質:棉織品柔軟、親膚、舒適,但是吸汗,不容易導出從而引起失溫。我們的最佳選擇是快乾排汗的內衣。

熱量補充:不要讓自己體能透支,用食物和熱飲隨時補充身體熱量。

如何緊急應對輕、中度失溫?

隔離保暖:想辦法將失溫症患者與低溫、高濕、大風等因素隔絕開來。可以將失溫者轉移到乾燥、背風的地方,及時脫下濕物並做好尤其是頭部的保暖。

能量補充:迅速補充熱量。可以飲用葡萄糖水溶液、補充熱水等促進體內生熱;或者通過擁抱、火烤的方式向失溫者提供外部熱源。

如何緊急應對重度失溫?

重度失溫的患者自身已經很難產生熱量,更多的是需要外界力量的幫助,除了參照輕度和中度失溫的處理方式外,必要的情況下還需要用到心肺復甦急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42195米 的精彩文章:

跑馬路上不只有遠方的終點!
長跑前,這5個拉伸動作一定要做

TAG:42195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