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枕邊瑣記12——上海女婿

枕邊瑣記12——上海女婿

之前一篇寫上海人的文章中,有這樣一段:「上海人還有上海女人,缺點、陋習自然不少。尤其有些上海丈母娘,真讓人不敬而遠之。以前單位一個同事,江蘇淮陰人,取個上海老婆。閑聊時說年初去廈門旅遊,年底去普吉旅遊,明年打算怎麼樣……丈人丈母娘、老婆孩子他自己5口人,同來同往。我嘴快,問了句你自己父母帶他們旅遊過幾次……不吭聲。這是上海女婿的心酸……」

最近聽說這個同事離婚了,也就是我問他那些話以後沒一、二年就離了。我略微驚訝,沒想到這麼快,但毫不出乎意料,因為遇見不只一個這樣的人。

我同事當時的工資, 我大概有數,對照自己就知道了。養房養車、5口人一年出去旅遊幾次……我沒感到多幸福,倒是覺得內中包含很大的危機:心酸是危機的源泉。

這是土生土長上海人才有的感覺:上海姑娘嫁新上海男人比比皆是,很多都嫁得不錯,親友和社交圈子也不會有負面的評價;但是上海姑娘和上海岳父、母內心還是敏感的,需要證明這個新上海人女婿確實比老上海人女婿更好、更實惠。於是,會對新上海人女婿有各種各樣的要求、指標,非此不能擺脫「嫁虧了」的心結。所以我當時就感覺,一大家子人1年旅遊幾次,做岳父、母的對女婿要得太多了,將女婿置於疲於招架的地步。結果現在顯現。

但我覺得問題出在女婿身上,如此前恭後倨要不得,至少熊律師不讚賞為了達到某種目的曲意逢迎而又「始亂終棄」的做法。「始亂終棄」這個詞用得重了些,但是老婆年近40,孩子7、8歲,離婚足致改變命運;可能這個同事的處境變了。他的理由也許很充分,一如我的另一個「朋友」:受夠了,恨透了,咬牙切齒地恨——很決絕、不回頭。 我另一個朋友當時就是這樣對我說的,但我覺得之前他能忍那麼長時間、做得那麼到位,倒是奇蹟(兩人的共同點是再婚超快)。

我不了解這個同事離婚的內情,但了解這個同事。我和他一起工作時,他在工作上有些危機(可能是家務事分心了),領導不喜歡他。為了生存,他做了努力,最讓我側目的就是每次部門聚餐,他都是倒酒的不二人選,非常主動。出於同情,我曾經勸慰他:給領導倒酒可以,和你平級的人就不必了;和你平級或者級別低於你的人可以倒,一、二次可以,不必每次都倒;給所有人都倒酒可以,但不必每逢聚餐你就給所有人一次次倒酒,像個Waiter。你這樣也許可以生存下去,但是別人看不起你,你失去的是發展的機遇。他說「謝謝你,我懂的」;但事後發現,他對我的勸慰,內心是有怨毒的。我覺得我的勸慰不是在幫助一個受傷的心靈,我點破他的心事,彷彿揭露了一個「陰謀」。

如果是陰謀的話,註定不會得逞。單位的領導和同事不會像老婆,隨著年齡增長,夫妻間的實力會此消彼長,翻盤的可能性不大;尤其你以自污的方式活下來,透支的是發展的潛力,後勁更是不足。我沒問他的現狀,但他如有飛黃騰達的信息,一早就飄進我的耳朵了。

對於不得不面對的權威和現實利益,以靈活的方式和柔軟的身段處之是必要的,但不能自污或者自賤。在某個階段,你也許認為工作和錢很重要,付出什麼代價都可以;但當你年老時,對自己人生的內心感受無法迴避,要為自己老年時的回憶留有餘地。

回到他離婚的事情上,他的老婆和岳父、母沒有想明白一點:但凡不顧體面或者自我委屈以求全者,必為「徐圖之」。委屈自己,便在自己心裡播下仇恨的種子;委屈別人,就在別人心裡播下仇恨的種子。這種仇恨,不是一時針對一人一事的,是「階級復仇的要求」,是一種樸素的情感。

不要委屈自己,也不要委屈別人,這是熊律師從那位同事身上得出的結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枕邊瑣記 的精彩文章:

TAG:枕邊瑣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