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她們買房時不考慮男人

她們買房時不考慮男人

原標題:她們買房時不考慮男人


這是 新世相 的第568篇文章


Sayings:


辦公室里 90 後女孩們在聊買房。


一個 91 年的單身女孩說:「買房、生活是剛需。戀愛、婚姻靠佛緣。」

越來越多的單身女孩想在 30 歲前給自己買房了。


有一些數據:2015 年到 2017 年,上海女性買房佔比從 24.6% 增長到 33.2%。


28-30 歲是女性買房的高峰。90 後女性,買房的比例從 3.7% 漲到了 13.3%。


我和其中的一些人聊了聊。她們買房的理由都夠充分,能緩解自己的焦慮。


——90 後女孩們買房,根本不考慮男人了。


不到 30 歲就給自己買房的單身女青年們


作者:新世相的朋友們



有了房子,我就有了選擇權,


可以選擇愛情

@匿名 28歲 北京-廣告設計


月薪 1.8月供 2400


房子:92 平 重慶兩江新區 總價 88 萬 首付30 萬


昨天在微信群里,一個剛買房的人說:「交完首付那一刻心裡特踏實,可以追求愛情和夢想了。」


另一個女孩說,「感覺買房之後,對找男人的需求就從物質保障,變成了愛情至上。我有麵包,你給我愛情就好了。」


我沒有接她們的話,但心裡特別有同感。


來北京前,很長一段時間,我都挺勢利的。家在農村,條件一般,媽媽總說,以後要找條件好的人結婚。


我內心深處真的很怕以後自己的生活沒依靠、沒保障。


甚至跟比自己大 10 歲的人約會過,就因為他有兩套房。雖然當時我有喜歡的男孩。


去年,我終於在重慶付了個首付。簽下來之後,突然不知道哪兒來的一股勁兒,給當年喜歡的那個男孩打了個電話,很鄭重地告白了。

他很驚訝地說謝謝,然後婉拒了。


但我還是很開心。


這是房子對單身女孩的意義吧:它不需要太貴,但能提供底氣。讓人能去尋找不被經濟條件限制的愛情。


讓我不喪失選擇權。



房子,就是退路。


我可以更輕鬆地走進婚姻


@梅子 28歲 瀋陽-和朋友開廣告公司


月薪 1.5月供 4789


房子:70 平 瀋陽瀋河區 總價 140 萬 首付56 萬

我給自己買的這套房子,還是男友陪我一起選的。


他跟去看房時,售樓小姐問:兩位,70 平對你們來說是不是小了點啊?


我說我自己給自己買。售樓小姐當即露出了疑惑而不失禮貌的微笑。


我跟男友剛在一起半年,雖然很合拍,但還沒談婚論嫁。要自己買套房這件事,早和他溝通過。


我對婚姻里「相互捆綁得太嚴重」這事有點恐懼,不想結個婚,就把希望和壓力加在對方身上。


而且,我不太相信「白頭偕老」四個字,動不動就一輩子,不覺得壓力很大嗎?


有房子的意義是,如果有天我想結束契約,起碼還有地方可以回去。對我來說,房子就是退路。


有退路的人,安全感更強,這樣雙方也可以輕鬆一點走入婚姻吧。彼此不拖累,不至於動不動就「離開你我可怎麼活」。沒準感情更長久呢。


當然,也就是我在二線城市才能這樣。這要是在北上廣,倆人供一套房子都夠苦的了。


目前還貸靠自己,如果婚後兩人再供一套房子,雙方家庭可以幫忙。

而且重點是:婚前買的房算個人財產哦。


真的,簽完合同之後,我現在都沒那麼恐婚了。



我們小鎮女青年,老家是回不去了


@MissLee 28歲 北京-互聯網運營


月薪 1.2月供 3710


房子:88 平 成都天府新區 總價 135 萬 首付64 萬


我必須買房啊,不然以後去哪兒安家?


我花了十幾年才從四川的小縣城走出來。從上學到工作,在北京快 10 年,習慣了這裡,老家是回不去了。


我們這種小鎮女青年,出來北漂是沒有退路的。

當然,我不排斥婚後一起買房。但目前談過的戀愛,都沒到結婚的地步。


只能自己動手了。愛情到來的速度趕不上房價上漲的速度啊。


等到真愛那天,指不定又漲了一倍。


北京房價太貴,我選擇去二線城市買。身邊很多朋友和我一樣,拿一線城市的工資,還二線城市的房貸。


成都這兩年房價瘋漲,增值很快。如果不想漂下去了,成都離老家也近。


手續辦完那一刻很開心,我也是有家的人了。


第二天就回北京上班了,存款全部清空,欠了不少錢,依舊住在出租屋。


但在北京的那種漂泊感突然減弱了。



六年搬了四次家,

我不想再因為房子脆弱了


@S小萌 28歲 北京-公關


月薪 2萬+月供 10872


房子:51.58 平 北京花家地 總價 340 萬 首付168 萬


三月終於交完了北京房子的首付,鬆了口大氣。


來北京 6 年,搬了 4 次家。最崩潰的一次是住地下室,下雨水灌進來,淌得廚房卧室全都是。


打電話找房東阿姨,她說太遠了明天過來;打電話找物業,知道我是租戶,沒管。


一個人半夜在地下室用鏟子鏟水,真是覺得漂泊好苦,想有個家。


可是,我那時候又沒錢又沒有在北京交滿五年社保,沒資格買房。


有一天渣前任打電話說複合,我那天差點就心軟了,因為人家是北京本地人。

一個人在外邊,太容易因為脆弱而妥協,有時一丁點小事就能擊潰你。


現在我熬了 5 年,終於熬到有了買房資格。我花 4 個月到處看樓盤,最後選了個 50 多平的小一居,花了我工作以來的所有積蓄,加上爸媽的所有積蓄。我特地給爸媽寫了個欠條。


但有了房的那一刻,覺得房子就是我的盔甲。


雖然每月還要還 5千多房貸,生活變得很拮据,但對顛沛流離的恐慌總算緩解了一些。


房子是我的強心劑。免得哪天受了點打擊,真動搖了。



擁有屬於自己的空間,


也算靠近理想生活吧


@Tina 27歲 北京-編輯


月薪 1.8月供 7849

房子:66 平 南京鼓樓區 總價 292 萬 首付88 萬


我在北京租的房子是朝陽公園老小區,每天上班路過成排的高級公寓。


一堆堆的火柴盒,每個小盒子 1000 萬起跳。


從上帝視角出發,覺得非常荒謬:除了那些不費吹灰之力的,都是些啥人要傾其一生買一套房子啊?


但是陪朋友裝修房子,對我影響特別大。親眼見到了一個家是怎麼搭起來的。


一次吃飯,她和我討論了半小時要怎麼把現在的 4 人餐桌區改造成能坐下 8 個人的區域;


還有次看電影,她突然跑了,就因為她的門到了;


我還陪她看了兩個周末的椅子。


一開始覺得挺煩的,但有「宜家效應」:不止宜家逛多了會讓你戀家。當你參與了搭建一樣東西後,你會對它產生特別濃烈的情感。


去年我媽再次問我要不要買房,我居然答應了。


房子在南京,暫時回不去。但我可以每天在手機上看照片「雲吸家」。


首付是家裡出的,月供我想著咬咬牙可以承擔。


但是去年 11 月第一次收到簡訊時還是要昏過去了:7849 個大洋!當個成年人壓力好大啊。


不過也有開心的時候:同學說自己去年出去玩花了快十萬,我說我出不去了,錢全部用來還房貸了,他們居然覺得很羨慕。


買房的確讓我離理想生活又近了一點:有自己的空間,同時感覺自己像個大人。


但是為了更理想的生活,還是得好好賺錢才行。



關於「我有能力過得好」,


房子是最能說服人的證據


@小北 27歲 北京-電影公司宣傳


月薪 1.7月供 7282


房子:85 平 廊坊 總價 196 萬 首付60 萬


高考的時候,我要考北影。貴州老家沒人能理解,覺得藝術類大學都不正經。


大學四年,我媽嘮叨了四年,「為什麼不考個師範當老師?以後成家了還能照顧孩子讀書。」


聽到「以後成家了」我就煩,我根本就沒想過要成家。我不打算結婚。


可畢業後,家裡人的碎碎念就從專業徹底變成了什麼時候成家。


我本以為努力工作,做出好的作品,可以讓他們引以為傲。可親戚們總是調侃道:「不就是個打廣告嗎?天天加班那麼累,那誰誰誰找了個男朋友在北京結婚,現在都買房啦,日子可滋潤。」


爸媽不至於那麼酸我,但每年過生日都會變著法子提醒我,年紀越大越不好找對象,以後誰照顧你?


說真的,我從來沒覺得租房子有什麼不好。但家裡人成天念叨,就慢慢讓我覺得:我的確需要一樣東西證明我過得不差。


想了想,能幹啥呢?買房吧。


在爸媽眼裡,那意味著你有足夠的經濟能力過好生活。被催婚的時候,被催著回老家找個穩定工作的時候,起碼能說「怕什麼,我有房啊」。


北京城內肯定是負擔不起。前年開始托朋友想辦法在廊坊買房子。去年 12 月終於拿到鑰匙了。


今年春節回家,第一次和家裡說「我在燕郊買房了」,他們總算相信我也有實力在北京混出個名堂。


所以說,關於「我有足夠的能力過得好」,房子是最直接、最有說服力的證據。


寫在最後:


不是說房子可以解決所有問題。


但每一個受訪女孩都會提到,買到房子之後,她們擁有了更多的歸屬感、力氣和奔頭。


房子不止是一個家。裡面藏著她們更大的慾望和力量。


「買房、生活是剛需。戀愛、婚姻靠佛緣。」


你同意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世相 的精彩文章:

微胖女孩不值得同情:因為她們根本就不需要

TAG:新世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