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當媽媽難還是當婆婆難?

當媽媽難還是當婆婆難?

在絕大多數中國人印象中,丈母娘疼女婿,而婆媳之間永遠都不是那麼和諧。

01

在我的朋友圈裡,大都是年輕人,當婆婆的自然少,但是有不少已經結婚生娃了,甚至有的都有了二胎寶寶。跟她們交流起來,反饋回來的感受也是不盡相同。

有的慶幸嫁了個好老公,有的慶幸當初為生娃預留的資產是對的。當然,更多的朋友還是在抱怨當媽媽的不容易,尤其是二胎母親,確實不容易。

她們一方面要肩負著全家族的寄託,現在還好,生娃觀念的轉變使她們免受了不少歧視,但是「重男輕女」的現象還存在,尤其是二胎政策放開後,一胎是女孩的家庭,就會想著「兒女雙全」。這就要讓這些媽媽們經歷第二次「十月懷胎」的艱辛。

這些媽媽的辛苦,是拉扯孩子的辛苦,是懷胎的辛苦,可是當孩子生下來之後,當討論到讓誰來幫忙照顧的時候,矛盾就出現了。

一種觀點是理應婆婆來照顧。這是大多數中國人的觀念,「我為你們家生了孩子,你還不願意來照顧一下」,媳婦們的觀點也似乎合理。可是,當婆婆入住,各種問題隨之而來。

生活習慣的不同,育兒觀念的不同,婆婆偏袒兒子,這都是常見的家庭矛盾的來源。

第二種觀點是希望自己的媽媽來照顧。自己的媽媽理解自己的脾性,又會對女婿容忍,即使偶爾對她發發脾氣 ,畢竟是自己的親媽,她都能包容。

但是,這樣的家庭,究竟能到多少呢?會比婆婆來照顧的家庭多嗎?

02

有一次,在小區散步,同是來城市給孩子照顧孩子的李阿姨,聽完我說的這些觀點後,不禁搖頭。「這還叫難,比起做婆婆來,這都不值得一提。」

李阿姨六十多了,有了小孫子,當然特別高興,孩子們讓她來照顧寶寶,她也很樂意,覺得終於能享受一下天倫之樂了。

可是,當她在這裡住了小半年之後,她就想回老家了。原因很簡單,就是她覺得各個方面跟兒媳婦之間都有分歧。

比如,坐月子期間,飲食飯菜各種挑剔,自己用了心做什麼,都不行。照顧小寶寶的各種方法也不對,李阿姨說到這裡,都委屈得想哭,「我的兒子從小都是這樣過來的,我就不明白為什麼都是錯的。」

婆媳問題,歷來是難以解決的問題。

媳婦埋怨婆婆,婆婆覺得委屈,有時候婆婆想表達一下關心,卻怎麼做也做不到媳婦的心裡。代溝產生的問題,生活方式產生的問題,家庭觀念產生的問題,實在讓人焦頭爛額。

03

我覺得當媽媽和當婆婆都不容易。

最後做出讓步的還是「媽媽」,因為婆婆也是「媽媽」。最重要的關鍵詞還是放在「理解」「包容」身上。

婆婆也是從當媳婦過來的,自己當時是不是也像媳婦這樣,偶爾有些脾氣,偶爾有些埋怨呢?想想兩代人理念上的差別,能不多問的就不多問,能不參與的就不參與,千萬不能火上澆油,安心做好自己的角色就好。

多年的媳婦終究會熬成婆。等到自己的孩子大了,自己終究會當婆婆,仔細想想,到那時候也像現在一樣,經常對自己的婆婆發脾氣,耍性子,自己得多難受,換位思考,是媳婦首先應當要做的。

當媽媽難,當婆婆更難,無論你處在什麼樣的角色,都要多為對方著想,多溝通,多交流,多發揮丈夫「中間人」的作用。構建一個和諧的家庭,每個人都有責任,每個人都有義務。

你的觀點是什麼?快來告訴我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