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Spotify:一隻音樂獨角獸的非典型IPO

Spotify:一隻音樂獨角獸的非典型IPO

最近幾天,美股市場最熱的話題,非音樂流媒體Spotify(PreIPO:SPOTIFY)莫屬。

作為全球矚目的獨角獸公司,這一世界音樂流媒體領頭羊,正以其特立獨行的上市方式,引得華爾街一片震動。

與傳統理念中的投行主導IPO不同,Spotify擬將於今年4月2日,以「直接上市」這種罕見的上市方式,跨入紐交所的大門。

這意味著,Spotify放棄招募股票認購者這一傳統過程的同時,那幫原本擠破頭的投行們已失去了分享承銷利潤的機會。

過去10多年來,直接上市的情況極少。納斯達克市場自2006年以來僅出現過6宗直接上市交易。而如果美國證監會(SEC)批准紐交所有關修訂上市規則的提議,則Spotify將成為紐交所成立以來,首家實現直接上市的公司。

01

Spotify成長史

Spotify成立於2008年,總部位於瑞典。在歐洲主要國家、美國、墨西哥、日本、新加坡、泰國、越南和中國香港均設有辦事處。

該公司的音樂資料庫中有數千萬首音樂資源。註冊用戶可以通過兩種方式獲得音樂收聽權:支付訂閱費或者接收平台發送的廣告。

該公司與大量硬體分銷商和內容授權商建立了夥伴關係,以期增強用戶體驗,並幫助音樂創作人推廣他們的作品。

Spotify創始人為丹尼爾·艾克和馬丁·洛倫佐,他們兩人目前分別持股25.7%和13.2%,其他主要投資人包括索尼音樂娛樂公司(持股5.7%)、著名創投TCV(持股5.4%)、老虎基金(持股6.9%)以及騰訊(持股7.5%)。

Spotify開發的音樂和博客流媒體系統,能支持廣告和訂閱的收費模式,同時能針對用戶的喜好,進行音樂資源的個性化推送。

美國唱片業協會去年年中發布報告稱,截至去年6月30日,美國流媒體產業的訂戶數量同比增長了50%。

截至2017年底,Spotify的「Premium」產品,服務的訂戶數量達到了7100萬;該公司所有產品線的月活躍用戶數(MAU)則為1.59億。

公司管理層表示,其業務規模約為最大競爭對手Apple Music的兩倍。

Spotify2017年上半年流媒體平台收入32億美元,同比增長48%。訂閱收入增長61%,廣告收入增長37%。


在直接上市中,擬上市企業繞開IPO,轉而直接在交易所掛牌。股票出售數量以及出售價格均由現有股東決定。但另一方面,投資者也會對購買數量和購買價格有自己的判斷。

迄今為止,選擇直接上市的公司中,多數是小微企業和房地產投資信託(REITs)。Spotify則是一個例外,據外媒去年底報道稱,在最近一輪投資中,該公司的估值約為190億美元。

儘管選擇直接上市,但Spotify也必須接受與其他上市公司同樣的交易所和SEC監管規定,一旦不能滿足相關規定,也可能面臨退市的風險。

對擬上市企業來說,選擇直接上市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理由。

首先,從財務的角度來看,由於省掉了承銷環節,公司可以節省投行費用(對大型IPO來說往往會超過1億美元)。

其次,直接上市不涉及發行新股。如果企業在上市的時候並不伴隨融資需求,可以不必發行新股,轉而將持有股票的部分或全部出售給投資者,從而也避免了現有的股東權益被稀釋。

但硬幣的另一面是,擬上市企業將因此放棄投行所能提供的服務,包括發布研報、做市機制以及路演。

與此同時,直接上市中的股票投資者不受禁售期的約束,可以隨時拋售股票。

如果Spotify直接上市獲得成功,將為更多考慮繞開IPO的私營企業趟出一條路子,否則,就將重演谷歌(NASDAQ: GOOG) 2004年荷蘭IPO時的暗淡景象。

在市場人士看來,Spotify選擇直接上市的原因,主要在於對於棘手的債務結構的忌憚,以及防止公司股權在傳統首次公開募股中被過度稀釋。

2016年,Spotify通過發行可轉換債券,從TPG和Dragoneer等私募公司手中募集到10億美元資金。根據當時簽訂的協議,如果Spotify的首次公開募股被推遲,這些私募公司能夠以很高的折扣把公司債券轉換為股票。

市場分析師表示,這正是Spotify尋求快速上市的主要原因。

03

基本面及潛在風險

現如今,大眾獲取音樂資源的途徑變得更加豐富。但在許多人眼裡,音樂內容平台的盈利能力往往受到懷疑,因為普通人為音樂內容付費的慾望並不十分強烈。但聲田改變了這種局面。

分析師認為,Spotify的盈利能力,在於其訂戶數量相對於兩大競爭對手蘋果(NASDAQ:AAPL)和亞馬遜(NASDAQ:AMZN)的競爭優勢。

目前,Spotify全球範圍的訂戶數量約為7000萬,蘋果和亞馬遜約分別為3000萬和1600萬。

下面顯示了三家公司音樂業務每月收費的對比:

另外,Apple Music和聲田版權庫中的音樂作品數量均為4000萬首,而亞馬遜則為200萬首。Apple Music和聲田免費試用期分別為3個月和30天。

然而,與許多內容平台一樣,Spotify也面臨著版權糾紛的風險。

Wixen音樂出版公司去年12月底指控稱,Spotify侵犯了該公司10,784首歌曲的版權,要求為每首歌曲支付15萬美元的賠償金,總金額高達16億美元。

如果指控屬實,Spotify有可能喪失全球三大唱片公司的授權。

與此同時,Spotify還與一些音樂人士達成了總計4300萬美元的版權糾紛和解。

該公司面臨的另一個風險是,能否在2019財年實現正的EBITDA。如果成本依然按照目前86.35%的增速上升,實現這個目標的難度很大。

當然,對於投資者來說,最應注意的風險在於:因為沒有傳統的路演和投資銀行扮演穩定劑的角色,Spotify上市首日的股價波動幅度肯定會大於其他企業上市首日的股價波幅。

Spotify在招股說明書中提到了這一問題,警告稱「與傳統的由承銷商負責的首次公開募股形式相比,我們的上市方式無法提供同樣的安全保障。股價可能會出現快速下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阿爾法工場 的精彩文章:

在東阿縣轉了一圈後,說說我對阿膠的看法
「美版四萬億」草案全文:看起來就像大雜燴

TAG:阿爾法工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