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言值千金 一言也能救命」 華人在美就醫必須要學會的幾種表述

「一言值千金 一言也能救命」 華人在美就醫必須要學會的幾種表述

經常有華人朋友反映在美國就醫的種種困難,分析其原因不難發現,這「難」的具體體現為由於中美之間文化丶就醫流程以及醫院系統之間的差異,而引發的華人患者與美國醫生及美國醫療體制之間的隔閡。由此產生的不必要麻煩,輕則浪費時間金錢,重則錯過最佳治療機會而損害健康。

「中式客氣」要不得

華人朋友習慣「以禮相待」,總是怕給對方添麻煩。有的華人在就醫時怕給醫護人員添麻煩而不能如實描述自己的病痛程度,只是自己一味地忍著,這樣無形中把自己陷入危險境地。

而也有另一部分華人朋友,在看病時習慣與醫生拉家常,除了描述當下的病症之外還會贅述很多以往患病經歷以及自己揣測的「可能性」病症,這樣做的結果很可能會給自己招來「天價」的醫療費用。因為,美國的醫院診所有非常嚴格的規章制度,醫師有義務把患者描述的所有內容都如實記載,否則會攤上醫療責任。

所以說,華人在美就醫最怕的就是和醫生溝通不暢,看病時過於客套或者過於簡化自己的癥狀這樣只會讓增加誤診的幾率。如果不能通過問診而進行針對性的治療,無論對於患者還是醫護人員來講都是浪費時間丶白費功夫。

對自己病情過於含糊或自信

由於語言習慣不同,華人與醫生溝通病情時最容易犯的錯誤還出現在「否定的範圍」中,也是誤診率高發的因素之一。

例如,在醫生詢問患者是否對某種藥物或食物過敏時,華人的回答習慣通常為「沒有」,這個回答在美國醫生那裡是肯定的回答,證明患者知道並明確自己的過敏源及過敏狀況。但事實上,華人對自己的這些情況是處於「不知道」的範圍,那句「沒有」只是隨口的回答。因此,提醒廣大華人朋友在回答醫生各種問診問題時,一定要分清「沒有」和「不清楚」之間的區別,想好以後再予以作答。

不敢要求二次診斷

華人對美國醫生的診斷心存疑惑的時候往往不願當面表達出來,而是在此醫院看病後再前往其他醫院重複治療,這是一個非常不好的習慣。其實,美國醫生並不反對病人要求二次診斷,更不會因為這個要求而生氣,在他們看來,有同領域的醫生一起診療能更好地確定病情和治療方案。

但需要提示的是,如果患者對診斷有異議需要二次診斷請一定要在第一次診斷後立刻提出,千萬不要拖到第一次治療後才提出要求,那樣只會耽誤自己的病情。

對醫院資源不夠了解

眼中只有醫生是許多華人朋友的錯誤習慣,其實,在美國的醫療結構里除了醫生丶護士之外,還有例如社工丶病例管理員丶康復中心丶病患家屬專用餐廳等等許多其他醫療資源可以幫助不同情況的病患處理各方面的醫療事宜。一味地專等醫生只會浪費病患自己的時間更可能因此延誤病情會影響自身恢復情況。

因特殊原因「諱疾忌醫」

一些華人朋友考慮到自己身份不合法怕被遣返或者解遞,即使生病了也不敢去醫院就醫。或者有的偷偷給自己做診斷,去藥店買葯甚至硬抗,這樣做也是大錯特錯。其實,美國有相關的法律規定:醫院必須對病人的信息嚴格保密,且醫院無權曝光病人身份。所以,建議所有在美的華人朋友,有任何問題或者不舒服的時候都要第一時間向醫療部門尋求幫助,這樣才能早日康復。

相關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犯您的權利,請及時與本網站聯繫

洛杉磯華人資訊網文字,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洛杉磯華人資訊網 的精彩文章:

又有11名中國人偷渡被抓!說真的,「十年打拚拿綠卡」時代早已過去
睡夢中被晃醒!今天凌晨發生4.0級地震,專家:大地震隨時到來

TAG:洛杉磯華人資訊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