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們要學會和越來越智能的機器相處

我們要學會和越來越智能的機器相處

「機器人時代,機器需要理解人類,人類也需要學會理解機器。」

你好,我是施老師,歡迎你跟我一起關心教育創新,今天我來談一談機器人對教育的影響。

一、機器人的發展現狀。

機器人在很早的時候,就已經工業領域進行了應用。施老師從事了多年的信息信息技術教學,也很早就接觸到了一些少兒機器人,用於參加科技節的比賽,但這些都沒有對普通人的生活有啥直接影響。

近兩年,我們聽說了富士康工業機器人的大量使用,造成了流水線工人的失業,也看到了玩具市場里,小玩具機器人越來越多。機器人產業,開始有了新的生機,有了大規模爆發的苗頭。

這背後的原因很簡單,機器人是一個需要整合多方技術才能製造出來的。這些年,人工智慧的發展,為機器人武裝了頭腦;語音識別和表情互動技術,為機器人提升了交互能力;在其他仿生構造,通信技術齊齊進步的情況下,機器人的產業鏈變得日趨成熟。

在不遠的未來,我們或許就能看到智能機器人的數量超越人類,成為地球的第一大種族。君不見在美國矽谷,2017年就有資深的工程師成立了膜拜機器人的宗教……

二、機器人在教育領域的應用。

機器人進入教育領域,可以有兩大方式,一個是作為工具在教育領域進行應用,另一個是作為教育內容進行教學。

1、作為工具。

施老師前面提到的人工智慧,和機器人都特別適合應用到簡單重複的工作領域。機器人應對簡單重複工作,會有人類不具備的優勢,比如不會疲累,不會出錯,更新容易,不會有情緒問題等等。

機器人作為工具,集成了人工智慧,語音互動,甚至表情互動,有大量的應用場景。一般來說,教學主要是一個人與人對話的過程,所有與語音互動相關,內容又比較固定的場景,都有可能用機器人代替。

比如用於朗讀的機器人,針對某類問題簡單問答的機器人,在早教領域已經大量出現了。市面上的智能小機器人,除了簡單的互動,唱歌,朗誦,還和網路互連,集成了大量教育資源,甚至包括全套小學教材,繪本,故事,兒歌等等豐富的內容。

LUKU 繪本機器人

一些機器人,還擁有表情識別技術,有了簡單的共情能力,在和孩子一起學習的過程中,可以作為一個學習夥伴,讓學習更有趣,還能根據孩子的學習狀況,作出一些提醒。

在上一篇文章中,施老師已經作出過展望,未來機器人會在教育領域作出更大的貢獻,會從根本上改變大家習以為常的學習方式。

2、作為教學內容。

機器人作為未來社會的一個象徵,一直都是教育領域的重要學習內容。

只是之前限於技術,機器人更多的只是作為一個興趣班的噱頭,並沒有引起人們太大的重視。

但時代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了機器人學習的重要性。STEM教育的風潮從大洋彼岸吹到了中國,深入到了各大中小學,其中重要一項就是機器人相關。機器人相關的教學機構也開始在市場上越來越多,越來越熱,甚至被人稱為下一個「奧數」。奧數當年有多熱,你懂的。

毫不誇張地說,在2017年,幾乎所有的學校,或者培訓機構所在街區,都有機器人,或與機器人相關的少兒編程等內容。

市場如何火熱,我們真的有必要讓孩子學習機器人相關內容嗎?

施老師認為是的。

三、機器的人類智商 & 人類的機器人智商

這一代的孩子,從90後開始算起,幾乎都是跟著互聯網時代,或者移動互聯網時代成長起來的。

時代的發展有一個巨大的特點,就是機器設備,在社會生活中越來越普遍。

回想施老師小時候,家裡添加任何一個電器,都是一件大事,哪怕買一個小小收錄機,都是家裡的一個大決策。而任何電器買回來,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對著說明書,像發現新大陸一樣逐一摸索功能。如果說明書沒有了,就只能求助有過經驗的鄰居或者師傅來手把手教了。

那是一個人對機器不太理解,機器更不理解人的時代。

但你再看看現在孩子,不用人教,2,3歲就會自己玩手機,找到自己要玩的遊戲,要聽的歌,甚至能用大人的錢給主播打賞。年輕人用新的電子設備,就算沒有說明書,自己簡單摸索,也可以很好的上手。

當然,這是產品設計的進步,機器更加理解人類的需求了,同時,也反應出一點,人類也越來越理解如何和機器互動了。

這種機器人越來越讀懂人類的需求,被稱作「機器的人類智商」;人類越來越理解機器人的運作,叫做「人類的機器智商」。

如果人類缺乏機器人智商,會怎麼樣?

如果你觀察身邊一些接觸智能機器很少的成年人,他們比孩子有文化,動手能力強,但對於一些市場上的新應用,卻不一定有經常接觸機器的孩子學得快。

按照目前趨勢繼續發展,未來的機器一定會更能讀懂人的需求,就算老爸老媽也可以輕鬆的使用。但那只是機器人的人類智商提升的表現,作為新一代的年輕人,是有必要提升自己的人類機器人智商的,只有這樣才能在未來社會善於用好身邊的機器人等工具,對機器的變化有足夠的敏感度,能夠更好的適應未來社會。

所以施老師是很贊成孩子們去了解機器人,以及其他智能機器設備,從小對機器有了切身的接觸和感性和認識,才會培養出一種與機器打交道的感覺,這種感覺的累積,才能培養孩子的人類機器智商,可以在未來更好的駕馭機器設備。

結語:

在互聯網時代 ,善用網路的人,如谷歌,蘋果,亞馬遜,國內BAT等互聯網巨頭,塑造了一整個時代的變革和繁榮。在未來機器人和智能設備無處不在的時代,能善用運用機器的孩子,一定能更如魚得水。

最後,施老師想請大家談一談:

你或者你自己,是否善用機器解決問題?

小貼士:

在一些商城有專門的智能設備專賣店,有不少教育類機器人,有興趣的人可以去關注和試用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施老師愛學習 的精彩文章:

姍姍來遲的專家助教
了解科技,準備未來

TAG:施老師愛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