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晚清獨樹一幟的篆刻家徐三庚

晚清獨樹一幟的篆刻家徐三庚

晚清獨樹一幟的篆刻家徐三庚

徐三庚是晚清印壇上一位獨樹一幟的篆刻家,他的篆書和篆刻作品都有獨特的個人風貌,在當時江南地區頗有影響,一時許多書畫家如秦祖永、張子祥、陸廉夫、潘雅聲、黃山壽、任伯年、蒲竹英等人所用的印章,大多出於他的腕底。日本篆刻家圓山大迂、中村蘭台等,亦慕名來謁,向他問業。

徐三庚(一八二六——一八九○年)字辛穀、一字袖海,別署大橫、金罍、井罍、詵郭、薦禾、西庄山民、似魚室主等。浙江上虞人,客寓上海,常往來於杭州、蘇州、寧波、嘉興等處,又曾至廣州、香港及京師(北京)為人作書刻印以自給。他的篆刻初學浙派,用刀爽利潑辣,頗近陳曼生、趙次閑。稍後,他受鄧石如一派印風的影響,取(天發神讖碑)及漢碑額中如《孔宙碑》額一路的篆法入印,章法方面強調疏密對比,線條宛轉流動,但仍以浙派的切刀法出之,這就形成了他自己的面目,人們形容他所刻的印章,「如吳帶當風,姍姍有致」。他的篆書或擬《天發神讖碑》而加強其飛舞生動之姿;或擬漢碑額,用筆瘦硬爽辣,婀娜妍媚,極有特色。但就其不足之處而言,他為了求得結體上的生動,有些字看起來不無有扭捏作態之感,用筆亦間有飄忽纖弱之弊,他的刻印,也時有同樣的問題。總之,他於篆書和印章,都曾下過紮實的功夫,個人風格都很強烈,但也都存在濃重的習氣。本期所載的篆書冊,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上面所說優缺兩方面的情況,都可以從冊中清楚地看到。他的印作曾自輯有《似魚室印譜》、《金罍山民印存》,慈溪張魯庵輯有《金罍印摭》。皆原印鈐拓本。又有正書局曾以鋅版鈐拓為《金罍山民手刻印存》。但神采已失。

晚清獨樹一幟的篆刻家徐三庚

徐三庚所刻的印章,粗略地分起來,大致有以下幾種格局:

一、篆法仿漢碑額一路的印章。這是他的印章中最常見的一種,人們說他的印章「如吳帶當風」,主要就是指這一路風格而言。對於這一路印章,他有時在邊款中署為「仿完白山人」,說明他對鄧石如的印風有所取法。現各舉朱白二例,以窺一斑,朱文如「過海神仙」,「藜光閣」,白文如「曾藏震澤徐仲篪家」,「葛起同唯」等。這是他作品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種樣式。

從這些印章中可以看出,他印章中的篆法,和其篆書書法,基本上是一致的,而且在鐫刻過程中,非常注意刻出用筆的起收與頓挫。像「過海神仙」一印,印文雖細,但每一筆的起筆,轉折與收筆,結合刀法,交代得非常清楚。在章法方面,他把下面「海」、「仙」兩字篆得略長,使下部可以有較大的疏處,而上面「過」、「神」兩字則疏在上畫,作為呼應,並有較長的垂筆穿插到下面,所以上面兩字字形雖扁,但感覺上仍很舒展,並無迫促的感覺。整方印顯得緊湊而不鬆散,線條流動而有節奏感,是一方頗為成功的作品。「藜光閣」一印,大體上也是這種手法,所不同的是,因為這是三字印,而且「藜光」兩字筆畫多寡懸殊,所以三個字佔了三個不同的空間,「藜」字大,「光」字扁,「閣」字長。「光」字的下部安排了一塊較大的疏處,與之相呼的有「藜」字的右上部和「閣」字的頂部。但在這方印章里,為了「閣」字頂部的疏處,並使這個字顯得緊湊,把「門」部的橫筆,壓得很低,致使上露的直筆顯得過長而不夠自然。這種地方和所舉白文「葛起同唯」的「同唯」兩字下部這兩彎筆一樣,雖然這兩彎筆能使左右兩部分的橫筆平衡,「隹」部下這一曲,又能和「起」的「已」部曲筆相呼應,但總使人感到生硬做作。人們說他的篆書和印章,「習氣」都很重,這大概就是一個方面。

晚清獨樹一幟的篆刻家徐三庚

二、篆法擬《天發神讖碑》一路。《天發神讖》是他過功夫的一塊碑,他擬寫此碑的篆書,也寫得很精采,但用這類篆體來刻印章,數量卻並不很多。這裡舉「顧壽藏印」一例,以窺一斑。

較多見的倒是這一路的變體,例如白文「光煜長樂」,就是一例,篆法中不強調《天》碑中那尖銳的垂筆,而但取其粗壯而方折的筆畫。這方印刻得很為成功,蒼勁厚重,頗有氣勢,無怪他在「光煜長樂」的邊跋中說:「作此盛稱得意,願子垢弟保藏之,勿為他人所攫也」。可見他自己對這方印是非常滿意的。

三、「擬秦」、「仿漢」、「仿宋元人印」。在他的印跋中,有時稱該印為「擬秦」或「仿漢」或「仿宋元人印」,但實際上其中多數作品,與所稱擬仿的秦漢印或宋元人印,距離甚大,一般說來,他所稱的「擬」或「仿」,往往是取一點意思而已,並不追求肖似。例如刻粗邊朱文印,他就指為「擬秦」;較為方正的白文印,則稱為「仿漢」;篆法流動一點,就是「仿宋元人印」,實際上其中多數印還是「我自用我法」。例如,這裡所舉的幾方印中,「怡士」印他自跋為「擬秦朱文」,「陳炳文印」則為「仿漢鑄印式」,「沈寅清印」則為「師元人法」。(例圖見四十四頁)除後者為早年作品外,前兩印還是他自己的家數。這大概是因為他自從「跳出來」自立面目以後,就不屑再以學像為能事,而是在所有的作品中,強調「其中有我在」。

晚清獨樹一幟的篆刻家徐三庚

四、擬浙派一路。他刻印是從浙派入手的,所以這路印章,在其早期的作品中較為多見,但稍後的作品中也有出現,只是少一點而已。如「鳳池書畫」、「慕堂」等印就是。

徐三庚是一位既有紮實的基本功,又是頗有獨創精神的篆刻家,他一生刻了大量的印章,其中不乏精採的作品。但我們在翻讀了他傳世的幾種印譜以後,感到他自從形成了自己的面目以後,就一直沿著這條路子走下去,似乎很少考慮更多地吸收一些東西,來完善和豐富自己的印風。這樣,他的這個面目,就「結了殼」,無形中已成了一種公式,變成束縛自己的東西了。他的印章,偶而看到幾方,會感到新鮮可喜,但看得多了,也就失去了吸引力。此外,他在字形方面,過於追求靈巧飛舞,不免失之於飄忽;在用刀方面,爽利挺勁,是他的長處,但如果加之以含蓄與蒼茫,就更耐看了。但平心而論,他畢竟還是一位晚清頗有成就的篆刻家。對於他的作品,我們如果能以一分為二的觀點,取其所長,舍其所短,那末還是有不少東西,可資借鑒的。

業務聯繫電話:15899791715(可加微信)

歡迎聯繫,加入盛世藝拍拍友群,感受收藏的快樂!

————中國書法網微信公眾平台————

關注熱點,傳播最及時的書畫資訊;

堅守傳統,打造專業書畫權威平台。

廖偉夫 13510562597(可加微信)

QQ:19689887

郵箱:cmlwf@126.com

往期經典

書畫高清資料

名家訪談

經典專題

推薦展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書法網 的精彩文章:

北魏《元暉墓志銘》

TAG:中國書法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