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所有星系自轉周期相同嗎?都遵循同一個時鐘

所有星系自轉周期相同嗎?都遵循同一個時鐘

這張哈勃望遠鏡的圖片以前所未有的細節揭示了巨大的飛輪星系,以及它的超級巨型恆星形成區域,這是最著名的螺旋星系之一。圖片來源:美國航天局

天文學家發現所有星系每十億年自轉一次,不管它們有多大。

地球繞地軸自轉一周,使我們有一天的時間,地球繞太陽一周的完整軌道給了我們一年的時間。

「這不是瑞士表的精確度,」國際射電天文研究中心(ICRAR) UWA節點的葛哈德?梅勒教授說。地球繞地軸自轉一周,使我們有一天的時間,地球繞太陽一周的完整軌道給了我們一年的時間。

「但是不管一個星系是非常大還是很小,如果你可以坐在它旋轉的圓盤的邊緣,它將會花費你大約10億年的時間來等它自己繞一圈。」

莫伊雷爾教授說,通過使用簡單的數學方法,你可以測出所有相同大小的星系的平均內部密度是相同的。

他說:「在星系中發現這樣的規律,確實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理解讓它們的運行機制——你不會發現一個密度大的星系在快速旋轉,而另一個大小相同但密度較低的星系旋轉得很慢。」

莫伊雷爾教授和他的研究小組還發現了老恆星存在於星系邊緣的證據。

「基於現有的模型,我們期望在我們研究的星系盤的邊緣找到一群年輕的恆星,」他說。

「但是,除了在它們的圓盤邊緣發現氣體和新形成的恆星之外,我們還發現了大量的老恆星。」

「這是一個重要的發現,因為知道一個星系的終結意味著我們天文學家可以限制我們的觀測,而不是繼續浪費時間、精力和計算機處理能力來研究超這一點的數據。」 莫伊雷爾教授說。

「因此,由於這項工作,我們現在知道,星系每10億年就會旋轉一次,其邊緣是由星際氣體混合而成的,既有古老的恆星,也有年輕的恆星。」

莫伊雷爾教授說,下一代的射電望遠鏡,如即將建成的平方公里陣列望遠鏡(SKA),將會產生大量的數據,並且知道星系的邊緣,這將會減少搜索數據所需的處理能力。

「當SKA項目在未來10年上線時,我們將需要儘可能多的幫助,因為我們可以找到數十億的星系,這些望遠鏡將很快派上用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神奇眼睛 的精彩文章:

地下500公里處也有鐵鏽,此深度可發現超深鑽石

TAG:神奇眼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