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尼泊爾雜談-吃:要不是有土豆,我恐怕到不了ABC大本營

尼泊爾雜談-吃:要不是有土豆,我恐怕到不了ABC大本營

對於吃的,去尼泊爾之前,我是有心理準備的,覺得不一定吃得貫。

不過我平時是個飯桶,除了不怎麼吃甜食,其它一概不挑,所以也沒怎麼放在心上。

包里放了幾顆棗子,幾塊牛肉乾,幾袋水果乾(像QQ糖那麼大的袋),幾根火腿腸,幾顆巧克立(這東西我是不吃的,太甜),另外加一包速食麵。

速食麵我是買了大包的,誰知道買回來當天就被搶吃了,再加上包里實在裝不下那麼多東西了,就只帶了一包。

到了山上才知道,實在是應該多帶幾包的,如果有下次,我一定帶它個幾十包,自己煮著吃,誰來搶都不給。

到加都時是下午了,出去逛了一圈也沒發現什麼吃的,連吃飯的店鋪也沒見到。

因為店鋪外邊掛的招牌上不是漢字了,多數是英文,還有一種好像是藏文。

反正是很多都不認識,也不知道哪兒是吃飯的地兒,不過確切的說,那次還真沒逛到吃飯的地方。

只看到一家到「成都飯店」的地兒,這家我認識 ,因為招牌上寫的是漢字。只是覺著,大老遠的跑到尼泊爾了,不能還吃國內的吧,怎麼也得嘗嘗當地的飯菜不是。

先到的小夥伴說晚上一起吃飯,帶我們去吃當地菜,那就等著吧,反正也不怎麼餓。

到了餐館,我就傻眼了,餐牌上全是英文,好多都不認識,也不知道是什麼。

有小夥伴在用翻譯軟體,譯出來的也不知道是什麼,好像有的連句子都不通。

既然譯和不譯也沒多大差別,那就隨便點吧,nepal我還是認識的,就點了一份當地炒飯。

當然是上來以後才知道是炒飯的,點之前可不知道點的究竟是什麼。

點完餐就坐這兒等,在尼泊爾,要有等餐的準備,等餐40分鐘那是標準就餐姿勢。

這要是在國內,這餐廳恐怕開不了幾天。

飯上來了,第一次吃嘛,和中餐味完全不同,但也不是不能吃的那種,覺得還行,沒有想像的那麼糟,而且份量還挺足,飽肚子還是沒有問題的。

第二天又去了同一家餐廳,聽說在這兒,牛扒是便宜又好吃,這次就只點牛扒,600尼幣一份,合30多人民幣,感覺還行。

還要了一瓶啤酒,320尼幣,一算,我去,20塊人民幣一瓶的啤酒,這個在國內我是沒喝過的,過於奢侈了,我一般喝5塊2瓶的。

後來,才知道,在尼泊爾,啤酒是真貴,就算是在當地超市買是一樣的貴。

所謂超市,就像我們滿大街便利店那類的店,啤酒也是好幾百一瓶的,一算都是好幾十人民幣了,那還是算了,以後再沒喝過啤酒。

牛扒的味道確實還不錯,這個真的可以吃。

在博卡拉,吃的還是牛扒,只不過價格更便宜了,500尼幣一份。

還有魚扒,說是費瓦湖的湖魚,吃起來是真不錯。

壓根沒吃到魚骨,我還納悶,難道費瓦湖的魚是不長魚骨的嘛。

費瓦湖裡的魚當然是長魚骨的,好像不管哪裡的魚都會長魚骨的,只是費瓦湖魚,骨大而成排,方便剔出來。

不過,後來才知道,原來魚對尼國人民來說,就這麼一種做法,魚扒,真是糟蹋了這麼鮮的魚。

在加都和博卡拉吃的牛扒、魚扒,讓我對吃的放鬆了警惕,覺得這完全可以嘛。

本來還計劃著在尼泊爾幾天,能減幾斤肉呢,照這吃法,不長肉就算不錯了。

進山後,才知道,這想法過於樂觀了。

山上的餐牌,和山下的也差不多,只是價格更貴了,牛扒魚扒大部分客棧是沒有的,只在特定的客棧才有。

從進山開始,餐牌好像就沒有再變過,看樣子,好像幾十年沒變過了。

有次在一家客棧,還在餐牌上看到了2008的字樣,這就是說,這張餐牌,已經用了10年了。

進山的前兩天,我吃炒飯,還能吃得進去、

到第三天,炒飯就吃不進去了,裡邊有一股我完全接受不了的味,硬吃的話,只會使自己犯噁心。

炒飯沒法吃了,那就嘗試別的,試了一把noodle。

上來後,看起來也是麵條的樣子,可吃起來就完全不是那麼回事了,根本無法下咽,也說不上來是個什麼味,之後再不敢要noodle了。

那就再嘗試些別的,試了一個所謂momo,因為上邊寫的有chinese的字樣,我才點的。

上來一看,外表上是包子的樣子,吃起來也完全不是那麼回事了,裡邊包的是土豆和菜。

包什麼倒沒什麼問題,問題是配的味,甜不甜咸不鹹的,吃一口就吐了,實在無法下咽。

當然,這只是我的口味,也有人覺得這個momo相當好吃。

那是在我們出山前一晚碰到的,她是第一天進山,覺得好吃也正常,我在第一天進山時,也覺得炒飯挺好吃的,第一次吃noodel,也覺得能吃得下,第二次就完全吃不下去了。

這個時候,點餐時已經不用再翻譯了,因為不管走到哪裡,餐牌上的東西都是一樣的。

喝的也是只有那幾樣,milk cafe、hot chocolate、然後就是各種茶black tee、green tee。。。

因為我不吃甜食,只能喝black cafe,咖啡喝多了,自然想換換口味。

各種茶我也嘗試了下,說實話,那也叫茶?一片茶葉都沒見,都是碎梗子,就是我們這兒1毛1包直接泡水裡的那種玩意兒。

可是在山上,一杯茶要160尼幣,嚇的我茶也不敢喝了。

black tea倒是便宜,80尼幣一杯,不過跟喝開水也差不多,開水一杯才50(大杯),能倒好幾杯黑茶了。

敢情,啤酒、茶,在尼泊爾屬於奢侈品了。

早餐還是知道吃什麼的,煮雞蛋,這個味跟國內是一樣的,甚至更好吃,那可是山裡滿山跑的雞下的蛋,白水煮蛋,味道反而更鮮。

不過,你可別以為,什麼樣雞蛋都能吃。

我是只吃得下水煮蛋的,千萬不能讓他們煎,一煎就吃不下了,濃濃的一股黃油味,光這味道都能把我熏吐了。

從進山第三天開始,我已經不知道該吃什麼了。

中午的時候,一般點一個湯,忘記說了,湯倒是能吃,noodle soup也能吃,好像是速食麵的調味包弄出來的,我估計那速食麵也是made in china。

這個倒是吃得下,只是不擋餓。

所以,帶的那幾點乾糧發揮了作用了。

一般是,比較慎重的點個湯,然後開始吃乾糧,幾個棗子,老早就吃完了,牛肉乾撐到了第六天,巧克立倒是沒人吃,分都分不出去。

那包速食麵,愣是捨不得吃了,準備留到實在沒東西吃的時候再吃。

結果也只留到了第五天晚上,感覺那包面,可真是美味啊。

後來發現,土豆可以吃,白煮土豆,炸土豆都可以吃,還好有土豆,要不然不知道能不能上得到abc。

回到博卡拉的那天晚上,我們又去了那家叫be happy的餐廳,就為了去吃牛扒和魚扒。

每個人都吃了不止一份牛扒,我呢自然是一樣一份了。

然後,我連牛扒魚扒都吃不下了。

今天朋友圈看到有人曬牛扒,好像還慶祝什麼才吃了份牛扒,搞得我胃裡直翻騰,不是想吃,是想吐,別讓我再想牛扒的事了。

這之後,開始找中餐館,只想吃碗牛肉麵。這之前,我已經對著一碗牛肉麵的圖,咽了半天口水了。

幸運的是,有一家叫「手工麵館」的小店,招牌是漢字的,那面做的真是地道,在國內都很少吃到這麼好吃的面,蔥油餅也好吃的很,在博卡拉的最後一天,整天都在這裡吃的。

在加都,買了一份水果。

眼看著那人黑黑的手裡拿把水果刀,把水果切成塊,再放一塊舊報紙上,就這樣遞給客人了。

那報紙是不是茅廁來的,我就無從知道了,估莫著還到不了這程度。

不過倒是眼看著,賣水果的小夥子,沾著唾液數了錢,然後就又去給客人切水果了。

然後,我就吃不進去了,更不用說那水果上還撒了鹽巴。

不管是在加都還是在博卡拉,街上隨處可見的水果店,門前掛著各種水果。

這裡不光賣水果,還賣現榨果汁,果汁任你選,80-150尼幣一杯,看你選什麼水果了。

如果店家聽不懂中文也聽不懂英文的話,你就指著一種水果就好了,他會直接取下來,過一會兒給你端出一杯果汁出來。

在博卡拉的最後兩天,我們倆逛街時,沒少喝這種果汁,味道相當可以。

至於乾淨不幹凈,反正我是沒看見他們怎麼榨汁的,如果看見了,還能不能喝進去就不知道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定製愛生活 的精彩文章:

TAG:i定製愛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