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帶你們來了解一下三大名花

帶你們來了解一下三大名花

今天小編帶大家來介紹一下,三大名花。中國三大名花是指河南洛陽的 牡丹、河南開封的 菊花、雲南昆明的 山茶。它們在中國文化中有著 重要地位。

牡丹(學名:Paeonia suffruticosaAndr.)是芍藥科、芍藥屬植物,為多年生落葉灌木。莖高達2米;分枝短而粗。葉通常為二回三出複葉,偶爾近枝頂的葉為3小葉;頂生小葉寬卵形,表面綠色,無毛,背面淡綠色,有時具白粉,側生小葉狹卵形或長圓狀卵形,葉柄長5-11厘米,和葉軸均無毛。花單生枝頂,苞片5,長橢圓形;萼片5,綠色,寬卵形,花瓣5或為重瓣,玫瑰色、紅紫色、粉紅色至白色,通常變異很大,倒卵形,頂端呈不規則的波狀;花藥長圓形,長4毫米;花盤革質,杯狀,紫紅色;心皮5,稀更多,密生柔毛。蓇葖長圓形,密生黃褐色硬毛。花期5月;果期6月。花色澤艷麗,玉笑珠香,風流瀟洒,富麗堂皇,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譽。在栽培類型中,主要根據花的顏色,可分成上百個品種。」牡丹品種繁多,色澤亦多,以黃、綠、肉紅、深紅、銀紅為上品,尤其黃、綠為貴。牡丹花大而香,故又有「國色天香」之稱。

牡丹文化的起源,若從《 詩經》牡丹進入詩歌,算起距今約3000年歷史。秦漢時代以藥用植物將牡丹記入《 神農本草經》,牡丹已進入藥物學。南北朝時,北齊 楊子華畫牡丹,牡丹已進入藝術領域。史書記載,隋煬帝在洛陽建 西苑,詔天下進奇石花卉,易州進牡丹二十箱,植於西苑,自此,牡丹進入 皇家園林,涉足 園藝學。唐代,牡丹詩大量湧現, 劉禹錫的「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膾炙人口; 李白的「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千古絕唱。宋代開始,除牡丹詩詞大量問世外,又出現了牡丹專著,諸如歐陽的《 洛陽牡丹記》、 陸遊的《天彭牡丹譜》、 丘濬的《牡丹榮辱志》、張邦基的《陳州牡丹記》等,宋代有十幾部。元姚遂有《序牡丹》,明人高濂有《 牡丹花譜》、王象晉有《 群芳譜》,薛鳳翔有《亳州牡丹史》,清人汪灝有《廣群芳譜》、蘇毓眉有《曹南牡丹譜》、余鵬的有《曹州牡丹譜》等。

菊花(拉丁學名:Dendranthema morifolium(Ramat. )Tzvel.):在植物分類學中是菊科、菊屬的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按栽培形式分為多頭菊、獨本菊、大立菊、懸崖菊、藝菊、案頭菊等栽培類型;有按花瓣的外觀形態分為園抱、退抱、反抱、亂抱、露心抱、飛午抱等栽培類型。不同類型里的菊花又命名各種各樣的品種名稱。 菊花是中國十大名花之三,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之一,也是世界四大切花(菊花、月季、康乃馨、唐菖蒲)之一,產量居首。因菊花具有清寒傲雪的品格,才有陶淵明的「採菊東籬下,悠悠見南山」的名句。中國人有重陽節賞菊和飲菊花酒的習俗。唐·孟浩然《過故人庄》:「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在古神話傳說中菊花還被賦予了吉祥、長壽的含義。 菊花是經長期人工選擇培育的名貴觀賞花卉,公元八世紀前後,作為觀賞的菊花由中國傳至日本。17世紀末葉荷蘭商人將中國菊花引入歐洲,18世紀傳入法國,19世紀中期引入北美。此後中國菊花遍及全球。

根據經典的記載,中國栽培菊花歷史已有3000多年。最早的記載見之於《周官》、《埠雅》。《禮記·月令篇》:「季秋之月,鞠有黃華」,說明菊花是秋月開花,當時都是野生種,花是黃色的。從周朝至春秋戰國時代的《詩經》和屈原的《離騷》中都有菊花的記載。《離騷》有「朝飲木蘭之墮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之句。說明菊花與中華民族的文化,早就結下不解之緣,在秦朝的首都咸陽,曾出現過菊花展銷的盛大市場,可見當時栽培菊花之盛了。漢朝《神農本草經》記載:「菊花久服能輕身延年」。《西京雜記》:「菊花舒時,並采莖葉,雜黍米釀之,至來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飲焉,故謂之菊花酒」。「當時帝宮后妃皆稱之為「長壽酒」,把它當作滋補藥品,相互饋贈。這種習俗一直流行到三國時代。「蜀人多種菊,以苗可入萊,花可入葯,園圃悉植之,郊野火采野菊供葯肆」。

山茶(學名: Camellia japonica L. ): 灌木或 小喬木,高9米,嫩枝無毛。葉革質,橢圓形,先端略尖,基部闊楔形,上面深綠色,干後發亮,無毛,下面淺綠色。花頂生,紅色,無柄;苞片及萼片約10片,花瓣6-7片,外側2片近圓形。 蒴果圓球形,直徑2.5-3厘米,2-3室,每室有種子1-2個,3爿裂開,果爿厚木質。花期1-4月。山茶原產中國。喜溫暖、濕潤和半陰環境。怕高溫,忌烈日。中國四川、台灣、山東、江西等地有野生種。各地廣泛栽培, 茶花花色品種繁多,花大多數為紅色或淡紅色,亦有白色,多為重瓣。在紅色山茶組裡,它是少數幾個子房禿凈的代表之一供觀賞,花有止血功效,種子榨油,供工業用。

山茶被稱為勝利花,還有另一傳說:明末代皇帝 崇禎手下的總兵 吳三桂,鎮守 山海關。 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軍攻陷 北京,崇禎皇帝縊死 煤山。吳三桂投降清軍,並引進清軍,鎮壓農民起義軍,充當先鋒,殺死明桂王,清封他為平西王,守 雲南。吳三桂在雲南,橫行霸道,在五華山建宮殿,造阿香園,傳旨雲南各地獻奇花異草。陸涼縣境內 普濟寺有一株茶花,高二丈余,花呈九蕊十八瓣,濃香四溢,為天下 珍品,陸涼縣令見到旨諭,使到普濟寺,迫令寺旁居民挖茶樹。村民不服,直到天黑。無人動手下鍬。這天夜裡,村中的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看見一位美麗姑娘走來,手裡拿著一枝盛開的茶花,對老人說:「村民愛我,培育我,我的花只向鄉親們開放,吳三桂別想看到我一眼。你們留我留不住,執意抗命會使百姓吃苦。還是讓那縣令送我去吧,我自有辦法對付他們,定能勝利歸來。」老人伸手去握姑娘的手,一驚醒來,原來是一個夢。以上就是小編整理的內容了,請大家多多支持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君君娛樂八卦 的精彩文章:

TAG:君君娛樂八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