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動蕩的世界-歷史上帝國的衰弱帶來的憂思

動蕩的世界-歷史上帝國的衰弱帶來的憂思

自有人類文明以來,世界格局之變遷莫過於地緣帝國的興起和衰弱。 歷史上公認強大的古代有羅馬帝國、蒙古帝國、神聖羅馬帝國,近代的大英帝國。現在的美國雖然強大,但影響力還沒有達到19世紀大英帝國維多利亞王朝的地步。大英帝國給它曾征服過的地方留下了豐厚的遺產,其中包括政治改革、文化交流和生活方式等諸多方面。經過不斷的傳播,英語如今已然是世界上第二大使用最廣的語言,英語實際上已經成為了世界的標準語言,從種種方面看,大英帝國無疑堪稱是人類歷史上影響力最大的帝國。

從歷史上看這些帝國最興盛的時期都沒有超過百年,他們統冶力下降,控制力減弱時往往是全球最動蕩的時間。最明顯的是也是大英帝國,進入20世紀初期,經過一戰和二戰,國力大為衰弱,曾經控制的地區加拿大、印度、澳大利亞都紛紛獨立,當然最紛亂的還是中東地區,帝國衰弱造成的影響在百年以後的今天還沒有消除。

20世紀初期的巴勒斯坦,是一戰後形成的國際共管區,主要是大英帝國負責管理。當時猶太基金會收購了一大部分被英國當局和當地阿拉伯人認為是不可耕種的沼澤和荒漠,經過猶太人社團的艱苦努力,排開積水,改良土壤,修建水渠,克服種種困難,才變成可耕用地。但這個時候已經有30萬阿拉伯人居住在巴勒斯坦,隨著猶太移民越來越多,當地的阿拉伯財團和宗教領袖對他們帶來的現代平等思想和社會主義理念完全無法接受。雙方開始就進入一定程度的械鬥狀態。

大英帝國國力下降後,為節省管理成本,本意是想在本地區成立一個自冶性的組織,自己好抽身離開。1917年11月2日,英國外交大臣貝爾福致函英國猶太復國主義聯盟領導人沃爾特.羅斯柴爾德勛爵,公開支持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他們的民族家園。這個《貝爾福宣言》仔細來看其實對各方面派別來描述都有點像瞎子摸象的東西,但對猶太復國主義者來說無疑是給他們的一劑強心劑,就是西奧多.赫茨爾嘔心瀝血長期追求的建國特許狀。但對阿拉伯民族主義者來說,絕對意味著是《麥克馬洪-侯塞因協議》歷史承諾的背叛,同英法兩國1916年為瓜分阿拉伯北部地區簽訂的《賽克斯-皮科協定》也是矛盾的。於是對立雙方的矛盾開始激化。

1939年5月,英國政府發表《麥克唐納白皮書》試圖和稀泥,也以失敗而告終。1945年英國在二戰中勝利,但國力已經更為削弱,1947年11月不得已在聯合國召開巴勒斯坦分治會議,規定在巴勒斯坦建立阿拉伯國和猶太國,耶路撒冷由聯合國管理。根據決議,猶太國的土地面積佔57%,大部分是沿海的肥沃地帶;阿拉伯國佔43%,多是丘陵和貧瘠地區。當時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佔總人口2/3以上,猶太人不到1/3。猶太人同意分治計劃,建立以色列國;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和阿拉伯國家反對分治計劃,巴勒斯坦國沒有成立。儘管這個地圖像蚯蚓一樣的決議方案現在來看無比奇葩,但在美國背書下,以色列建國得以實現。

1948年5月英國撤出巴勒斯坦,大國勢力先後插手,於是新的中東戰爭即將開始,一直持續到今天,還是一個世界性的火藥桶。歷史上帝國衰弱的教訓,提醒著我們今天愛好和平的人們,美國今天在戰略上的退縮,並不一定意味著更多正義來臨,地區性的動蕩,或許才剛剛開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西縱橫彈 的精彩文章:

統一和分裂-歐共體的歷史淵源由來

TAG:東西縱橫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