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不解決這些問題,區塊鏈很難實現商業應用

不解決這些問題,區塊鏈很難實現商業應用

多年前,區塊鏈技術還是一個不為大多數人所知的冷僻概念,而如今,大家都在焦慮著怕被區塊鏈和時代拋棄。本文中長江商學院張維寧教授重點分析了區塊鏈的技術瓶頸以及商業發展前景,希望能夠對研究區塊鏈的你有所啟發。以下內容為張維寧教授的演講實錄。

分享 | 張維寧

來源 | 虎爾財經

區塊鏈發展簡史

「區塊鏈」的概念是在2008年由日裔美國人中本聰在《比特幣白皮書》中提出的,本質上是一個分散式資料庫系統,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啟用了所有節點的共識機制。我認為未來區塊鏈技術如果能得到廣泛應用,這篇論文配得上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這是一篇非常簡單的論文,但非常深刻。我推薦大家都去嘗試閱讀,只需要簡單的英文與數學,但思想非常深刻。

但其實之前區塊鏈一直都不溫不火,直到2013年以太坊的出現。因為比特幣屬於非圖靈完備的系統,但以太坊是人類第一個圖靈完備的公鏈系統,我們可以在上面開發各種應用(智能合約)。其實我們目前看到的許多公鏈都大篇幅借鑒了以太坊,許多只是更改了部分參數。由於公鏈的開源性,所以在前人基礎上開發新的公鏈並不太困難。不過2016年之前的區塊鏈依然也沒有像現在這麼火熱,儘管也湧現了像IBM HyperLedger Fabric與R3CEV(聯盟鏈)等重要流派。

直到2017年比特幣暴漲,大家才逐漸意識到了虛擬貨幣的巨大價值。而基於以太坊的代幣開發可能只需數周,這顯然是一個迅速致富的機會。然而區塊鏈技術的真正價值並沒有被廣泛認識,只是各種新幣像雨後春筍一般不斷湧現。

中心化思想與技術瓶頸

關於區塊鏈技術的價值,我先來解釋一下去中心化的思想。

中心化其實包括中心化生態中心化共識兩個方面。

中心化生態表示系統需服從於某一個人或機構,這將大幅提高信任成本,讓相互之間難以合作,降低了效率,提高了交易成本。所以有人據此反對中心化。

但中心化的另一面是中心化共識,這能夠提高效率,這從我們國家的社會組織就能清楚看到。

所以我們看中心化到底能不能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率,主要取決於市場競爭環境與監管環境兩個方面,如果這兩個方面情況較好,中心化是可能提高社會效率的,典型的實例就是中國的BAT三大企業,過去數年讓中國的互聯網行業效率快速提高。

所以不能隨意斷言中心化一定不好。

再來看區塊鏈帶來的分散式生態與分散式共識機制,其優勢在於信任成本較低,因為只有多數節點取得共識,信息才會有效。可問題在於,在當前技術水平下,區塊鏈系統交易成本較高,這也是為什麼全球到現在還未能見到大範圍使用的成功商業應用。

其實區塊鏈並不缺乏應用場景,只是效率較低,隨著技術進步,應該會有不同行業的大量應用。我認為目前區塊鏈技術水平就相當於93、94年的互聯網,當時我們還不能傳輸圖片、語音,更不用說視頻,只能傳文字。當時也受困於足夠的應用場景,但技術的進步會提供更多支持。

我認為進步將在於四個方面:

首先區塊鏈技術要求每一個節點擁有同等能力。能力不足的節點會降低系統效率,這也是為什麼目前的系統少有移動端。要求同等能力(對等網路)對於區塊鏈系統至關重要,但也會使交易成本大幅提升。

第二點是不同的區塊鏈及其分散式機制的連接,轉化與融合的難度很高。我們現在看到的許多公鏈就像一個個相互獨立的王國,讓這些王國連接融合起來非常複雜。其實互聯網也有過這樣一段歷史,之前像美國,法國,日本等國家都有自己的「互聯網」,但相互並不連接,後來TCP/IP協議的出現才將不同的「互聯網」打通。現在的區塊鏈系統就像之前分裂的互聯網,那麼什麼時候能出現一個像TCP/IP的底層協議將諸多公鏈連接呢?目前我還看不到。這會抑制區塊鏈系統的超大規模應用。

第三點是系統中的節點為了取得其它節點的信任需要放棄部分隱私權,而不是對某個中心節點。例如銀行,一個目前典型的中心化機構,銀行知道我們大量隱私,但我們只需要對銀行信任。但區塊鏈系統中我們需要對所有節點放棄部分隱私,例如賬戶與交易記錄。當然節點可以選擇匿名,會緩解對現實世界的影響,但同時又帶來了監管難度。如何協調這些矛盾,我還沒有看到足夠好的協議出現。

第四點是共識機制迭代的連續性問題。就像互聯網行業中對app的更新,每次都需要將app關閉才能重新安裝並重啟,這在互聯網中並不會有多大問題,但對於區塊鏈就有悖邏輯。智能合約有三個條件,自運行, 自供給,以及永遠運行。如果不能永遠運行就很難稱為智能合約。那麼如何升級,實現熱插拔呢?目前還沒法實現。

區塊鏈的商業應用

我認為主要在信任成本較高,以及交易價值較高的行業。例如廣告,金融,包括了銀行,保險,證券。可以考慮利用區塊鏈改變現有商業模式,信任機制以及激勵機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效率,並在監管範圍之內。例如流量變現,資產通證化,有可能是未來一兩年比較接近的落地。但這同樣需要更好的技術來支持,而且很難確定能不能出現日活千萬級應用,就像互聯網時代的先驅雅虎公司。讓我們拭目以待。

同時,在技術創新上會有大量機會。

技術創新的核心在於降低(分散式共識)交易成本,有四個方向值得考慮:

第一點是如何更好地優化協調不同節點,尤其是針對移動終端與IoT終端,在區塊鏈系統實現超大規模,超低時延,超高存儲量運行,能夠實現海量數據的傳輸與存儲。我認為這一點在一兩年內就會有很大突破。

第二點要實現跨鏈、多鏈區塊鏈引擎的熱插拔,能夠實現超大規模區塊鏈賬本的融合增長。這一點是解決上面說的不同公鏈的連接不夠,希望能像互聯網一樣成為一個互相連接融合的超大規模網路設施。但這並不是說所有的應用都適合分散式,關鍵在於需要先建立一個強大的基礎設施。

第三點是私密賬本與私密智能合約的發展,能夠實現數據應用內容等資產的權利保障。區塊鏈技術的原理使得系統有能力保障數字資產的隱私與權利。

第四點是區塊鏈與智能合約能夠靈活迭代協議棧,並讓區塊鏈與現有互聯網無縫集成。這些我們現在做的還非常不夠。不過這也是很大的空間,並且如果能做到,將極大地激勵創新。

Q&A

問題1:請問張教授如何看待各國監管政策的不統一,國內的企業如何擁抱區塊鏈技術?

張教授:各國監管政策不統一非常正常,各國的社會制度、人文形態都有不同,各種監管本就不同。我會更多地關注機會,例如哪些地方的監管政策更可能會放開。我有一個很有意思的觀察,就是歐洲政壇的年輕政客一般都非常擁抱區塊鏈技術。

因為歐洲有著較好的機制基礎,比較容易被接受。當然有些老政客的抵觸,除了因為固有思想,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技術水平本身還比較低,而這些在將來都會有改善。5年後歐洲年輕政客可能大量上台,加上技術的進步,我預計歐洲可能會率先放開區塊鏈監管。而在全球化的環境下,其它各國也會跟進。

問題2:如何對區塊鏈項目建立估值體系?

張教授:因為目前區塊鏈項目的現金流與風險難以獲知,缺乏定價基礎。目前的定價方式更接近於藝術品拍賣的邏輯,某個token的價格,往往是信仰和稀缺性。

問題3:如何看待區塊鏈就像當初互聯網泡沫的說法?區塊鏈的發展又會有哪些不同?

張教授:上面我已經將兩者做了很多對比,在大方向上來說我認為是相似的,但時間窗口會有所不同。這是由於技術水平的不同,現在我們的技術基礎比2000年網路泡沫時要好很多很多。我認為轉向區塊鏈是很正常的,因為互聯網基礎設施的紅利已經逐漸消失,標誌是市場出現壟斷,創新與價值增長已經趨緩。

現在我們需要新的基礎設施,就是基於端、網、雲的基礎設施,端是指更好的IoT設備,網即是區塊鏈,雲是指人工智慧。我們需要構建新的基礎設施來推動下一輪全球經濟增長。所以我覺得不會有大的不同,但時間窗口可能會更短。

end

想了解更多區塊鏈技術未來的商業應用嗎?

3月29日,北京,新科技、新金融、新擔當——2018科技創新領袖峰會暨第九屆長江青投論壇。

長江商學院教授、長江創創社區學術主任張維寧將領銜,對話全球領先的區塊鏈資產金融服務商、區塊鏈技術應用研發領軍企業、區塊鏈資深學者,深入探討【人工智慧+區塊鏈:科技賦能金融 】,帶你「鏈」接未來!詳情請點擊閱讀原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長江商學院 的精彩文章:

你所關心的未來,將會被這些黑科技改變!

TAG:長江商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