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15家庭教育的分工

15家庭教育的分工

家庭教育的分工

說起家庭教育,就不得不提中國有老人帶孩子的傳統,以及現在有些父母工作太忙這個現實。在以前沒那麼多新的思想和觀念衝擊時,一代一代也就這麼過來了。可現在網路巨量信息和育兒理念的衝擊,就讓不同觀念導致的矛盾有時會凸顯出來。

當然,在大部分的家庭中和大部分的時間裡,氣氛是非常和諧的,並不存在一定要糾結出一個到底聽誰的的狀況。但也不排除,在有些家庭里,或者在某些問題上差異實在是大到必須抉擇或是無法化解的地步。比如說,要不要花錢給孩子上早教或是學鋼琴,這就是個必須做出選擇的問題,答案只有是或否,不存在模稜兩可的地帶。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又該如何決策呢?

對於這件事情,我覺得各家有各家的情況,難以一概而論的給出某種解決方案,但是我們可以通過釐清幾個認知,從而結合實際作出自己的判斷:

第一,在必要的情況下,應該有決定性的發言權;第二,隔代教育的好處與不足

對於第一個問題,應該有決定性的發言權

這取決於兩個方面,最重要的一個方面是誰是孩子的第一監護人,誰就應當擁有決定性的發言權,除非其主動放棄。在一般意義上講,這個角色顯然是孩子的母親,她很自然應當擁有決定性權力。從另一個角度講,由於女性在撫養後代方面的天然優勢,為孩子考慮事情也比較周全,擁有決定權往往更為合理。從我自己的家庭實踐中,哪怕我認為自己擁有一些早教知識了,但在和小羽毛媽媽關於孩子的意見不統一時,如果互相無法說服,我會毫無例外的選擇尊重並同意她的意見。做父親的必須坦誠的面對自己的不足,大男子主義絕對不應該用在育兒方面。

而對於少數甚至沒有幫孩子換過一次紙尿褲,餵過一次奶的父親們而言,還理直氣壯的要攫取育兒方面的話語權,我真的不知道其自信的底氣從何而來。也許在很多家庭里,存在著經濟來源支配話語權的情況。但我們需要知道,家庭的財產是共同擁有的,無論誰去掙錢,誰去照顧孩子都只是分工不同。如果某個家庭分工是丈夫掙錢,妻子帶孩子,那並不是說妻子就沒有話語權了,她同樣可以支配家庭的財產。換個角度講,如果是妻子工作掙錢,丈夫更多的帶孩子,那麼說不定妻子掙錢能力更好呢?所以她只是為了家庭做出了犧牲而已。如果一位丈夫把妻子為你為家庭的犧牲作為自己強勢的理由,那麼這樣的丈夫實在是很不成熟了。更何況雙職工家庭更為普遍,如果妻子既要同樣辛苦的工作掙錢,還要帶孩子,還要失去話語權,那這樣的丈夫就必須摸著良心問自己是否合格了?

所以以財產收入來決定話語權是極不公平且自欺欺人的想法。撫養孩子本就是雙方共同的義務,不肯承擔義務的人,當然也放棄了權利。當然,作為第一監護人的孩子母親,也要看清自己知識與經驗的不足,多多吸收其他人的意見。

而同樣的情況如果出現在祖父母和父母之間意見不統一時,也是一樣。在需要作出選擇的情況下,我是堅定支持孩子母親的。但有兩個問題需要考慮,第一是誰在實際撫養孩子?據我所知,同樣也有不少身為父母的,把孩子扔給老人去帶,自己幾乎什麼都不管。我認為這跟工作忙不忙沒有關係,白天忙完,到了家之後仍然什麼都不做,連給孩子講故事的事情都丟給老人這就不對了。不論是因為工作太忙無奈也罷,還是自己偷懶也罷。這種行為相當於你已經放棄了自己作為第一監護人的權利,所以失去發言和決策權也是正常的後果,你就應當接受。

第二,年輕的父母,尤其是年輕母親往往有時候過於敏感。如果年輕父母在學習早教知識時過於碎片化,並不系統,可能導致很多看法自以為正確其實並不周全,這時要主動意識到有些問題是自己水平有限導致的。另一方面如果孩子較為瘦弱甚至有疾病時,往往把別人一些普通而正常,只是算不上超級細心的照料方式看做不負責任和不合格,從而導致嚴重的不信任和衝突,這種情況也要求母親們能夠放平心態。接受別人的觀點。

最後,如果家庭關於孩子撫養的矛盾衝突始終無法調和,那就請不要去累及祖父母了。孩子是你生的,你自己辛苦點,自己權利和樂趣也多點,這很公平。

因此,對於第一個問題的回答就是:誰付出誰更擁有發言權,除非一方主動放棄。如果是一個常見的環境里,關於育兒方面,母親往往是理想的決策者。

關於第二個問題,該怎樣看待隔代教育。雖然現在信息爆炸,很多舊的經驗會看起來過時。但也要注意到,隔代的傳承,其實是非常有必要的。

舉個例子,看過動畫電影《尋夢環遊記》的人,都能深深感受到那種家族傳承的溫情,而這種溫情,僅靠父母一代人是顯然不足以做到的。說到中國的實際,則更讓人有感觸。我們現在每天都能吃到粽子、吃到餃子、吃到湯圓。但還能吃出多少小時候全家一起親手做的味道呢?祖輩的教育也許在某些方面有著各式各樣需要改進的地方,但是其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

首先,他們發自生命內心的愛與付出,是任何早教教師也無法比擬的。

其次,家族的味道和節日,家族的溫暖,家族的習慣,文化的感覺,如果一概以科學和現代化的名義去忽視,會失去更多。

還有,祖輩撫養孩子的經驗和信心,在合理溝通的情況下,完全應該進行虛心學習。他們天然就是經驗豐富的導師,完全忽視他們的能力,是一種極大的資源浪費,也是一種對他們愛孩子之心的不尊重。我們在遇到問題的時候,或許會求助網路,求助醫生,求助鄰居。為什麼不正式向祖父母虛心請教一下呢?祖父母在得到尊重的同時,家庭關係也會更融洽。

有時候,少數年輕的父母會對於長輩的勸告很敏感,不耐煩。我們必須提醒自己,是否自己對於熱門育兒知識的追求,對傳統經驗的拋棄也成為了一種固執呢?似乎我們接觸了到了最新的網路之後,就必須去證明傳統的做法一定過時了呢?這種固執是年輕人不應該有的。也許來源於你過於急迫的希望孩子的童年一定要跟自己以往並不令滿意的童年不同,以至於對過去的一切都持否定態度。這些都是執念,我們也許應當放下。

如果你希望得到祖輩的幫助,那麼也請記住,他們是你的導師,不是你免費僱傭的保姆,請用對待師長的態度去尊重他們的付出。

而作為祖父母,也要意識到每代人的生活方式是不同的,我們的時代變化太快,幾乎是僅用幾十年的時間,就從物資匱乏時代衝進了互聯網時代,每代人要消化的內容本應當是至少3-5代人慢慢消化的。

說到這裡,我也想嘮叨幾句祖輩常見的可能需要改進的地方。

首先是讓孩子穿得太多,有一種冷叫做奶奶覺得你冷。冷熱本就是個主觀感知概念,不要用自己的感受去要求孩子。請接受孩子應該比大人少穿一件的現實,否則會破壞孩子的健康。

其次,在是否寵溺、縱容孩子方面,祖父母還是要放寬心,祖父母總是認為自己的孫子是完美的,不知不覺會容易寵溺。這些方面以孩子父母的意見為主比較好一點。前文提到的摔跤怪桌子的方式更不要有。尤其要了解,延遲滿足是一種重要的幼兒教育手段,不能孩子要什麼就馬上給什麼,不要總以孩子還小為借口。要知道,等孩子長大了就晚了,習慣就是在孩子還小還不懂事兒的時候養成的。

第三就是體現在餵養手段,衛生要求,出行安全方面。環境在變化,時代在進步,不僅是帶孩子,身為祖父母的自己也要提升這些意識。如果少數的祖父母在某些方面做得不好,比如總是捨不得隔夜的飯菜,帶孩子闖紅燈之類的,請虛心接受他人的勸告並改變。如果實在固執還因此生氣的話,您應當適度放棄一些權力了。

祖父母也有寬慰壓力過大的孩子父母的義務,作為經驗豐富的過來人,您在有時候孩子父母經驗不足的慌亂中最好及時給予心平氣和的指導、幫助與安慰,而不是火上澆油式的指責。這對於解決家庭矛盾是有極大幫助的。如果您總是指責,那麼只會導致孩子父母不再敢與您溝通,從而彼此疏遠,更重要的是會讓孩子感受到這種不好的家庭氛圍,影響他建立對親人的信任。

誰都知道,一個愉悅的家庭氛圍,對於孩子健康成長有多麼重要。有祖父母一起帶孩子是一種天倫之樂,父母與祖父母之間都需要做出一些妥協,都不應當指望對方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彼此互相理解,取長補短,更多的享受這種樂趣吧。

可在喜馬拉雅、企鵝、考拉、蜻蜓等搜索主播「昭哥聊聊」或專輯「給父母的5分鐘極簡早教課」播放專輯。

亦可直接識別下方二維碼跳轉專輯音頻:

註:

「昭哥聊聊」為本人個人公眾號,系列文章均為原創。

「給父母的5分鐘極簡早教課」系列音頻為本人在各大音頻平台播講專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昭哥聊聊 的精彩文章:

TAG:昭哥聊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