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友情可談不可忘

友情可談不可忘

兩年前,玲玲認識了同宿舍的文文,時間久了,兩人變形影不離,成了最要好的朋友,並且玲玲一直把文文當妹妹來對待。可是半年前,他們之間的友誼開始出現一點不和諧,文文又結交了一位新朋友,開始對自己不冷不熱,慢慢地,玲玲也習慣了,畢竟他們還是朋友。

玲玲始終搞不明白,是自己那方面做錯了,或是無意中得罪了文文,讓他開始有意疏遠自己。平時文文出去與人吃飯,或去出去玩從來不叫自己,事後總會說一句我忘了,要是別人也就罷了,但讓玲玲很在乎的是,文文竟如此不將自己當朋友看。

有一次,玲玲鼓起勇氣問文文;「我們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文文卻淡淡地說: 沒什麼事。

有人建議玲玲說,她怎麼對你,你就這麼對她。但是玲玲很在乎這份友誼,不忍心就此失掉這位朋友,所以,他現在很迷茫。

類似的事情司空見慣,朋友間的友情有時候就是這麼讓人捉摸不定,你永遠也不知道誰對誰錯,其中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也不是單純站在哪一方的角度隨便就能說清楚的。

許多時候,有一隻所以會出現裂痕,主要是因為一方對另一方期望值過高,要求太多,以致讓對方產生心裡負擔,或是無法接受,進而會有意疏遠對方。有句話叫「君子之交淡如水」,從表面上來理解,是說君子之間的交情淡如水,言外之意是,真正的好朋友會為對方著想,在相處過程中雙方會保持合適的距離與恰當的熱度,這樣才會是友情變得長久,變得單純。

事實的確如此,那麼過分熱情的友誼往往不會持續太久,因為其中定會摻雜著一些功利因素,一旦一方失去了利用價值,那友情也會宣告結束。

所以,在與朋友相處的過程中,一定要記得一個大原則;有情可談不可忘。具體來說,就是要與朋友保持適度交往,不要太冷,也不要太熱,這對雙方都是一種保護。

1.經常保持聯繫

這是一件非常容易辦到的事情,時不時向朋友表示一下問候,送上一句祝福,或許小聚一下,都可以讓友情保鮮。同時,用這種方式也是在告訴對方:「我很在意你,一直沒有忘記你。」如果半年,甚至一年沒有聯繫,突然有一天向朋友表示問候,拿多少會顯得唐突,從情感上來說,雖然朋友會感到驚喜,但更多的還是提防,因為朋友很可能會懷疑,這個時候聯繫自己定有某種企圖。如此,就會讓友情變得不尷不尬,憑空多了一份不信任。

反之,如果經常保持聯繫,一周一次,或半月一次,那朋友就完全沒有這種心裡負擔。交流起來也會顯得輕鬆,自在。

2 ,重新認識朋友

不可否認,現實中的有些友情是摻雜著其他功利因素的。有些人之所以願意與你保持友情,並主動親近你,是因為你對他來說還有些利用價值,如,你的某個朋友或親戚是位貴人;你的手頭掌握一定的人脈資源,這正是朋友需要的;你很富有,出手大方,吃飯經常不用朋友買單……

某一日,一旦你一無是處,對朋友來說沒有了利用價值,或是朋友感到,交你這樣朋友,只會讓人感到掉身價,那朋友可能會毫不客氣地把你踢開,另尋知己。

對於這樣的友情變故,一定要學會重新審視自己,審視朋友,如果別人壓根就是把你用來當槍使的,那對這份友情也不必抱太多幻想,應坦然面對現實,該放棄的要果斷放棄。

3,學會低調共事

在自傲清高的人,多少還會有嫉妒心裡的,有一類人嫉妒心理特彆強,只許周邊朋友比自己差,不許朋友比自己強,一旦有朋友在某些方面強過自己,便會醋味十足,心裡酸得要死。事實證明,這樣朋友往往很難處,但也不是沒有相處的技巧。

留意一下你的周邊,看看有沒有這樣的朋友。如果你確實看中與這種人的友情,那在與他們相處時一定要低調,強過朋友的地方要少說,不及朋友的地方要多講,讓他們始終保持一種優越感。只要他的優越感在,那你們的友情就在。

4,該放手就放手

有些人平時朋友較少,好不容易交了一個知心朋友,便會投入百倍的熱情,殊不知,這也會給朋友造成一種心裡壓力,該說的不該說的,你都要與對方說,很不得把心掏出來給對方,讓人感到無力「報答」……有些人正是因為不堪這種壓力,而選擇疏遠朋友的。朋友相處,一定要給對方留足空間,這既包括心理空間,也包括人及空間,所以該放手的時候一地要放手。友情深淺,說白了,是一種心理感受,只要對方願意接受你,信任你,那不管對方嘴上這麼說,距離與你有多遠,友情還是友情;如果對方從心理上不願意接受你,或是反感你,那你們之間即使再是一副親密的姿態,也只能算是一種面子上的應酬,而談不上一點友情。

要相信,真正的友情還是存在的,但是,他需要想經營事業一樣,由雙方共同來經營。如果你不善經營與朋友間的友情,忽冷忽熱,忽遠忽近,那在忠誠的朋友也會漸行漸遠。

如果友情中摻雜著功力與名聲,那這種友情必然來得快,去的也快,只有純凈的友情,才會如涓涓細流,綿而不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創業之路團對 的精彩文章:

TAG:創業之路團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