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精日」分子怎麼治?看看歐洲如何用懲治「精神納粹」

「精日」分子怎麼治?看看歐洲如何用懲治「精神納粹」

英國廣播公司網站近日刊登題為《「精日」分子與在海外以身試法的人》的文章稱,從各種定義上看,「精日」分子似乎是特指「精神上將自己等同於日本(極右翼)的人」,其言行不論是出於有意還是無意,都傷害到中華民族的歷史情感,是中國社會主流不能接受的。

文章稱,「精日」的原因多種多樣,包括「軍服迷」「動漫迷」「為了做網紅」等等。

兩名「精日」分子身著侵華日軍軍裝在南京紫金山抗戰遺址留影,被網友曝光後在網路上受到一致譴責。(微博網友@上帝之鷹_5zn)

文章認為,可以判定的是,「精日」分子是極少數,其言行不論是出於有意還是無意,都傷害到中華民族的歷史情感,常體現種族主義情緒,是中國社會主流不能接受的。

文章稱,「精日」分子的言行常激起中國網民和官方的憤怒,多次受到中國警方的嚴厲警告。但由於目前中國法律缺乏有關此類行為的規定,警方也只能以「擾亂社會秩序」的罪名予以拘留,但不足以懲戒這種行為。

文章建議,中國在思考如何教育後代、維護歷史尊嚴之際,或許可以參考歐洲的做法。

文章稱,在歐洲,很多國家有著諸多反對種族主義以及軍國主義的道德、法律、教育方面的約束,比如對二戰納粹德國入侵他國、迫害猶太人、對猶太人進行大屠殺的歷史,主流媒體、社會各界和輿論決不容忍歪曲歷史的言論和行為。

2017年8月,兩名中國遊客因在德國國會大廈前擺出納粹手勢並用手機互相拍照而被帶入警局詢問。(路透社)

德國、奧地利等歐洲國家都有禁止使用納粹符號和手勢方面的法律,並在起訴極右翼、新納粹分子的時候時常用到這些法律。除了判處高達3到5年監禁的法律懲處手段,還包括通過保釋金等手段進行財務懲罰的有效約束。

文章稱,不過,這些社會和法律約束仍不能杜絕偶爾會出現個別年輕人身穿二戰納粹軍服胡鬧的事件。有關例子在歐洲各國比比皆是,奇怪的是其中還包括近年來有無知的中國人和其他亞洲人主動「撞槍」的一些例子。

資料圖片:希臘球員卡提蒂斯用納粹手勢慶祝進球,之後被希臘足協宣布永不能入選國家隊。(美聯社)

文章稱,也許有理由認為不論是「精日」還是「精神納粹」,都是出於年輕人的無知。無知不代表無過,無知也不代表豁免。法西斯主義雖在二戰中被打倒,但從來沒有絕跡。在歐洲人看來,正因為這種無知行為,在事實上有可能為歪曲歷史,甚至為新法西斯主義死灰復燃創造土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參考消息 的精彩文章:

港媒:美妖魔化中國損人不利己 接觸才有好處
馬媒:中國「海綿城市」理念抗洪獲贊 馬來西亞應學習

TAG:參考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