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水多、劇尬、節奏慢,《老男孩》的鍋該不該由劉燁來背?

水多、劇尬、節奏慢,《老男孩》的鍋該不該由劉燁來背?

水多、劇尬、節奏慢,《老男孩》的鍋該不該由劉燁來背?

當四十歲的鐘躍民(劉燁在《血色浪漫》中的經典角色)遇到台灣大齡被綠女青年,彼此水土不服到擦不出任何火花!

|帕丁頓

由劉燁、林依晨、雷佳音主演的都市情感劇《老男孩》,開播至今收視尚可,但比收視更火的是該劇滿滿的槽點。

這部電視劇講述了黃金單身漢吳爭(劉燁飾),民航機長,擁有令人羨慕的職業和外表,還有一個多金幽默的好哥們史非(雷佳音飾),他生性自由不羈,活得非常滋潤,徹頭徹尾的老男孩。然而某天,一個16歲的兒子(胡先煦飾)從天而降,還有兒子的班主任小歐老師(林依晨飾)緊隨其後,徹底顛覆了吳爭既有的生活......

水多、劇尬、節奏慢,《老男孩》的鍋該不該由劉燁來背?

就讓女人和孩子逼男人長大吧

聚焦都市中年男性的內心成長,這在目前的劇集中是極少見到的,長不大的中國男性也確實是一直存在的社會現象,原本觀眾對該劇充滿期待。可惜該劇從第一集開始,就種下了水戲多、節奏慢、劇情尬的禍根,以至廣大網友一邊追劇,一邊追問:

1、從天而降這麼大個兒子,劉燁你真的不先去驗一下DNA嗎?

2、48集的劇播出快過半了,男女主之間還能不能有點進展了?

3、劉燁真的不考慮和雷佳音在一起嗎?

......

打著「讓男人成長」的旗號,自然不能打光棍,於是該劇第一集第一場便上演了「上錯花轎嫁對郎」的戲碼。

水多、劇尬、節奏慢,《老男孩》的鍋該不該由劉燁來背?

為了讓劉燁與林依晨陰差陽錯的偶遇,編劇讓劉燁和林依晨的男朋友開了同款車,然後林依晨在男友的后座上睡去,再然後兩人把車停在同一個休息區,並都下車進便利店買東西,接下來就出事了,林依晨的男朋友從便利店出來,直接開車走了。就算大家最終是要分手的,好歹也是個大活人,真的不報個數再走嗎?編劇不可以這樣強行給男女主製造機會呀。

看在澳洲天空湛藍、風景養眼,演員演技還在線的份上,劇情的尬先忍了,但半小時的戲份就只講了這麼一件事,40歲的大叔和36歲的大嬸,滿口大碴子味兒對戰台灣腔,沒禮貌沒風度的大吵大作。20歲的偶像劇可以「你出牆一尺,我挪牆一丈」,40歲的愛情還是稍微成熟智慧一點吧。

水多、劇尬、節奏慢,《老男孩》的鍋該不該由劉燁來背?

遭遇完女人,第二集,前夫哥雷佳音變身送子佳音,突然把一個16歲的大兒子帶到劉燁面前,「來,叫爸爸!」。

由胡先煦扮演的兒子算是此劇最大亮點,小小年紀,演技可圈可點。他的媽媽是劉燁前妻,當年兩人離婚時,媽媽已經懷孕,但劉燁並不知情。在媽媽去世後,現任爸爸便瞬間翻臉,告訴他,其實我不是你親爸,你走吧。

為了讓老男孩劉燁快速當上爹,編劇這樣尬寫劇情也真的是辛苦了。

三金(金馬、金雞、金爵)影帝劉燁已經靠顏值、演技和人氣在相當大程度上為本劇加分,被廣大網友吐槽的鍋實在不該社長來背。

水多、劇尬、節奏慢,《老男孩》的鍋該不該由劉燁來背?

《老男孩》製片人蘇降雨曾表示,該劇聚焦了男人最有意思的兩個階段,40歲左右的男人 「身體成熟、心裡裝著一個少年」,而16歲青春期的男孩恰恰相反,他們「身體還未完全成熟,心裡卻裝著一個自以為成熟了的自己」。16歲面臨著內心焦灼的執拗糾葛和青春期叛逆,40歲面臨著青春漸逝、害怕束縛的恐懼,兩個群體通常都不願正視自己應擔負的責任,而是選擇退讓和逃避。

這樣的心理確實屬於社會普遍存在現象,問題在於,正常人碰上這種事:前妻死了,孩子無家可歸。不管是不是自己親生的,好歹得收留兩天吧,居然沒有,這是在玩「旅行青蛙」嗎?

雖然該劇大的戲劇衝突還算頗具張力,但劇情和細節實在太多不合常理,不合邏輯。再加上不太搭配的男女主形象,蜜汁尷尬的攝影角度,過於明顯的穿幫鏡頭,使得《老男孩》難以躋身優質爆款劇行列。如果不是一眾演員夠走心,恐其將淪為一出狗血大戲。

水多、劇尬、節奏慢,《老男孩》的鍋該不該由劉燁來背?

《老男孩》們的鍋該由誰來背

繼去年7月份《我的前半生》之後,大女主退熱,大男主上位,《戀愛先生》《美好生活》《老男孩》等,各位老臘肉均分到了市場一杯羹,但誰也沒吃飽的樣子,至今還沒有出現一部真正大爆款的劇集。

這三部戲有一個共同點,開場都已經衝出亞洲走向世界,像商量好了一樣,紛紛給男主設定歐洲、美國、澳洲等工作、生活、旅遊的背景。不知道這樣的安排是因為當地的影視退稅政策,還是為了刺激網路用戶充會員。

但是從觀眾反應來看,劇情有硬傷,包裝的天花亂墜大家也不見得買賬。如《老男孩》就從開播初期的豆瓣7.8分下降到了6.6分,《美好生活》目前保持在7.0分,已經完結的《戀愛先生》只有5.7分,乾脆不及格。

水多、劇尬、節奏慢,《老男孩》的鍋該不該由劉燁來背?

同時我們注意到,這幾部以大男主為賣點的劇,編劇卻以女性為主,洞悉男性內心變遷,女人真的比男人更了解男人嗎?用一句偏營銷的話來講,找不到產品的痛點,便無法刺激消費者購買。《我的前半生》解決了都市大齡女性的家庭、職場困境問題,那麼,《老男孩》們帶給了觀眾什麼?

這個鍋編劇真的要背一下。

不過近期,著名編劇汪海林做客某節目便大爆行業內幕,從編劇到演員,從電視台領導到買收視率統統爆了一遍。讓人感嘆,影視行業水太深,這個鍋編劇一個人可能真的背不動。

針對為什麼如今風向由大女主轉向大男主,或者劇中要塞小鮮肉這一現象,汪海林表示:電視台購片部門基本上是女同志。他更直言,「這幾年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就是電視台領導要來探班,那麼就要組織男演員,去陪領導吃飯了,不再是女演員去陪領導吃飯了,明白嗎?」

水多、劇尬、節奏慢,《老男孩》的鍋該不該由劉燁來背?

光吃飯就萬事大吉了嗎?當然沒有那麼簡單,片子賣出去了,收視率還是要操心的。

汪海林又大膽透露,「開始並不知道收視率被操縱了,然後我們就研究說,這幾個戲為什麼收視率都高,我們怎麼努力超過它。後來研究了一陣以後,我說我發現了,我們確實比較難找,它這些戲的那種勁。就是它要有一種,你要找到那個勁,你的戲收視率一定高,就是要有一種傻x感。而且你要創作者是,真心的,全身心投入到這種感覺裡面去,你塑造的出來那個戲,它一定收視率高。你還不能說我瞧不起觀眾,我是有點勉強給你們寫這個,你們不就是愛看這個,這不行,你得全身心的。」

他還表示,很多時候收視率的數據更是假作真時真亦假,甚至製片方要掏腰包為收視率買單,把聲勢造起來了,大家自然就追著看了,這樣廣告商也滿意,電視台也滿意,皆大歡喜。

汪海林說,自己一直有一個公式,靠小鮮肉的顏值來賣的,一定是爛劇。那麼,這些僅靠演技奮力扛起的,就一定是好劇嗎?

水多、劇尬、節奏慢,《老男孩》的鍋該不該由劉燁來背?

影視劇從創作到產出確實是一個複雜的過程,需要幾十個部門、工種的配合,需要成百上千人的共同努力,不僅有台前呈現出來的演員、畫面,更有幕後如導演、編劇、攝影乃至上游的電視台、出品方等等環節的控制與配合,一部優秀作品的產出確實需要天時、地利、人和。

市場稀缺題材、演員陣容強大,觀眾翹首以待,《老男孩》原本有機會在同類劇集中獨樹一幟,或許是某些環節的將就,或許是其他特殊原因,《老男孩》沒能成就典型,實屬遺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