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遼國也曾向宋稱臣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遼國也曾向宋稱臣

一直以來,宋朝留給後人文弱的形象,宋人重文輕武,甚不堪戰。北宋一朝,北方受制於遼國和西夏。西夏畢竟國小,宋廷在名義上還與之保持君臣關係。遼國則不同了,遼國疆域遼闊,人口眾多,體量不比宋小多少。許多人都知道宋遼在經歷了二三十年的戰爭後,兩國訂下澶淵之盟,宋遼約為兄弟之邦,遼宋約為兄弟之國,宋每年送給遼歲幣銀10萬兩、絹20萬匹。從結果來看,必然是宋吃虧了,每年都要花錢買平安。

宋廷雖然每年都要被挨宰,但是面子上還過得去,因為簽訂澶淵之盟時,宋朝皇帝宋真宗要比遼朝皇帝遼聖宗年長,故宋為兄,遼為弟。當然這也只能是討一些口頭上的便宜,宋人一直深以為恥,奈何確實打不過人家,只能一邊花著錢一邊伺機反制。宋人最後終於等來了轉機,一百餘年後,契丹人急著向宋人求和,甚至以稱臣的代價尋得和平。而宋人並不應,終致遼國覆滅。

遼朝末年,女真人迅猛崛起於白山黑水之間,完顏部建立金國,起兵反遼,金軍越戰越勇,成為遼國的心腹大患。同時遼朝末帝天祚帝昏庸無道,只知享樂,國內腐敗橫行,階級矛盾、民族矛盾不斷激化。遼國內許多漢民,甚至包括契丹人不但不支持政府軍,反倒對金軍夾道歡迎。金人起兵不到十年,便已攻陷了遼國三分之二的國土。

面對威脅越來越大的金人,天祚帝也不能無動於衷。公元1122年,遼保大二年,他坐鎮北方前線,親征金軍。然而他高估了自己對軍隊和臣民的影響力,許多族人見打不過金人,紛紛投降,引導金軍找到天祚帝設在後方的營帳。天祚帝帶著親衛慌忙逃往深山,由此與國都失去聯繫。遼國的南京,即現在的北京,慌亂不堪,面對步步逼近的金人,遼國不能沒有皇帝。天祚帝的堂叔耶律淳被擁立為新皇帝,然而耶律淳也無力抵擋金軍,想出的辦法只有遣使乞和。金人直到遼國的滅亡只是時間的問題,不必再做妥協,加緊進軍步伐。

契丹士兵

耶律淳無計可施之際,天祚帝也有了消息,他收攏到了足夠多的部眾,氣勢洶洶地返回南京,耶律淳在憂懼之中死去了。沒想到天祚帝還沒到南京就被金軍截擊,部眾再次潰散,他只得再次逃難。在南京的耶律淳余部接到消息,五味雜陳,不知是好是壞。耶律淳的妃子蕭普賢女掌控大權,冊立了天祚帝的五子耶律定為帝。見過足夠多大場面的耶律淳都不能收拾局面,何況這對各懷心思的嬸侄。蕭普賢女拿出更多的底牌來與金人議和,金人仍然不應,遼人只能加緊戰備,迎接金人的進攻。

宋徽宗的《聽琴圖》

早在金人起兵之初,宋人便開始聯絡金人,意圖南北夾擊遼國,終訂下海上之盟,功成後讓中原魂牽夢繞的燕雲十六州歸宋,宋將原給遼國的歲幣轉給金國。宋徽宗做了大半輩子的畫,也想找機會證明下自己的治國才能,見遼人正焦頭爛額,派童貫率軍直擊南京。

遼人應付金人已焦頭爛額,宋人再摻和進來,將再無幸理。蕭普賢女見金人油鹽不進,只得在兄弟之邦的宋人這邊想想辦法,派出使節大講唇亡齒寒之理,勸退宋軍,甚至聯合宋人共抗金人。宋人受遼人的氣已久,不想放過收復燕雲這千載難逢的機會,斷然拒絕了媾和請求。

蕭普賢女兩邊都沒討的好,只能寄希望於自己。然而屬下的臣子卻不願放棄媾和,李處溫等人聯合部分大臣,繞過蕭普賢女以向宋國稱臣為條件乞求宋軍退兵。這是宋立國以來,遼人拿出的最低姿態了。然而前軍主帥童貫繼續拒絕,他牢記宋徽宗的囑託,以拿回燕雲十六州為要,顯然遼人不可能同意這一點。

想當年,大遼如何風光,從日本海到阿爾泰山,從白溝河到大興安嶺,都歸屬其統治,大遼威名遠播海外,契丹成了東歐和北亞諸多民族對中國的稱呼。北宋一朝百餘年,始終被遼壓制,現在終是風水輪流轉,輪到宋人逼迫遼人了。

遼國的大臣代替國君投降都不能求得和平,蕭普賢女心灰意懶,誅殺了那些通敵的大臣,放棄南京,投奔天祚帝。天祚帝一直對她懷恨在心,儘管自身也很落魄,堅持誅殺了自己的堂嬸,這導致契丹部眾進一步離散。遼人丟掉了絕大部分城池,再無抗金的資本,天祚帝最終被金人俘虜。

末帝天祚帝耶律延禧

契丹亡國後,如大家所知道的,宋徽宗也沒有得到好下場。後來金軍挾滅遼之威攻滅北宋,俘虜了宋徽宗與宋欽宗父子。據野史性質的《大宋宣和遺事》記載,遼宋兩國皇帝被俘後,在金國都受盡屈辱,金主完顏亮命五十多歲的宋欽宗和小不了幾歲的天祚帝打馬球,宋欽宗年老多病,又不善騎馬,一不小心就跌落馬背,慘遭馬踏而死。天祚帝趁亂想逃,也被弓箭射死。兩個皇帝一朝死於馬球場,時人莫不憐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