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春季養生,怎麼做才算對?

春季養生,怎麼做才算對?

眼下大地轉暖,春陽上升,萬物復甦。踏著春天的腳步,春季養生也該提上日程了。

根據祖國醫學「天人合一」的理論,只有人的機體內環境與自然界的外環境保持協調統一,才能達到機體的陰陽動態平衡,因此,傳統醫學提出了「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養生法則。

那麼春季養生要注意些什麼呢?

春季養生法則一:

養陽

初春來臨,萬木吐翠,正是採納自然之氣養陽的好時機,而運動則是養陽的最好方法之一。人們可以根據自身體質狀況,選擇適宜的項目,如逛公園、散步、打太拳、舞劍、郊外踏青等,讓身體沐浴在明媚的春光中,以吸取大自然的活力。

需注意的是,春季運動不宜過劇過烈,特別是踏青登山應量力而行,以免運動過度,汗出過多,氣隨汗泄,反而耗傷身體。

日常起居重在避風寒。初春氣候變化較大,常常出現乍暖乍寒的情況,加之人體的皮膚隨春陽上升開始變得毛孔疏泄,陽氣漸趨於表,皮膚舒展,末梢血液供應增多,汗腺分泌也增多,身體器官的負荷加大,很難隨著氣候變化迅速調節體溫,這時人體較之冬天反而更易受到風寒之邪侵襲,尤其是年老體弱病人,故應適當「春捂」。

初春風速變化頻繁,各種粉塵花粉開始飄散,正是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季節,因此,初春時節更應關注天氣變化,及時增減衣服,以提高機體對外界環境變化的調節能力,預防過敏。

飲食方面,為滋生陽氣,春天可多吃一些綠豆芽、豌豆苗、黃豆芽、油菜苔、春筍、菠菜、香椿、薺菜等能滋生陽氣的食物;

同時可以吃些稍有辛味的蔬菜,如韭菜、蒜苗等以養春氣。唐朝的《千金方》里就有一句「二三月宜食韭」的記載。因為韭菜對於人體陽氣的生髮是有好處的。

對於寒涼油膩的食物則要少用,因為它們易損傷脾胃陽氣。春季容易上火,火大傷肝,因此應當多喝綠茶、菊花茶、蓮心茶等,以便消除春季的虛火,令人氣血潤暢,精神愉快。

春季養生法則二:

養肝

依據祖國醫學理論,四季之中,春天屬木,而人體的五臟之中,肝也是木性,因而春氣通肝,養肝,就從春天開始。春天陽氣升發,肝氣、肝火易隨春氣上升,而肝陽旺盛,易致高血壓、眩暈、肝炎等疾病。另外,肝氣旺盛也使得人的精神情緒隨之高昂亢進,使得原有精神分裂症、躁狂症等疾患的人易因天氣的變化而出現激憤、躁動不安、暴怒、吵鬧等狀態。

春季養肝最主要的是要辨證,總的來說要順應陽氣生髮,多吃溫補陽氣的食物,如蔥、姜、蒜、韭菜、芥末、香椿等。

此外,飲食中應少吃寒性食品,如黃瓜、茭白、蓮藕等,以免阻止陽氣生髮。

但對肝火旺的人來說,就應防止陽盛,應增甘少酸,多吃大棗、山藥等性味平和的食品,少吃醋或口感比較酸的水果和酸味食品。

如果有肝火旺,容易發脾氣的情況,可以喝點枸杞菊花茶,菊花有平肝明目的作用,枸杞也有滋補肝腎的功效;或者喝點綠茶、白茶,茶葉裡面含有茶多酚,有很好的抗氧化功能,對舒緩心情也有一定幫助。

調補陽氣

有些人會出現肝氣上不來的情況,比如感覺脅肋部脹滿、氣上不來、喜歡嘆氣,這都是陽氣升到一半上不去的表現,這類人群就可以通過艾灸的方法調補陽氣。

艾是純陽之品,有溫經散寒的功效。而艾灸不僅可以補陽氣,增加人體免疫力,還有緩解疼痛,疏經通絡的功效。

來源:健康報 、新華網等

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大本營 的精彩文章:

天地生,萬物榮,複雜的氣象中危機四起
明日臘八:煮一碗佛系的臘八粥!

TAG:健康大本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