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在維和任務區也能看中醫?這要歸功於他……

在維和任務區也能看中醫?這要歸功於他……

為馬里當地僱員進行拔罐治療。

中國傳統醫學閃亮馬里維和任務區

■孔凡興

中國傳統醫學,是中國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的「四大國粹」之一。第五批馬里維和軍醫袁琳作醫療隊里的唯一一名中醫師,同時也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齊魯內科時病流派傳承人,當他踏入馬里的那一刻起,就暗下了決心要讓中國傳統醫學閃亮馬里維和任務區。

為孟加拉軍官推拿治療。

「馬里維和任務區氣候酷熱,板房內空調常年處於致冷狀態,寒邪易侵入人體;任務區北臨撒哈拉沙漠,風沙肆虐,存在外感風邪;任務區雨季濕熱,濕邪易侵入人體。」在維和任務區存在風寒濕之邪氣入侵人體的病因病機,所以很多維和人員會出現頸椎疼痛、肩部疼痛、腰部疼痛等癥狀。到達馬里任務區後,袁琳醫師仔細分析任務區環境特點,並結合中國傳統醫學理論,開展火罐治療方法(藉助熱力排除罐內空氣,利用負壓使其吸著於皮膚,造成瘀血的一種治療方法,達到驅寒除濕、疏通經絡、消腫止痛、解除疲勞、增強體質的作用。不同國家的患者對火罐有不同的反應。一位美國軍官說,第一次火罐治療感覺很新奇也很神奇,緩解了疲勞和疼痛。埃及士兵認為拔罐治療非常舒服,晚上睡眠質量明顯提高。

為葉門民事人員進行艾灸治療。

尼日戰鬥營一名具有嚴重暈動症傷員需要後送,袁琳醫師用一個個小小的藥丸就解決了問題。他采就耳穴貼壓療法,用一個個小小的藥丸貼在耳朵相應穴位上,通過按壓,緩解暈動傷員的噁心、頭暈等癥狀,操作簡單,沒有創傷,起到了「小藥丸、大作為」的良好效果,讓外軍大開眼界、嘆為觀止。

《詩經》記載:「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艾灸是中國最古老的醫術之一,是一種熱輻射反應,用以加快炎症灶局部血液循環。孟加拉一位軍官背部疼痛,袁琳醫師給他制訂了艾灸配合推拿的治療方案。痊癒後的孟加拉軍官說:「艾灸條就是一個像大號的雪茄煙一樣,我要把它神奇的療效介紹給更多的戰友。」

在巴馬科國際機場為我維和隊員進行耳穴貼壓治療。

埃及一名士兵病理性遺精,出現腰膝酸軟、失眠多夢癥狀,袁軍醫通過針灸足三里、三陰交等穴位,達到補腎益氣的作用,治癒了患者的難言之隱。古籍記載伏羲氏「嘗味百草而制九針」。袁琳醫師說:「中國是針灸等中國傳統醫學的發祥地,我們只有在繼承傳統針灸學理論的基礎上,不斷創新,應用現代先進的科學技術和方法研究針灸治病的機理,才能使針灸學不斷地完善和發展,才能保持針灸醫學的國際領先地位。

目前在全世界有120多個國家和地區應用中醫學,尤其在日本、朝鮮、加拿大、美國、德國等國家成立了中醫學院等學術和研究機構。袁醫生說:「中醫學絕對不是偽科學,中國傳統醫學博大精深,復興中醫學,我們任重而道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