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尼采《悲劇的誕生》:人何以承受悲苦人生?

尼采《悲劇的誕生》:人何以承受悲苦人生?

漢譯名著700種之第92種。

弗里德里希·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 1844—1900年)26歲時當上了巴塞爾大學的古典語文學教授。德語區的教授位置不容易,尼采既當上了教授,就不免要顯示學問本事。看得出來,少年得志的尼采一開始還是蠻想做點正經學問的,花了不少硬功夫,寫下了他的第一本著作:《悲劇的誕生》(Die Geburt der Trag?die),初版於1872年。

通常人們把尼採的《悲劇的誕生》視為一部美學或藝術哲學名著,這不成問題,它當然是,而且首先是一部美學的著作,因為它主要就是討論「希臘悲劇」這個藝術樣式及其「生」與「死」的。但我想說,它更是一部一般思想史上的重要著作,而不只是美學的或文藝的。在本書中,尼采藉助於希臘悲劇來討論藝術文化的本質,推崇把「阿波羅元素」與「狄奧尼索斯元素」這兩種原始力量交集、融合起來的希臘悲劇藝術,從而建立了他那以古典希臘為模範的宏大文化理想。也因為有了這個理想,尼採的《悲劇的誕生》表面上看來是一部「懷舊之作」,實際上卻是有直面現實和指向未來的力量。

1.我堅信藝術乃是這種生命的最高使命,以這種生命的真正形而上學的活動。

2.在希臘世界裡存在著一種巨大的對立,按照起源和目標來講,就是造型藝術(即阿波羅藝術)與非造型的音樂藝術(即狄奧尼索斯藝術)之間的巨大對立。

3.悲劇具有夢(阿波羅)與醉(狄奧尼索斯)的二元交合的特性。悲劇一方面是夢的顯現,但另一方面又是狄奧尼索斯狀態的體現,所以並非「通過假象的解救」,而倒是個體的破碎,是「個體與原始存在的融合為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商務印書館 的精彩文章:

風雨平生:紀念馮其庸先生逝世一周年
20句智慧箴言,2本好書

TAG:商務印書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