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情醉於廬山

情醉於廬山

醉 景,艷陽高照,佇立漢陽峰頂,面臨九江,遠眺鄱陽湖,陣陣秋息迎面襲來,灼熱中帶著絲絲涼意。

向下俯瞰,右下幾百米是當年周郎練兵之地,撲面的肅殺之氣令人膽寒生畏;正下方那間隱蔽的草廬,曾是陶公隱居之所,人影綽綽,似真似幻。遠遠眺望,霧漸滿漸濃,方圓百里的鄱陽湖與天地完美地鑲接,水天共色。

回眸轉身,拾級而上,忽見一巨大水簾,旁有一石,上有字題曰:「含鄱口瀑布」,不禁暗自讚歎。進而觀之,泉水從斷崖高處飛瀉,震耳欲聾,似自天拋灑了千斛珍珠,濺起萬朵銀花,壯如玉龍飛舞,噴珠飛雪。陽光照在跳出的水珠上,閃著炫目的光芒。

閉上雙眼,耳畔呼呼山風,鼻間淡淡葉香,心中絲絲漣漪,難道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直到地老天荒的情趣?

醉 人 ,總有人說,廬山的秋天,像少女的心,時雨時晴,捉摸不透。

雨聲瀝瀝,撐把油紙傘,獨自走上滿是青苔的石板路,緩行在雨打槲葉的節奏中,雜亂的心緒陡然回歸平靜。期間,可能會遇見本地人,熱情的詢問是否迷路,也許你暗暗嗔怪,隨後一句「雨天路滑」卻又倍感親切。

檐前細雨罷,流水繞人家。一紅衣女子端坐檐下,素手撫琵琶,隱隱一曲像是《蒹葭》。一觴獨飲、一盤黑白殺伐。執棋不語,黑白落罷,愁敲雲子落燈花。微雨漸停,街角的香味飄來,藏不住那淡淡清香。止步於一戶人家門前,只見人影碌碌,一問,方知在釀果酒,細細輕嗅還夾雜著縷縷桂香,令人心醉。

沉醉於果酒間,酒不醉人人自醉,但自吟醉與世違,此處萬事皆莫知!

醉 情 ,大清才子方文曾言「我夢匡廬好,馳情二十年」。古往今來,廬山不知匯聚了多少情。
  遙想當年,李太白瞧見飛瀑直流,掀起水花,不禁叫好,搖頭晃腦吟作短詩「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情到深處自然濃,蘇大才子也曾被悠悠廬山吸引,「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此聲慨嘆最是為後人唏噓。

微微抬眼,老照片中的「美廬」就在眼前。牆面斑駁,訴說往昔荒涼,但蔣介石在巨石上題刻的「美廬」於動蕩中倖存;宋美齡栽下的凌霄花依舊紅英灼灼、勃發於牆。追溯歷史,廬山談話,掀起中華民族抗戰新篇章,促成國共「兄弟情」,為民族大義,放棄宿怨,歷經八年苦戰,終洗刷屈辱,廬山自此名揚中外。

情不知所起,只因一往而深。而美景一時觀不盡,不及廬山路悠悠。歲月啊,請你小心珍藏這份情,別讓它在現代文明的浪潮中被深深淹沒。
情醉於廬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落梅十七朵 的精彩文章:

她的卷門有四季
蚯蚓的榜樣

TAG:落梅十七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