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三代培養一個貴族?我要進行「貴族教育」!

三代培養一個貴族?我要進行「貴族教育」!

開學已經是第三周了,從這學期開始,我為了能夠和孩子多呆一會兒,早上改轉騎共享單車上班。許久沒有騎車往返於大街小巷的我通過騎車發現了一個現象:騎車的人群很少有等紅綠燈的,就算有也不在白線內等。他們有的站在馬路中間,有的在人行道上,有的甚至在便道上行進(當然有特殊情況,在此不多做評論)。這讓我想起了自己高中時期。那時的我也是騎車上下學,路上的車還沒有這麼多,人們的交通規則意識更差。我記得有一次我被一輛騎車在自行車道上擠倒了,而車上的司機都沒有下車看看我這個學生的情況。我也沒有任何維權的意識,自己推著掉了鏈子的車一瘸一拐的走到路邊給自行車上鏈條。

如此說來,我們周圍的事情是不是該引起思考呢?到底是因為什麼才會發生這樣的情況呢?

我對我媽和我說過的一句話印象特別深刻。她說:「三代人才能培養出一個貴族。」狹義的說,貴族首先是有錢,之後是精神層面超於常人。但放大到這個社會,難道精神層面不應該是每個人需要達到的最基本的道德底線和素質標準嗎?換個簡單點的話說,貴族不需要有錢,行為是貴族才最重要。因此,在孩子的教育上,我提倡「貴族」教育。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在周末的時候,我們全家一起出去吃飯。尼莫也加入了飯桌,坐上了餐廳給準備的寶寶餐椅,拿著我給他準備的他喜歡的小汽車啃了起來。過了一會兒他就覺得沒意思了,轉頭看後面一桌吃飯。那是一家人,爸爸媽媽和一個小哥哥。尼莫盯著人家,一動不動。我和老公尷尬了,開始逗尼莫,給他唱兒歌,和他互動,因為我們覺得盯著別人不禮貌。

可能有的人會說,孩子那麼小懂什麼?可是我覺得正是一件件小事,才能對孩子匯聚成深遠的影響。作為一個社會人,基本的素養包括什麼呢?

1、基本禮貌。見面要問好是首要的,有的觀點說不要強迫孩子和別人打招呼,但注意不是不想打就不打,而是需要家長引導,最後達成見面問好的目的。另外長幼有序,這裡我也舉一個例子。前兩天我想在班上展示一個孩子的優秀作業,我就請這個孩子把作業拿給我,孩子遞給我的時候是雙手遞送。爸爸去哪兒節目中,小小春也是這個細節被大家表揚。其實就是很基本的待人處世方法,現在很多家長都關注不到。

2、外出禮儀。去餐廳吃飯有什麼規矩?去公園等公共場所有什麼注意事項?聽音樂會看電影等表演場所有規矩嗎?到博物館進行參觀有什麼需要關注的?我們經常帶學生出去參觀,我就發現有很多孩子都不知道博物館裡面的玻璃不能隨意碰觸,因為指紋和油漬會留在玻璃上影響別人觀看。我很喜歡去故宮,大家可以觀察一下,東六宮、西六宮只要是有玻璃的殿宇,玻璃一定是髒的,因為大家都會把手放在玻璃上擋住反光看裡面的情況。但這個做法是錯誤的。

3、心胸及內涵。家長大多關注成績,無可厚非,因為現在是應試教育。但是在關注成績的同時我們是否應該更注重孩子的包容度和見識呢?如果一個孩子學習很好,但是他崇拜金錢,只想通過學習做掙錢的敲門磚?如果一個孩子學習很好,但是他沒有善意,隨意嘲笑和貶低他人?可能家長們看到這些文字就會說那當然不行。那麼我們該如何教育呢?做為家長我們是不是樹立了榜樣呢?

4、正確的三觀以及與人交往的能力。這點最為基礎,卻最為困難。我們國家目前有最基本的社會主義價值觀,以及之前的八榮八恥。可謂是做人的底線。做到的人可能卻很少。僅僅是誠信這兩個字就值得每一個人反思。

下面我舉一些我身邊的例子,大家感受一下,可以與我分享感悟:

我和我媽帶著尼莫去游泳,約了下午一點。我們在吃飯的時候尼莫睡著了,時間已經到一點了,我哄孩子還沒吃飯,我媽吃完了抱著孩子睡。經過商量,我們決定讓我媽抱著孩子去游泳館說明情況,休息睡覺。我迅速吃飯結賬推車去匯合。

在地鐵安檢處,大家都在排隊,兩個姑娘風風火火擠來擠去,嘴裡念叨著要遲到了,最後終於成功夾仨兒過了安檢。

地鐵買票,一個姑娘沒帶零錢,我拿出了自己的5元錢給她,她加了我的微信,給我打了8.88的紅包,我試圖退回她卻沒有要。說感謝我,圖個吉利吧。

同事幫助拿著大包的姑娘上樓梯。

我家門口技校的學生們走一路,扔一路煙頭,吐一路痰。

在地鐵建築物內就點煙抽。

隨意且毫無尊重的將垃圾扔進保潔工人的簸箕中。

......

生活的確有很多時候發生了我們看不慣的事。如果大家都能夠從自己做起,社會將多麼美好。我們的孩子,他們還小,他們還不懂世界上的事哪些是對的哪些是錯的。我們做為家長該怎麼去教育他們呢?

我不是教育專家,每個孩子也都不一樣,但是我們擁有的完美寶寶,會不會被我們影響的不完美了呢?作為老師,我見過太多因為父母的教育問題而導致孩子出現情況的家庭,父母焦頭爛額,孩子視若無睹。甚至有的孩子覺得自己的父母不如去死,有的父母希望沒有生出這個孩子。根源不是孩子的青春期,根源是從孩子剛出生就開始生根發芽了。

作為父母,你的每一個舉動,每一句話都會牽動孩子未來的結果,就像蝴蝶效應。我希望能夠通過這篇文章,讓大家有一個思考:

我希望孩子有什麼樣的品德,我要把孩子教育好嗎?我該怎麼做呢?

但最後我也要說,孩子有自己的發展道路。家長能做的是樹立他正確的三觀,培養他基本的素養,鍛煉他的社會交往能力。而不是規定孩子的人生,左右孩子的思想,磨滅孩子的創造力。放開手的同時還要用心看,用心感受。只有父母全情陪伴,積極交流,才能說我無愧於孩子的教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尼莫麻麻的日常 的精彩文章:

TAG:尼莫麻麻的日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