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項哲青:中年人的一顆童心,都在捏蒸汽朋克玩偶上

項哲青:中年人的一顆童心,都在捏蒸汽朋克玩偶上

文 | 蘭蓮超

項哲青直接約我在他家見面,位於上海近郊的一片別墅區,他在自家陽台頂樓搭了個白色獨立小屋作為自己平時的工作室。項哲青是個蒸汽朋克玩偶藝術家,照他的話來說,這是一種「復古美學融合蒸汽時代機械元素的超現實風格」。

我到的時候他說自己前一天工作到太晚所以起床有點遲了,背後的頭髮有被壓平的痕迹,他臉圓圓的,把自己塞進一套土黃色花呢格紋西裝外套里,上衣袋裡放著一塊口袋巾,在配套的馬甲上面,銀鏈掛著一枚考究的銀幣,直立的領子里一根短短的脖子,圍著一條紅黑相間的領巾,要說有點破壞整體造型感的是腳上還趿著的那雙家居拖鞋。

我想這估計是一套常備的見客裝束,他像看破我心思一般扭頭對我說道,「我平時就是這樣穿的。」家裡古典的裝修風格很容易被捕捉,木製開關、雕花書櫃、壁爐柴火……往頂樓走的時候,我瞥見好幾排的禮服帽整齊地掛在一間屋裡,過得也是夠精緻了。

原創手辦需要獨特一點的世界觀

相比之下,樓頂小白屋就顯得非常美式鄉村了,周圍被白色木條板攏起來,貼著上世紀可口可樂的廣告海報,旁邊靠著一塊衝浪板,大門口一把夏日沙灘椅搖搖晃晃。當天已經逼近零度了,項哲青搓搓手,俯身給腳下的一大盒青苔噴了噴水,「最近太忙都沒工夫管,可千萬別給我死掉了,」青苔是用來裝飾玩偶布景的,「就是模擬那種森林草坪的場景」。

推門進屋後一種比繁密樹林還強烈的空間密集感籠罩了,從天花板到地面,目所能及的空白處都擺滿了手辦和道具——完全是一個微縮的「玩偶博物館」,他的工作桌上凌亂地攤著各種精細的雕刻刀和半成品皮革面料。

項哲青手工雕刻玩偶已經有八九年了,可以追溯到入讀南京藝術學院雕塑專業那會兒,他說自己大學五年就沒睡過懶覺,每天從 8 點 11 點半都要上課,遲到一分鐘還要被老師罵半天。但當時班上主要還是學做等大人體雕塑,項哲青說因為自己個子不高,爬上爬下做這種雕塑非常累,而且經常渾身沾滿塑泥,「我不太喜歡那種很髒的活,況且一點自由發揮空間都沒有。」

後來意外知曉國外電影的衍生品行業,他覺得像是給阿達曼工作室的《小羊肖恩》、《小雞快跑》這類定格動畫做玩偶和道具也不錯啊,於是開始了一條新路子,做體積稍小的手辦。用精雕油泥來捏小玩偶,關鍵在於「摳細節」,稍有不慎,人物的微表情、毛髮和服飾都會被看出破綻,不過他覺得這對於自己一個金牛座來說沒什麼難的,「因為坐得住」。

圖片由項哲青提供

現在項哲青已經是手辦界小有名氣的蒸汽朋克藝術家,2012 年創辦了自己的手辦品牌蒸汽工廠,出品四個系列作品,每年都會受邀前往各大設計周和藝術博覽會參展,2018 年 4 月上海的手辦模型盛會 Wonder Festival 也已經列入了他的行程表。 WF 堪稱是御宅族們的祭典,而上海場是 WF 開辦 33 年以來第一次走出海外,在日本之外的國家舉辦。

擠進手辦圈子對於項哲青來說,中間沒有什麼坎坷。最開始跟著師哥做了一個 8 米高的變形金剛,這個模型曾經在上海萬體館展出,後來給一個為《刺客信條》做過手辦的工作室 Purearts 工作,這些經驗算是讓他有了條入行門路。

但是項哲青還是在做已有的電影動漫人物模擬小模型和構思純原創玩偶之間選擇了後者,他不願意讓別人認為他是只會依葫蘆畫瓢兒的「手辦師傅」。事實證明他的運氣不錯,他首先面向市場推出的兩個原創作品——兔子狗和男爵多比特,都出乎意料地好賣,每一款生產 200 個,兩個月內全部售罄。

一直賣到第三個,一個頭戴奇異盔甲,滿臉金屬裝備的兇狠大叔安德魯,突然賣不動了,他抬手往上指了指,這個玩偶原型現在被安置在懸空櫃最頂層,在一個實木箱上老老實實坐著,一臉把世界踩在腳下的睥睨,「可能是大家覺得太重口了吧,」項哲青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道。

「賣不出去的大叔」屬於項哲青作品的第一個系列,他取名為「多比蒂斯」。這是一個架空的世界,安放他童年還沒完全消化的奇思妙想。故事的世界觀是他自認為其作品區別於別人的關鍵,「國內沒幾個人這樣做。」

故事背景是在多比王 16 世紀的統治之下,穎德瓦星球上有 9 個國家分立其中,老鼠國、布茲、蟲族三國暗黑同盟與另外象徵光榮與正義的 6 國同盟對立。項哲青塑造了 5 個主要角色,核心人物王子德維特的眼罩和暗扣被塗成粉紅色,千格鳥紋的褲子和項哲青身上穿著的那條非常相似,他的哥哥男爵多比特,穿著水洗皮衣,身上插滿齒輪管道,威嚴地站在木質底座上……

圖片由項哲青提供

這些人物幾乎都遵循一個風格——金屬電芯元素的複雜堆砌再加上單一體塊的突兀,硝基漆手塗以及油畫顏料漬洗營造了一種特有的維多利亞時期復古的色調。或者可以將項哲青擅長的這種風格概括為「一種極度重複又啰嗦的還極不討巧的表現手法」。

為了豐富整個世界觀,項哲青為「多比蒂斯」構想了一個史前史,穎德瓦星球曾經被人類統治,但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這顆星球逐漸被污染,變得不再適合人類生存,剩餘的人群在污染帶來的基因突變之下變成了新種族,包括人形動物,衝突戰爭隨之誕生。

出場人物越來越多,項哲青顯得一點也不著急,「整個故事太宏大,有可能要做一輩子。」這個「宏大」還包括他偶爾靈感乍現的故事後傳。

他興奮地從柜子里給我翻出一疊列印文本,是安德魯大叔後代的原創劇本,已經寫到第二章了,他用一套「兒童睡前讀物」的口吻給我講了大綱,大概是關於一個恐怖實驗室的故事,大叔拿小朋友做實驗,誤闖實驗室的人會被變成老鼠,其他小夥伴找不到他們,後來他們發現有人在追殺大叔。中間項哲青全給我省略了,最後沒頭腦地總結了一句「大叔和小朋友之後成為了好朋友」。

我試探性地問了句,「不會太幼稚嗎?」他沒有反駁,「可能是因為有了女兒的緣故,我現在對感情豐富的小人物和童話故事更感興趣。不同於多數蒸汽朋克作品的陰暗暴力,我的故事大多有點詭異和無厘頭,人物帶有善良、現實又魔幻的色彩。」

對於「自由發揮」這件事,項哲青是有癮的。工作室里除了他自己製作的幾十款手辦原型,還有他從其他地方淘來的玩偶,都是帶點小心思的「改裝版」。《復仇者聯盟》里的女巫,加上了愛迪生的椅子和炮彈;斯嘉麗雙手舉槍,胸前別著一副朋克墨鏡,騎在鎌田光司做的鴕鳥身上;高個子殺手大叔讓·雷諾,被纏繞的鋁線武裝成了飛行員。

蒸汽朋克玩偶大電影

蒸汽朋克在國內算是種小眾的藝術風格,呈現形式大多以繪畫 CG、雕塑玩具、服飾裝飾為主,而按照一般意義上的劃分,強調科技與魔法共存、落後與先進共存的電影也都可以被粗略劃分為「蒸汽朋克式」影片,這比奇幻電影的外延更廣,項哲青隨口列舉了宮崎駿的《哈爾的移動城堡》、大友克洋的《蒸汽男孩》……很快他的話鋒一轉說到自己的野心,「我也想把自己的手辦搬上大熒幕」。

在12 生肖系列裡,項哲青給每一種動物設計了單獨的故事背景。馬先生是一個馬桶修理工,希望成為一名飛行員,在客戶家修馬桶的時候,經常做著白日夢在雲間翱翔,沒少挨罵;羊先生是古板的理髮師,像一個守舊的中年人,給所有顧客都理一樣的髮型,理髮店幾十年也不裝修,他家的衣櫃里都是一模一樣的西裝,讓別人誤以為他從來不換衣服……說完項哲青自己先笑了起來,他想找個導演把這個瑣碎的人物故事改編成短劇。

來找項哲青談合作的都是一些比較小眾的導演,拍過鄉土題材和山路旅行題材,還寫了一部分劇本出來,但是介於風格不太合適以及其他種種原因,最後都沒有談成。項哲青說他覺得合適的還是國外的導演,不過沒有列舉具體的人名,末了頓了頓,意猶未盡地補了一句,「其實烏爾善也可以啊,只是他現在的片子很商業,可能對我的東西不是很感興趣。」

中午項哲青一定要留我在家吃飯,這似乎是他接待來客的慣例,下樓的時候我發現他的碟片鋪滿了一整面書櫃。項哲青的媽媽很熱情地做了一桌子菜,紅酒倒得都要溢了杯,看人的時候笑盈盈的,在她的描述中,項哲青是一個端著飯碗在電視機前能吃上兩小時飯,高中時沉迷於滑板被老師罵,高考扔骰子做數學選擇題的調皮小孩。

項哲青有點像小男孩「被揭了短」的樣子,突然不好意思地蹙了下眉毛,主動岔開話題興緻勃勃要聊動畫片,略微發福的中年身材里,有股掩藏不住的少年心性。

「現在的小孩子都看《喜洋洋灰太狼》、《光頭強》,」 說完他努了努嘴,「而我們小時候看的可都是《湯姆索亞歷險記》、《大盜賊霍深布魯茲》這種充滿幻想的動畫片,你不覺得《魔方大廈》、《邋遢大王奇遇記》、《舒克與貝塔》設定的細節都很贊,很洋氣嗎?很多人會問我作品的靈感從哪兒來,這些不都是現成的嘛。」

Interview

三明治:完成一件作品要花多久?中間大概要經歷什麼流程?

項哲青:一個作品畫出來成型要 1 個月,加上生產 2 個月。每件作品需要的時間都不固定,有的畫了圖以後,雕精細的功夫都要花 1 個多月,一般的可能要 1 個星期左右。雕完以後要拿去工廠開模,開完以後,上色樣品。之後我拿到工廠去打樣、批量生產,中間一環扣一環,工序蠻複雜的。盒子包裝也要專門設計。

三明治:遇到瓶頸沒有靈感的時候,你會怎麼辦?

項哲青:就去放鬆休息嘛,你看《魔女宅急便》里小魔女飛不起來,她就會去鄉下和朋友玩一段時間,宮崎駿肯定也會有時沒有靈感的,就去玩一玩嘛。

三明治:是從一開始就確定作品要往蒸汽朋克的方向走嗎?

項哲青:我剛開始並不知道自己做的是蒸汽朋克,那時候發到市場上以後,人家都說是蒸汽朋克,我才知道,哦,原來還有這麼一種叫法,我就覺得和我心裡喜歡的東西還蠻像的。我小時候看一些和老鼠有關的書,造船啊造城堡啊,那時候就對有點神秘的機械的東西感興趣,像是《大草原上的小老鼠》,就是講一些美國西部小老鼠的故事,他們放的音樂都是美國西部的鄉村音樂,所以我現在很多靈感,都是和小時候喜歡的東西聯繫在一起的,小時候的審美可能就奠定了自己一輩子。

三明治:你覺得蒸汽朋克和賽博朋克有什麼區別?

項哲青:賽博朋克和蒸汽朋克是相反的,賽博朋克是日本的電子文化。就像手錶一樣,一個是機械錶,一個是日本發明出來的電子錶。賽博朋克的玩偶穿運動休閑裝,充滿活力,城市布景就像日本一樣,到處都是店招,燈紅酒綠,五顏六色,充滿電線、管線、燈,一個數碼時代。賽博朋克是蒸汽時代的一個延續,把科技想像的都實現了,但不是很現實,帶點魔幻魔法,東西可以飛,但是又不是很高科技的那種。

三明治:你的作品風格都比較偏向歐美,有想嘗試加入一些中國元素嗎?

項哲青:這個還在構思沒有成型,有一個可以分享一下,在安德魯大叔後代的故事裡有幾段會穿越到中國某個年代,他給自己弄了個招牌叫「安德魯」,他穿越回去的時候,人家用毛筆字給他寫的這個招牌,他不懂就反過來讀,念成了「魯德安」,挺有意思的。我有個朋友吳健彰,他就是專門做清代風格的蒸汽朋克,他是香港人,因為在之前那個時代,香港被分離出去,所以他對中國很多印象都是停留在清朝,他的風格比較暗黑,現在國內很多蒸汽煙上的包裝和海報都是他畫的。我的東西會不一樣一點,是清末明初的年代,穿著上代表我對西洋文化的認識。民國那個時期是最有故事的時期,最複雜的年代,國民黨、共產黨、黑社會、外國人,都有。我現在也在看那個時代的故事,希望有新的靈感。我之後還有個愛迪生殺手系列,跟那個時代會有一點關係,現在就還只有這一個人物。

三明治:你覺得自己和日本大師級別的蒸汽朋克藝術家鎌田光司的作品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項哲青:日本藝術家都有不同風格,我更偏向美式西部一點,鎌田光司在皮具、機械上比較講究,像是圓圈的加線,我的就比較方,服裝偏向英倫、美式鄉村。他基本沒有人物,都是動物,人物偏向皮具。他的就是手工感覺更濃,更注重大體的感覺。他的作品沒有世界觀,他不著重講故事。

三明治:你的作品基本都會設計一個架空的背景,有沒有懷疑過我們現在這個世界不是真的?

項哲青:有時候會的。我之前碰到一個有意思的人,看到我的作品「貓騎士」加了我的微信,他問我記不記得銀河系三千年前的戰爭?說我們人類是被封印在這個星球的(笑)。他還是蠻相信這些神的東西。我沒有宗教信仰,我不會那麼誇張,我不會認為現實是假的,我只是覺得有可能是假的,但有些人就覺得現實完全是假的。

三明治:有沒有想通過作品反映更多精神層面的東西?

項哲青:光是人偶的話是沒有精神層面的東西的,我覺得還是要通過故事才能告訴別人,因為只是空空講道理別人聽不進去,沒法設身處地理解,只能通過小說電影的形式,如果只是手辦就很難。像《星球大戰》講述人的感情,就必須要讓觀眾融入這種角色,想像自己是這個角色,經歷這些故事,才能明白這些。

三明治:商業市場的反響會影響你的創作方向嗎?

項哲青:一開始會很在乎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別人說一句一晚上都睡不著。一開始你會覺得市場需要怎樣,根據市場預調。但做到最後,還是要回到自己,看你自己喜歡做什麼,因為眾口難調。某些地方要堅持自己,別人內心喜歡的就是,你是不一樣的東西。只是不管什麼東西,人都會想要評價一下而已。

三明治:會有人標籤化你嗎?覺得你只能做蒸汽朋克或者比較局限?

項哲青:我覺得是好事,做藝術的,需要有標籤,鮮明的風格。什麼都想做,不容易被記住。但如果大家說到蒸汽朋克就想到我,那我還是蠻成功的。我是比較有個性的人,我喜歡一樣東西就會一直喜歡。不會今天喜歡這樣,明天那樣,我會把我新喜歡的東西,和以前喜歡的東西結合在一起,這才是最真實的自己嘛,把作品和人都變成一樣。

三明治:買你作品的顧客都是什麼樣的人?你希望自己的作品是屬於比較接地氣的那種還是說偏向高端收藏品?

項哲青:大部分人不是喜歡蒸汽朋克,只是覺得東西好看。70、80 後比較多,90 後也有。我希望不要那麼太親民,蒸汽朋克不是每個人都有的東西,懂的人有就行了。懂的人買,你會很開心的。很多人手辦買來不是收藏,是為了轉賣。

三明治:一些接下來的計劃?

項哲青:我們去年在上海大悅城摩天輪那邊辦過展,2 個月左右,之後打算在大悅城那邊開個實體店,杭州那邊馬上也要開一個實體店,會在西湖那邊開。

(文中圖片若無特別說明均為作者拍攝)

生活過成了平面,還能怎麼泛起激蕩的浪花?4月6日-27日,和童言一起建築故事宇宙

寫作也是一種生活方式。你需要陪伴你的物品,它們是毛氈包、Writers 帆布袋、有貓病本子、九口山本子......來三明治的「寫作靈感鋪子」吧~

▽ 點擊進入「寫作靈感鋪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明治 的精彩文章:

三明治·世界藥丸

TAG:三明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