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法國2.5億銀行巨款被竊案始末

法國2.5億銀行巨款被竊案始末

法國有「銅牆鐵壁」之稱的興業銀行里維埃拉分行金庫在1976年被盜,6000萬法郎的巨款失竊。當警方趕到時,發現13名竊賊從通往金庫的城中河入手,挖地道進入,最終還焊死了金庫的大門,不慌不忙地偷走了400個保險箱,裡面有黃金、珠寶、現金等。雖然後來警方查出該案主謀是一名叫做阿爾伯特·斯帕賈利的男子,但是30多年過去了,仍未能追捕到他歸案,贓款也未能追回。2011年9月中旬,《法蘭西晚報》盤點過去一個世紀的十大經典案件時,將此案位列榜首,理由是它的精彩程度遠勝好萊塢大片!

冒險為紅顏

1976年,21歲的法國青年阿爾伯特·斯帕賈利,覺得大學教育枯燥無味,在大學讀了一年半後就放棄了學業。輟學後,他試著找了幾份工作,可每份工作他都做不長,覺得工作比讀書還無聊。後來,乾脆也不工作了,成天和幾個無業游民混在一起。

在那些醉生夢死的日子裡,阿爾伯特喜歡上了酒吧女服務員朱莉婭,而朱莉婭似乎對這個無所事事的追求者興趣不大。5月的一天,阿爾伯特約朱莉婭出來玩,當走到凡紀珠寶店時,朱莉婭停住了腳步,走進店內,看到琳琅滿目的鑽石、寶石、珍珠時,朱莉婭的情緒頓時高漲,特別是當她看到一顆粉紅寶石吊墜項鏈時,簡直有些愛不釋手。營業員告訴朱莉婭這是鎮店之寶「粉紅佳人」。朱莉婭把它戴在脖子上,立刻光彩照人,風姿綽約起來。當得知「粉紅佳人」售價20萬法郎後,朱莉婭表情失落無比。這一切,阿爾伯特看在眼裡。

3天後的下午,凡紀珠寶店來了3名警察和1名爆破專家。為首的警官對珠寶店經理和保安人員說,接到情報說,珠寶店裡有定時炸彈,為安全起見,需緊急疏散店裡人員,方便專家查找並拆除炸彈。店員和顧客被緊急疏散後,警察和專家開始搜尋定時炸彈,15分鐘後,炸彈找到了,危險排除。警察們在珠寶店經理和工作人員的感謝聲中離去。

當晚,燭光晚餐時,阿爾伯特讓朱莉婭閉上眼睛,朱莉婭感覺阿爾伯特給她脖子上戴上了什麼。等她睜開眼時,簡直不敢相信,戴在她脖子上的竟然是「粉紅佳人」!一陣喜悅的眩暈過後,朱莉婭問他哪來那麼多錢買這麼昂貴的項鏈時。阿爾伯特指了指電視機。電視里,女主播正在播報新聞:今天下午3點25分左右,3名警察和1名爆破專家來到凡紀珠寶店,找到並拆除了一枚定時炸彈。沒想到的是,1個小時後,凡紀珠寶店店員發現該店的鎮店之寶「粉紅佳人」不翼而飛。在報案後,警局稱沒有接到定時炸彈的情報,也沒有派出警員到過該店。很顯然,是有人冒充警察並順手牽羊盜走了價值連城的「粉紅佳人」。

「是你乾的?」 朱莉婭看著一臉得意相的阿爾伯特問。「戴上它吧,只有你才配得上這『粉紅佳人』。」 阿爾伯特沒有正面回答。「我不是你想像的那種女人。」 朱莉婭摘下項鏈,轉身離去。價值連城的「粉紅佳人」並未為阿爾伯特贏得朱莉婭的芳心,反而加速了她的離去。

朱莉婭的舉報讓一籌莫展的警方終於知道是誰作的案。警方四處追捕阿爾伯特及作案同夥,然而聰明阿爾伯特總能巧妙地避開。

阿爾伯特並未因此而懊惱,因為他從這件事情中發現了自已的某種天賦:策劃並實施盜竊案。初試身手便「聲名大震」,更是極大地滿足了阿爾伯特的虛榮心,他決定做一件更大的案子,給法國警方和朱莉婭一點「顏色」瞧瞧。

在逃避追捕的日子裡,阿爾伯特閱讀了大量盜竊案案卷以及各大名案的報道,還學習了反偵察學。他一邊積累知識,一邊做小案練身手。沒想到,阿爾伯特屢屢得手,這不僅讓他自信心迅速膨脹,也為他積累了不少的財富。經過精心篩選,法國最大的銀行興業銀行里維埃拉分行進入了阿爾伯特的視野。這裡號稱是法國當時保安系統最為嚴密的地方,事實也是如此,在過去幾十年中,該行從未發生過意外。阿爾伯特越是興奮,他要挑戰最高難度來證明自已的「天賦」!

精心做準備

1976年11月2日,阿爾伯特聽說了一個讓他十分懊惱的消息:朱莉婭居然接受電視台的採訪,講述他追求她並且盜取「粉紅佳人」的經過,節目結束時,她還信誓旦旦地表示,無論如何都要幫助警方將阿爾伯特緝拿歸案。阿爾伯特覺得以行動「還擊」的時候到了,他先去興業銀行里維埃拉分行開了個戶,存了些錢,隔了一個星期後又把錢取出來,這樣反覆幾次,他基本上摸清了銀行的作息時間和工作人員的分布。但銀行金庫的位置和保安系統的設置還是不得而知。要摸清這些可是個大難題,要麼能進入銀行大樓實地考察,要麼能看到這棟銀行大樓的設計圖。前者是幾乎不可能的,因為保安24小時值班,而且就算是該分行經理,一人也無法進入銀行每個操作間,需要至少兩人以上,用兩把不同的鑰匙開啟重要關卡的大門。那麼只有從後者入手了。

阿爾伯特去市圖書館,查看了里維埃拉市建築志,當看到該市地標建築法國興業銀行里維埃拉分行的記錄時,大樓主設計師保羅·穆勒的名字映入了他的眼帘。阿爾伯特很快查到了保羅的家庭地址。

10日晚上,保羅在開車回家的途中,車胎破了,保羅下車檢查,突然遭到兩名歹徒的襲擊。在這千均一發這際,阿爾伯特和同伴「路過」,救了保羅。為了答謝救命之恩,保羅邀請阿爾伯特到家做客。一來二往,阿爾伯特和保羅漸漸變得熟絡起來。保羅喜歡下國際象棋,恰好阿爾伯特也下得不錯。切磋棋藝便成了阿爾伯特去拜訪保羅的理由。一天,保羅的妻子帶著孩子去看望父母了。保羅和阿爾伯特下了一下午棋,保羅連贏了好幾局,心情非常好,便拿出珍藏的美酒與阿爾伯特共享。觥籌交錯,兩人都喝多了,保羅倒頭呼呼大睡,阿爾伯特「睡」了一會便醒了,他來到阿爾伯特的書房,找到了興業銀行里維埃拉分行大樓的設計藍本,並用隨身攜帶的微型相機拍下了藍本。

有了藍本,銀行大樓的結構和金庫的位置就確定了。如何進入金庫便成了擺在阿爾伯特及同夥面前的另一道難題。阿爾伯特和同夥考慮了很多方案,但一一被否,最後剩下兩個方案:一個是晚上破窗而入,另一個是安排人潛入銀行,等晚上放外面的同夥進去,裡應外合。因為破窗而入動作太大,容易暴露。最後他們選擇派人潛入銀行。

同夥古德菲被派去潛伏,他在銀行離下班還有半小時去銀行存款,業務辦完後借口上廁所,就在廁所沒出來。下班時間到了,銀行人員像往日一樣收拾後匆匆回家,誰也沒留意到還有一個客戶沒走。就在古德菲暗自慶幸潛伏成功的時侯,一保安拿著電棍和電筒到廁所巡視時,把古德菲給揪出來了。保安盤問了一番,沒問出什麼來,就讓古德菲走了。裡應外合的行動計劃就此樣泡湯。

當阿爾伯特再次去該行辦業務時,發現銀行保安人數比平時多了一倍,而且下班時,都會拿著對講機檢查銀行大樓的每個角落。「看來我們是打草驚蛇了。」 阿爾伯特對同夥們說:「在沒有十足把握之前,不能再貿然行動。」

其實在阿爾伯特心裡,還有另一個行動方案。阿爾伯特自己在銀行租了一個保險箱,他去超市買了一個很響的鬧鐘放在保險箱,鬧鐘被設置成半夜時響鈴。一周後,他去銀行辦事,沒有聽到銀行關於鬧鐘半夜響的議論。因此,他確認銀行大樓內沒有裝備聲波或地震探測器。

接下來,阿爾伯特從馬賽招募了一批僱傭軍。每一個應聘者都經過他親自面試和考核,挑選極其嚴格,體格健壯,行動迅速,絕對服從命令。準備工作完成,接下來就是擇機而動了。

地道戰攻堅

根據興業銀行里維埃拉分行大樓設計藍圖裡金庫的位置,阿爾伯特租下了離銀行金庫位置最接近的一間皮衣店。他親自指揮招聘來的僱傭軍挖地道,原來銀行方面自信他們的金庫牢不可破,因而內部沒有安裝任何的報警器或防盜系統。

阿爾伯特命令這些僱傭軍絕不能飲用咖啡或酒精,並每天保證至少10小時的睡眠,以免出錯導致計劃失敗。他們白天睡覺,晚上挖掘,到接近銀行時,則只選擇在周末晚上時挖掘,因為這時候保安最為薄弱。

隧道即將竣工,可阿爾伯特發現盡頭居然並不是銀行的金庫,而是深不可測的城中河!難怪銀行並不擔心。阿爾伯特一籌莫展。聖誕節即將來臨,如果錯過了這個好機會,以後下手估計很難得逞。無奈之下,阿爾伯特還是決定聖誕夜行竊。

通過潛水裝備,阿爾伯特終於找准了金庫的位置。25日晚,他親自帶著13名僱傭軍悄無聲息地潛進了金庫,將15英寸厚的保險庫門焊死後,他們將庫里的共計有400多個保險箱全部撬竊,偷走的現金、證券和其他貴重物品價值超過6000萬法郎。做完這一切之後,他還在金庫的牆壁上寫下留言:「sansarmes, nimaine, niviolence」,意思是「沒有武器、仇恨和暴力」。

12月26日,銀行發現金庫被盜,迅速報警。警察經過現場勘察,發現這是一場預謀已久的盜竊,犯罪團伙策劃嚴密,他們從地道直接進入金庫。銀行大樓內值勤保安沒有絲毫覺察。隨後,警察又在皮衣店內發現了重達八噸的毛石混凝土。可是,通過調查,警方發現,在聖誕夜,壓根就沒有人看到阿爾伯特一行人的蹤跡,那麼多的財物,重達幾百公斤,是怎麼運走的呢?

新年過後,法國警方根據情報逮捕了嫌犯奧馬森。奧馬森承認自己是作案團伙一員:「整個過程就像進自已家裡拿東西一樣,不慌不忙,順利而快捷。」「可是,你們是怎麼拿走那些錢的呢?」警察百思不得其解。奧馬森也顯得頗為得意:「阿爾伯特拿到那些東西後,沒有立即拿走。而是藏到了水底。難道你們看不到前幾天,河上頻繁駛過的快艇嗎?他不是一次拿走的,而是分多次不露痕迹地取走!」

奧馬森供出了阿爾伯特和全部同夥的藏身之地。可惜阿爾伯特早已聞訊遁逃,不見蹤跡……隨後的10年中,警方從未停止過追捕阿爾伯特,有一次還抓了一名與阿爾伯特極為相似的人。可惜,就在警方核對他身份時,他奪窗而出,騎上早就準備在屋外的摩托車再一次逃之夭夭,消失在茫茫人海中……之後,再也沒有阿爾伯特和被竊贓物的下落。

多年來,有關阿爾伯特各種各樣的傳言不計其數,主要流傳的有兩種:一種版本是他於48歲時死於喉癌,遺體被發現留在他母親的家外面,估計是同伴所為。另一個版本是他沒有死,只不過作案的手法改變了,也變得低調了,不會再在作案現場留言。總之,阿爾伯特成了傳說,也許他現在還隱藏在法國某個不起眼的角落,嘲弄警方的無能。

——END——

圖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除確實無法確認外,我們都會註明作者和來源。文章用於信息共享與交流,如有不妥,請告知我們,我們會立即做相應處理,並表示歉意!謝謝!

[文章來源: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財經人 的精彩文章:

TAG:財經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