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北極成為美俄核武戰場,「新冷戰」到來?

北極成為美俄核武戰場,「新冷戰」到來?

美國海軍的洛杉磯級攻擊型核潛艇「哈福德」號(USS Hartford)已經進入了北冰洋——現在,這裡是可能發生美俄大對戰的地方。根據CNN發布的第一手信息,6000噸的「哈福德」號可以發射2噸重、20英尺(約6米)長的魚雷,將對手的潛艇毀於一瞬。北極已然成為美俄核武器的新戰場。

誰都想在北極分一杯羹

在北極,美俄都想爭奪這1400多萬平方千米的冰凍層。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2017年底發布《北極年度報告》說,北極永久凍土和海冰融化速度均創歷史新高。隨著全球變暖,北極冰面消融,這裡還意味著豐富的石油資源和發動戰爭的有利地勢。

此次與「哈福德」號同行的還有海狼級快速攻擊核潛艇「康涅狄格」號(USS Connecticut fast attack submarine)以及英國皇家海軍的特拉法爾加級攻擊核型潛艇「鋒利」號(HMS Trenchant),規模空前。儘管美國海軍經常和重要的盟友一起進行潛艇演習,這次為期5周、代號為ICEX(北冰洋冰行動)的演習非比尋常。因為此次演習的地點是全球最嚴苛的環境——北極冰面。「極端的環境讓美國潛艇部隊和英國海軍獲得絕佳的機會,檢驗戰鬥能力、武器系統、太陽能系統、通信導航系統,等等。」海軍指揮官Corey Barker在五角大樓新聞發布會上說。

「我們很清楚大家在進行一場實力競爭,」美國海軍下屬機構水中作戰發展中心的指揮官James Pitts說,「每次ICEX,是我們在現有的經驗基礎上,繼續學習在獨特而惡劣環境中操作的最佳方式。」

一場靜悄悄的美俄「軍備競賽」

美國海軍在磨礪自身戰鬥力的同時,也在同俄羅斯暗暗較勁。美國海軍指揮官Pitts表示,俄羅斯和中國這兩強正在努力追趕美軍潛艇的實力。尤其是俄羅斯,近年來,他們斥巨資發展水下軍備隱形能力,潛艇技術也越來越逼近美國艦隊的水平。去年5月,俄羅斯在慶祝衛國戰爭勝利72周年的盛大閱兵式上首次展示了「道爾-M2DT」和「鎧甲-SA」兩種防空導彈系統以及神秘的北極部隊——俄羅斯第61獨立海軍陸戰旅。

根據CNN的報道,現在的情況越來越像冷戰時期的美俄軍備競賽,美國潛艇部隊的重點已經從後「9·11」反恐的使命轉換為震懾,仰仗的正是魚雷等致命的殺傷性武器。

美國目前的海軍實力仍然領先於世界——「哈福德」號基本是隱形且靜音的,可以悄無聲息地打擊對方,而且可以滿足水上和水下的作戰要求,但俄羅斯海軍實力的快速發展讓美軍深為擔憂。目前美軍計劃再建造30艘弗吉尼亞級潛艇,並用12艘哥倫比亞級潛艇替換掉14艘老舊的俄亥俄級戰船。因此,特朗普政府是否能提高軍費至關重要。

儘管在特朗普上任之初,「通俄門」沸沸揚揚,但特朗普政府這一年對俄羅斯不斷出手:2017年10月27日,美國國務院宣布對俄羅斯國防工業和情報機構的39個單位和個人實施制裁,而且「限制第三國從俄購買武器」以「孤立俄國防工業」。這對於以軍工產業為支柱產業的俄羅斯來說是致命打擊。俄武器出口始終佔據世界第二位,進入新世紀以來,其生產的80%軍工產品用於出售,與之相對比的是西方國家70%的軍工產品用於裝備自己的軍隊。俄羅斯的軍事科研經費主要來自軍售,美國打擊俄軍工產業在一定程度上是釜底抽薪;俄羅斯自然會步步反擊。CNN將目前兩國的形勢類比為冷戰時期不算誇張。

根據美國海軍2017財年制定的30年計劃,即便海軍能每年造出2~3艘快速攻擊戰船,到了2029年也只能積累41艘攻擊性潛艇,不足以完勝俄羅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Weekly周末畫報 的精彩文章:

你必須尊重客戶的現實性
圖集:全球各地的孩子日常都愛吃什麼?

TAG:iWeekly周末畫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