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新智元3·29峰會嘉賓曝光:諾獎評審x技術領袖詳解AI產業躍遷路線圖

新智元3·29峰會嘉賓曝光:諾獎評審x技術領袖詳解AI產業躍遷路線圖

3月29日,新智元將在北京舉辦2018年「產業·躍遷」AI技術峰會,展現人工智慧產業和技術新動態,邀請國內外頂級AI專家論道,並發布2018最有價值AI創業家權威榜單。同時,新智元還將與中國人工智慧產業的主導企業共同發起成立AI+產業生態平台,將AI技術規模化、產業化應用和場景落地最前沿的案例帶給行業,推動產業智變升級。

新智元「產業·躍遷」AI技術峰會

2018年3月14日,微軟宣布其研發的機器翻譯系統首次在通用新聞的漢英翻譯上達到了人類專業水平,實現了自然語言處理的里程碑突破。

機器翻譯是科研人員攻堅了幾十年的研究領域,很多人都曾以為機器翻譯不可能達到人類翻譯的水平。現在,機器不但做到了這一點,還將完成時間提前了整整七年!

人工智慧滾滾向前。

2017年是世界人工智慧主流化、生態化的一年。谷歌、亞馬遜、微軟、Facebook 等互聯網巨頭全面轉型AI,蘋果、華為、三星紛紛推出AI手機,中國新一代人工智慧規划出台,人工智慧產業發展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和十九大報告。BAT和其他巨頭紛紛All in AI或AI in All。AlphaGo和冷撲大師突破了遊戲AI的智能極限,波士頓動力機器人用兩個後空翻打開了機器智能的無限空間。TPU、NPU等晶元湧現,代表人工智慧下一代軟硬體生態系統正在重組、生成與迭代。

2018年,我們更加清晰地感受到人工智慧作為顛覆性變革力量在產業和社會的影響。單是1月份,就至少有5個省、市發布針對人工智慧產業的政策。3月初,人工智慧第二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總理強調要加強新一代人工智慧研發應用,在醫療、養老、教育、文化、體育等多領域推進「互聯網+」。中國已經啟動人工智慧開源平台建設,國家馬上就要發布人工智慧項目指南和細則。

作為國家戰略的人工智慧正在作為基礎設施,與產業加速融合,推動經濟結構優化升級,行業應用已經迎來全面爆發——時代浪潮湧起,你做好迎接的準備了嗎?

3月29日,新智元將在北京舉辦2018年「產業·躍遷」AI技術峰會,力圖展現人工智慧產業和技術新動態,邀請國內外頂級AI專家論道,並發布2018最有價值AI創業家權威榜單。同時,新智元還將與中國人工智慧產業的主導企業共同發起成立AI+產業生態平台,將AI技術規模化、產業化應用和場景落地最前沿的案例帶給行業,推動產業智變升級。

現大會嘉賓和日程均已經確認,從參會人數、會議內容、嘉賓量級等多個方面看,這將是2018上半年中國最值得期待的AI技術峰會。前沿的AI技術,專業和權威的AI產業投資分析,話不多說,來看大會嘉賓和議程終極指南!

2018年的春天,新智元將「產業·躍遷」定為這場技術峰會的主題,將從以下7大方面帶來驚喜。


鄧中翰院士領銜,眾「芯」雲集,激論新一代AI芯格局

2018年,AI晶元繼續走熱。2月,谷歌重拳開放Cloud TPU,ResNet-50和Transformer訓練時間從大半天下降到不到30分鐘,而且無需更改代碼。有測評顯示,當用戶增多後,谷歌TPU有可能取代在深度學習笑傲江湖的英偉達GPU。

計算是基礎,是根本,AI晶元決定著新的計算時代的基礎架構和未來生態。在29號的新智元「產業·躍遷」AI技術峰會上,中國晶元行業的頂級建設者和見證者,中星微集團創建人、中國工程院院士鄧中翰,將暢談他二十年晶元行業經驗,以及他對2018年AI晶元產業格局的看法。

與此同時,3月6日,谷歌量子AI團隊發布了一款72個量子比特的量子計算機,並且實現了1%的低錯誤率。如果谷歌真的實現了量子霸權,我們將迎來一種全新的計算範式,超越現有的經典計算機,解決以往無法解決的問題。IBM是最早研究量子計算的公司之一,對於這次被谷歌超越,他們將如何反擊?IBM全球副總裁、IBM大中華區首席技術官、IBM中國研究院院長沈曉衛,將在29日給出回答。

地平線創始人兼CEO余凱,也將連續第5次現身新智元AI大會,繼2017年底重磅發布地平線中國芯「征程」與「旭日」,中國首款嵌入式人工智慧視覺晶元問世後,再次點評2018年中國AI芯格局。

當然還有英特爾中國研究院院長宋繼強。2017年底,英特爾揭幕了首款擁有「自我學習」(self-learning)能力的神經擬態晶元LOIHI,參數在使用過程中可以通過脈衝傳遞訓練去改變,網路模型都不斷適應當前的狀態,是一款備受矚目的神經形態計算晶元。宋繼強還將講解英特爾2018年在神經網路處理器方面的進展。


諾貝爾獎唯一計算機領域評審中國首次演講,諾獎級AI研究院何時在中國出現?

可能你已經知道了,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會中唯一的計算機領域專家沃夫岡·瓦爾斯特爾(Wolfgang Wahlster)將親臨29號新智元「產業·躍遷」AI技術峰會現場。這也是他首次來中國登台演講,瓦爾斯特爾教授是德國人工智慧研究院(DFKI)的所長兼CEO,他是「工業4.0」概念三位發起人之一,也是瑞典皇家科學院外籍院士、德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歐洲人工智慧學會(ECCAI)Fellow、美國人工智慧學會(AAAI)Fellow,曾獲德國科技最高獎「德國未來獎」,現為德國總理默克爾的科技顧問。

與瓦爾斯特爾教授一同來到現場的,還有DFKI柏林分所所長、深知無限人工智慧研究院(AITC)首席科學家兼院長漢斯·烏思克爾特(Hans Uszkoreit)。烏思克爾特教授是歐洲科學院院士,是世界頂級自然語言專家。


華為vs三星 榮耀vs小米:移動AI四強齊聚,誰能稱霸?

在2018MWC上,三星S9、LG V30S ThinQ等旗艦機亮相,華為首款3GPP標準5G商用終端也推出,小米在國內遙相呼應,AI技術、5G等功能與標準越來越多的運用到手機中。谷歌也宣布Google Assistant將在各廠商手機中廣泛嵌入,在5G和loT時代即將到來之際,手機廠商圍繞人工智慧硝煙四起。

雖然亞馬遜Echo/Alexa開啟了智能音箱引領的智能硬體新時代,但手機或許仍然是未來AI的最大應用場景,如果有一個手機能把所有AI功能集大成,那無疑將成為一個強大的樞紐和入口。

這次會議上,華為、三星、榮耀、小米幾大手機AI戰營悉數入場:華為軟體工程副總裁張寶峰、三星電子中國研究院院長張代君、榮耀總裁趙明,以及小米人工智慧與雲平台副總裁崔寶秋同台,哪家能佔得人工智慧時代的先機?

AI落地,產業躍遷:金融、教育、廣告、智慧家庭智變升級

2017年是人工智慧發展的「應用元年」,2018年,新一代人工智慧研發應用將與產業深度融合,AI技術規模化、產業化應用和場景落地將越來越多,進而推動醫療、養老、教育、文化、體育等行業的智變升級。

海爾家電產業集團副總裁兼CTO趙峰,微軟人工智慧核心及商用部總經理張琪,阿里媽媽精準展示技術部資深總監蓋坤,雲從科技高級副總裁孫慶凱,乂學教育創始人兼CEO栗浩洋,將分別發表演講或參與論壇,講述他們的人工智慧技術落地和應用實踐。


「2018年度新智元人工智慧創業家」榜單:頂級投資人揭曉中國最有價值AI創業獨角獸

在本次「產業·躍遷」AI技術峰會上,新智元將重磅發布「新智元2018 中國AI創業家影響力榜單」。發掘中國最有潛力的人工智慧創業新秀,推動他們鏈接和服務更多優秀企業和投資人,助力AI產業生態體系更加高效與繁榮。現場見證AI創業精英風采。

不僅如此,在下午的投資領袖Panel,頂級AI投資人——北京大學信科人工智慧創新中心主任雷鳴,藍馳創投管理合伙人朱天宇,慈星股份副總裁、慈星機器人董事長李立軍,萬向控股董事長肖風,高瓴資本董事、總經理魏珂,ChinaLedger技術委員會主管白碩,助理來也創始人兼CEO汪冠春,將就AI產業技術落地展開激變,交流機會不可多得。

百萬級AI+產業開放平台發布:與強者攜手,走向更強

新智元AI+產業生態平台,是新智元搭建的人工智慧技術分享共同服務平台。以科技巨頭、龍頭實業、人工智慧技術公司為核心,同時邀請政界、學界菁英團體及金融市場的優秀企業共同組成,是一個公益性、服務性的產業平台。

這是新智元致力於實現中國人工智慧領域技術資源開放共享而搭建和運營人工智慧技術分享的公共服務平台。我們將組織專題活動策劃和產業專項諮詢等多種服務,協調統籌行業媒體、業內專家和意見領袖等智庫資源,探索技術、產品與產業結合新趨勢,為AI項目商業化提供參考路徑,助力行業的井噴式發展。

此次與新智元共同助力AI+產業躍遷的機構陣容龐大,來自德國人工智慧研究中心(DFKI)、阿里巴巴、IBM、華為、小米、知乎、中星微集團、深知無限(AITC)、雲從科技、乂學教育等。

人工智慧正加快與經濟社會各領域滲透融合,創造新價值的過程正在發生改變,產業鏈分工將被重組。新智元AI產業生態匯聚、開放產業資源,幫助合作夥伴實現AI技術規模化、產業化應用和場景落地,進而推動行業的智變升級。


識破「虛火」與「錢景」,區塊鏈大咖肖風開講

2018年,中國似乎正飛奔進入「區塊鏈經濟時代」。眾多知名投資人、企業和媒體的湧入,讓區塊鏈一夜之間成為誰都不捨得錯過的機會。然而,在「全民皆做區塊鏈」的環境下,真正對區塊鏈有真正了解的人並不多,很多人都只是盲目跟風闖進了這一領域。區塊鏈究竟是什麼,能用來做什麼,又如何幫助個人和企業更好更快發展?

萬向區塊鏈是中國最早關注區塊鏈技術的公司,萬向區塊鏈實驗室是中國國內首家專註於區塊鏈技術的非盈利性前沿研究機構,實驗室在全球範圍內聚集了領域內的專家就技術研發、商業應用、產業戰略等方面進行研究探討,在29日的峰會上,萬向控股董事長肖風將對區塊鏈的歷史、應用和趨勢做全面解讀。

不僅如此,橫跨NLP+區塊鏈+金融界的「老炮兒」白碩也將開講。白碩老師曾就讀於清華大學力學系、計算機系和北京大學計算機系,並在中科院、上海證券交易所等任職,擔任多個區塊鏈相關機構顧問,2017年創辦Fintech公司阡尋科技,屆時他將就區塊鏈和人工智慧的結合,帶來一場真知灼見。

新智元產業·躍遷AI技術峰會議程

新智元產業·躍遷AI技術峰會嘉賓

沃夫岡.瓦爾斯特

2003年瑞典皇家科學院外籍院士(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會成員)、2011年工業4.0概念三位發起人之一,被譽為工業4.0「教父」,2004年德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德國Acatech國家工程院院士、2006年德意志聯邦共和國一級十字勳章、1999年歐洲人工智慧協會(ECCAI)院士、1993年美國人工智慧協會(AAAI)院士,曾獲德國科技最高獎「德國未來獎」,現為德國總理默克爾的科技顧問、德國人工智慧研究中心(DFKI)所長兼首席執行官。

楊靜 新智元創始人、CEO

楊靜女士曾任法國陽獅集團實力傳播 (Zenith Media) 媒體購買及諮詢副總監(2002-2010)、中國經濟網經營顧問(2010-2014)。2014年策劃主持了「奇點臨近」、「演算法帝國」、「大數據時代的社會人與機器人」等系列人工智慧、大數據主題研討會。2015年3月與機械工業出版社聯合主辦「新智能時代論壇」,受邀擔任2015年5月中國科協年會智能社會科技專家論壇、2015年機器人世界盃產業峰會、世界機器人大會「人工智慧開啟機器人新紀元」分論壇主持人。2015年9月創辦新智元,2016年3月出版專著《新智元 機器+人類=超智能時代》,2016年10月聯合主辦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並出版《中國人工智慧產業發展報告》。2017年繼續主辦世界人工智慧大會,與英特爾公司聯合主辦新智元開源.生態技術峰會,並擔任中國人工智慧產業發展聯盟理事、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第一屆金融科技專業委員會委員、合肥高新區機器人專家委員會特聘專家等職務。

漢斯·烏思克爾特(Hans Uszkoreit)

深知無限人工智慧研究院(AITC)首席科學家兼院長。2002至今任歐洲科學院院士、2002-2003年國際邏輯語言和信息協會主席、2000-今為計算語言學國際委員會終身成員、2015至今為歐洲卓越精英多語言信息聯盟(META-NET)名譽主席、2011-2012年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語言技術學院顧問委員會共同主席、2011至今柏林工業大學榮譽教授、斯坦福人工智慧實驗室早年項目負責人,200多篇科學出版文章作者。

鄧中翰 中星微集團創建人

鄧中翰,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微電子學、大規模集成電路設計技術專家,全國人大代表,歐美同學會副會長,北京知聯會副會長,「星光中國芯工程」總指揮。 鄧中翰同志1992年本科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1997年留學美國伯克利加州大學,獲得電子工程與計算機科學博士、物理學碩士、經濟學碩士學位。

1999年應黨和國家邀請從美國矽谷回國,在工信部(原信息產業部)、財政部、科技部和北京市等相關政府部門的支持下,承擔「星光中國芯工程」,擔任工程總指揮。十餘年來,鄧中翰帶領「星光中國芯工程」團隊研發的「星光」系列數字多媒體晶元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榮獲2004年「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當選為「全國勞動模範」,並帶領團隊榮獲全球半導體設計協會年度大獎,徹底結束了「中國無芯」歷史,被譽為「中國芯之父」。同時他還帶領團隊承擔國家物聯網領域的攻關任務,並為國家電網大範圍解決南方冰雪災害發揮了關鍵作用,帶領團隊2013年再次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沈曉衛 IBM全球副總裁

沈曉衛博士現任IBM全球副總裁, IBM中國研究院院長, IBM大中華區首席技術官。沈博士領導團隊長期致力於面向未來的技術創新與商業拓展,涵蓋人工智慧核心技術及系統,雲計算平台與基礎架構,區塊鏈、物聯網技術與應用,以及人工智慧在醫療、金融、教育、環境、能源等領域的行業創新與商業應用。就職於IBM中國研究院之前,沈博士在IBM T. J. Watson研究中心任研究員。沈博士本科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計算機科學系,後獲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電子工程與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研究領域包括計算機系統,計算機軟硬體協同設計,雲計算,及與人工智慧有關的技術創新。沈曉衛博士是北京大學客座教授,南開大學客座教授,哈爾濱工業大學兼職博士生導師。

趙明 榮耀總裁

趙明,現任榮耀總裁,負責榮耀全球業務。2015年3月,趙明受命從西歐地區部轉戰回國,擔任榮耀總裁一職,負責榮耀業務的全球拓展。趙明於1998年3月加入華為公司,歷任華為CDMA/WiMAX/TD產品線總裁、全球無線解決方案銷售部部長、義大利代表、西歐地區部副總裁等職務,在不同崗位均做出卓越貢獻。

2015年上半年,趙明上任不足半年,榮耀就取得輝煌業績:半年出貨達2000萬,相當於2014年全年;半年營收超26億美金,超2014年全年。2015年,榮耀手機實現出貨量超4000萬台,銷售收入超60億美元。2017年,據第三方數據機構賽諾數據顯示,榮耀在中國市場銷量、銷售額均位列互聯網手機第一。

肖風 中國萬向控股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兼執行董事

肖風,南開大學經濟學博士,現任中國萬向控股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兼執行董事、民生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萬向信託 有限公司董事長、民生通惠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通聯數據股 份公司董事長、浙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及萬向區塊鏈股份公 司董事長。

肖風博士擁有超過25年的證券從業經歷和資產管理經驗。歷任深圳康佳電子集團股份 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兼股證委員會主任,中國人民銀行深圳經濟特區分行證券管理處副處 長,深圳市證券管理辦公室處長、證管辦副主任。他是目前屈指可數仍活躍在管理一線的 基金界創業元老之一。其創建、管理博時基金的13年間,公司管理基金的規模由二十億發 展到近兩千億,成為目前我國資產管理規模最大的基金公司之一。2011年至今任中國萬 向控股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兼執行董事。

崔寶秋 小米人工智慧與雲平台副總裁

崔寶秋,現任小米首席架構師、小米人工智慧與雲平台副總裁,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計算機科學系博士。曾任IBM高級工程師和高級研發經理、雅虎搜索技術(YST)核心團隊主任工程師。

在小米,創立並管理小米雲平台團隊,親自組建了其中的小米雲計算、小米雲存儲、數據平台、小米搜索與推薦、通用架構與工具、小米安全、小米生態雲等研發團隊,同時負責小米賬號、消息系統、小米雲服務(Mi Cloud)、小米運維、小米IT等團隊。

推動了小米在大數據團隊和技術上的積累,提倡數據驅動,為發揮大數據的價值、擁抱最新的人工智慧技術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與此同時,全面負責小米隱私相關事宜,創立了小米隱私委員會,推動了 MIUI 和小米電商兩大產品拿到了 TRUSTe 隱私認證。

趙峰 海爾家電產業集團副總裁兼CTO

趙峰博士,海爾家電產業集團副總裁兼CTO,主要負責海爾的超前研發和智慧生活產業。趙博士曾擔任微軟亞洲研究院常務副院長,主要負責物聯網、大數據、計算機系統及網路等領域的研發工作。畢業於麻省理工學院 (MIT) 計算機系及 人工智慧實驗室。曾在位於矽谷的Xerox PARC擔任首席科學家,創立了該中心的感測器網路研究,並先後任教於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和斯坦福大學。趙博士是美國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 Fellow,撰寫了物聯網領域第一本專著《Wireless Sensor Networks》,被多所美國大學選為教科書。

在趙峰博士的主導下,海爾於2016年推出了全球首個面向家庭的U+智慧生活大腦及多入口、全場景的智慧家庭操作系統UHomeOS,實現了海爾在智慧家庭領域的行業引領。

華先勝 阿里巴巴副總裁

華先勝,阿里巴巴副總裁、達摩院機器智能實驗室副主任,IEEE Fellow,ACM傑出科學家。2008年獲得麻省理工學院技術評論TR35獎(全球35個35歲以下的青年創新者)。華博士於1996和2001年分別獲北京大學應用數學學士和博士學位,在圖像視頻分析和搜索領域有近20年的技術研究和產品開發經驗。2016年初加入阿里巴巴人工智慧核心研發機構iDST,創立視覺計算團隊,負責包括城市大腦在內的雲上大規模視頻圖像智能分析、識別、搜索、生成和挖掘的技術和服務。在此之前先後在微軟中國研究院、微軟總部Bing搜索引擎、微軟美國研究院和阿里巴巴搜索事業部任主管研究員、首席研發主管、資深研究員和資深總監/研究員。華博士曾是微軟圖像搜索引擎的關鍵技術貢獻者之一,以及阿里巴巴商品圖像搜索產品「拍立淘」的演算法帶頭人。曾任 ACM Multimedia、IEEE ICME等國際會議程序委員會主席,曾獲包括ACM Multimedia和IEEE Trans. On CSVT等在內的多項最佳論文獎。華博士將擔任多媒體領域頂級國際會議ACM Multimedia 2020年大會主席。

宋繼強 英特爾中國研究院院長

宋繼強現任英特爾中國研究院院長。他的研究興趣包括智能機器人,無人駕駛,移動智能設備創新,新型人機界面等。他於2008年加入英特爾,是創造 Intel Edison 產品原型的核心成員。他目前正大力推動基於英特爾技術的人工智慧、自主系統和智能基礎設施研究。在加入英特爾之前曾於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從事科研工作。他是 IEEE 和 CCF 高級會員,在 IEEE TPAMI、IEEE TCSVT、Pattern Recognition、CVPR、ICPR 等國際期刊與會議上發表學術論文 40 余篇。宋繼強於2001年獲得南京大學計算機專業博士學位,博士論文被評為全國優秀博士論文。

張代君 三星電子中國研究院院長

張代君先生已投身人工智慧、無線移動通信核心技術研究和開發領域21年時間,成功領導和管理多輪新技術創新到產品商業化的轉化。張代君先生於2013年底加入三星並擔任三星電子中國研究院(北京)院長職務,主要負責領導三星電子中國研究院在視覺智能、語音語言交互、大數據挖掘、下一代無線通信的技術戰略、產品管理以及研發項目管理; 特別在2017年領導了三星電子智能交互產品Bixby中文版的研發及商用發布;目標將研究院建設為以AI和5G為核心技術的全球一流研發中心。

張代君先生1997年畢業於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並獲得工學碩士學位,並在2007年獲得中歐國際工商管理學院(CEIBS)高級工商管理碩士學位(EMBA); 2002年~2009年,擔任北京天碁科技CTO; 2009年~2013年,擔任意法-愛立信中國區總裁及Senior Fellow。

張寶峰 華為軟體工程部副總裁

張寶峰 現負責華為終端 AI 軟體的開發和交付。華為諾亞方舟實驗室創始人,曾任實驗室副主任,負責數據科學領域的中長期技術研究管理工作,研究方向為數據挖掘、機器學習和人工智慧。中國核高基專家組成員和中國CCF大數據專家委員會成員。張寶峰 1998 年加入華為,在信息科技領域有超 20 年的工作經驗,有豐富的國際/國家標準組織活動經驗,曾任國際電信聯盟 13 研究組固定移動融合課題的報告人,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網路與交換技術工作委員會副組長。

張祺 微軟(亞洲)互聯網工程院常務副院長

張祺博士是微軟(亞洲)互聯網工程院常務副院長,微軟人工智慧核心及商用部總經理,微軟全球Distinguished Engineer。張祺博士主要負責微軟互聯網及人工智慧產品與服務變現和商業化的研發及戰略決策工作,涵蓋微軟必應(Bing)搜索廣告演算法與平台、微軟共享數據及平台、微軟商用人工智慧、微軟對話人工智慧商家技能平台等產品及服務。他負責的必應搜索廣告和大數據團隊在過去6年為微軟帶來了近百億美元的營收,也為Office和Office 365產品的數據化和智能化奠定了堅實的數據基礎和計算平台。張祺博士是大數據、機器學習、計算廣告領域的世界級專家,擁有十餘項全球專利,多篇論文,他發明的半監督機器學習演算法EM-DD(NIPS 2001)曾被學術界廣泛引用。張祺博士於1997年本科畢業於北京大學,在美國華盛頓大學取得了計算機科學碩士和納米材料科學博士。

蓋坤 阿里媽媽精準展示技術部資深總監

曾就讀於清華大學,獲得本科和博士學位。在博士期間的研究方向為機器學習和計算機視覺,在該領域國際頂尖期刊和會議(包括TPAMI,NIPS,CVPR,AAAI等)上發表多篇學術論文,獲得中國人工智慧協會優秀博士論文獎。畢業後加入阿里巴巴,從事廣告和推薦系統中的演算法研究,帶領團隊提出了大規模非線性學習演算法MLR,在多個廣告和推薦場景獲得顯著效果提升;組建了阿里媽媽圖像團隊,在Logo檢測、OCR等關鍵任務上獲得了效果突破(OCR於2016年刷新權威數據集ICDAR相關任務的世界最好成績),在商品審核和投放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搭建了阿里大規模機器學習平台和阿里自主研發的深度學習框架,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多種深度學習和強化學習演算法創新,例如用戶多興趣分布網路Deep Interest Network,約束下多目標最優排序Optimized CPC演算法等。目前負責阿里媽媽精準展示廣告技術部,致力於互聯網智能技術的研發和下一代展示廣告產品的打造。

雷鳴 北京大學信科人工智慧創新中心主任

雷鳴先生是百度七人創始團隊之一。 自2000年百度創始,他擔任百度搜索系統首席架構師,領導核心技術團隊設計並開發百度搜索引擎,使之成為世界上最好的中文搜索引擎。百度搜索在中國擁有70%以上的市場份額並持續排名第一。

雷鳴先生在2005年創立了酷我音樂,擔任首席執行官兼董事長。他領導酷我音樂,秉持以技術和創新改變產業的思想,成為了中國領先的互聯網音樂平台,擁有2億活躍用戶。

雷鳴先生2000年獲得北京大學計算機碩士學位,2005年獲得斯坦福商學院MBA學位。他曾任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學生會主席,斯坦福大學中國學生與學者協會副會長。雷鳴也是「千人計劃」特聘專家。

朱天宇 藍馳創投管理合伙人

朱天宇 藍馳創投管理合伙人,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2009年加入藍馳創投,常駐北京辦公室,專註於前沿科技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無人駕駛等領域的早期投資,主導了對趣店(NYSE:QD)、車和家、唱吧、美麗說、綠灣等項目的A輪融資。加入藍馳創投以前,朱天宇曾先後在百度、網易負責併購投資和戰略合作。

李立軍 慈星股份副總裁

李立軍,畢業於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高級工程師,中國電機工程學會、IEEE、IEA會員,科技部國家「智能機器人」重大專項評審專家組成員、浙江省「千人計劃」評審專家組成員、浙江省智能製造專家委員會成員、浙江省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寧波市領軍和拔尖人才培養工程第一層次入選人員,曾任職於浙江電力、浙江能源集團,現任慈星股份董事/副總裁、慈星機器人董事長,寧波市經信委產業投資與技術改造處副處長(掛職)、長江商學院客座教授、武漢紡織大學碩士導師、寧波大學科技學院兼職教授、寧波創業創新學院導師,是海內外多家人工智慧和服務機器人企業的戰略投資者。曾作為項目主要完成人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技進步一等獎、浙江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寧波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魏珂 高瓴人工智慧基金董事總經理

魏珂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和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現擔任高瓴人工智慧基金董事總經理,之前曾擔任36氪合伙人和聯席 CEO。魏珂是連續創業者,曾創建了兩家公司,並相繼被雅虎和人人網收購。魏珂曾經在騰訊擔任騰訊戰略發展部總監並在矽谷有廣泛的工作經驗。魏珂是非常活躍的天使投資人,先後成功投資了多家互聯網公司。

汪冠春 助理來也創始人、CEO

汪冠春,普林斯頓大學博士,是知名互聯網創業者。他是今晚看啥的聯合創始人,12年年底被百度收購。在百度期間,他帶領智能交互應用團隊,參與研發了百度語音助手和小度機器人等人機對話型產品,還推動了語音對話功能成功落地去哪兒和百度地圖等垂直應用。他還曾主導百度筷搜項目,為中國首獲戛納創新金獅獎。

2015年6月他離開百度二次創業做最懂你的私人助理來也,目標打造一款能 將語義對話和推薦等技術無縫應用於AI+HI場景且體驗真正靠譜的人工智慧 產品。來也目前已獲得微軟總部、紅杉、真格、光速和雙湖資本等知名投 資機構的多輪投資。平台日均交互達100萬+條。2017年,來也正式推出行業助理-吾來,幫助各垂直領域企業客戶打造行業 助理。目前已經在母嬰,通信、商旅,金融和汽車等行業的標杆企業實現 了商業化落地。標杆企業有:中國移動、浦發銀行、麥當勞、攜程、去哪 兒、海航集團、惠氏集團等。

孫慶凱 雲從科技合伙人、高級副總裁

孫慶凱,雲從科技合伙人、高級副總裁。致力於計算機視覺、人工智慧產業化應用,推動「中國智造」和「智慧社會」的升級。Milestone Commerce Technology Service Inc、US Gateway LLC創始人,對接中國政府和企業與美國政府及企業,致力於中美之間的技術交流與合作。21年項目經驗,曾擔任IBM中國、中聯集團醫療、政府事業部負責人,致力於中美技術交流與合作,推動政企合作。豐富的戰略諮詢和政企合作經驗,紮實的理論基礎及複雜大型項目管理經歷,熟悉人工智慧技術在各個行業的應用。

栗浩洋 乂學教育創始人

國內第一家人工智慧自適應網路教育公司「乂學教育」創始人, 社交APP「朋友印象」創始人,被評為「中國人工智慧創業領軍 30人「,多次受邀在國內外AI相關科技峰會演講。「非你莫屬」BOSS,央視「對話」欄目嘉賓,黑馬會上海會長,黑馬連營主任導師,央視二套「實戰商學院」導師,第一財 經《中國經營者》特約嘉賓,《商界時尚》雜誌封面人物。曾先 後被福布斯、NHK、CNBC、央視、第一財經、i黑馬、36Kr等 100多家媒體採訪報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智元 的精彩文章:

上交所前總工程師談區塊鏈可運維性:既要借鑒傳統,也要發展原創
馬斯克怒懟哈佛大學教授:你對通用人工智慧一無所知

TAG:新智元 |